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如月印空:聖嚴法師默照禪講錄

作者:聖嚴法師、編者:約翰.克魯克

譯者:薛慧儀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大智慧

規格:14.8x21cm / 平裝 / 25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750121

ISBN:9789575984526

定價:NT$300

會員價:NT$25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二部 默照 一、介紹

↑TOP
聖嚴師父在一九八九年來訪時曾經告訴我們,他不常建議人們使用「默照」這種禪修方法,因為這必須在禪修時讓心完全沉澱下來,才能有成果。然而很快的,他開始廣泛地教導默照禪,不只於一九九二年在威爾斯教授,講解宏智正覺禪師的〈默照銘〉,更於一九九五年再度來到威爾斯時,繼續教導。之後在波蘭的華沙、克羅埃西亞的薩格勒布、德國的柏林以及他位於紐約的道場,也同樣開始指導默照禪。在英國,我對這種修行方法的偏愛,鼓舞了師父教導的意願,而西方修行者對它的接受度,顯示默照禪是非常可行的。

師父已經注意到,當今只有少數的華人禪師能夠深入教授默照禪,又能夠連結其最初的源頭。因此,我們在這裡將對這種修行方法做一番慎重的介紹。在介紹中,我嘗試在正文之後加入討論,並刪除一些可能會造成初學者困擾的資料,以便能夠快速進入狀況。

師父強調,來自經驗上對於佛法的瞭解,取決於個人概念上的理解:因為那無法言說的體驗,如果能夠證實個人領悟的含義,才能成為一種深刻的見解。師父承認,神祕體驗包括了自我感的消失及一種超脫的感覺,這是一切人類潛在的共通性,而且在所有的宗教傳統皆有可能發生,從最原始的巫醫到嚴謹的神職人員皆然。這種神祕體驗,總是由經驗者按照其賴以支撐的信仰的教義體系,或是意識型態的敘述方式來詮釋。因此,這種經驗是透過世人所仰賴的一般信仰,來定義其意義與價值。

對照之下,自從十九世紀之後,日本禪,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所見到的,便強調一個觀點:開悟經驗超越所有的文字與哲學,因為它是與心和宇宙那無可言喻的本質,獨一無二且直接的相遇。這個觀點其實是對菩提達摩的名言──「教外別傳」的極端堅持。鈴木大拙將禪介紹給西方文化時,也特別強調這一點。當時的西方由於科學與人文理性主義的批判,對基督教真理的疑惑與日俱增,因此,懷著一種浪漫的熱情接受了日本禪,他們渴望回歸到超越的境界,以便從經驗主義與一般性知識中鬆一口氣。

赫胥黎(Aldous Huxley)便曾經取材自所有的宗教典籍,而撰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文中強調這種永恆而超越的經驗哲學,顯然本來就存在於所有宗教的根基裡。如同萊特(Dale S. Wright)以及其他人所指出的,西方世界中許多對禪的詮釋,便是從這個概念中發展出來的。

這種觀念也因此造成了一個結果,亦即有些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在追尋更深刻的靈性領悟時,能夠感覺自在地與日本禪師一起禪坐。在有些例子裡,他們甚至接受了這些禪師的傳法,授權他們成為禪修老師。有些這一類的禪師,雖然口裡認同無關語言文字的禪宗精神的見解,但事實上,他們所使用的禪修方法,已經或明或暗的與基督教信仰深深結合在一起了。禪的修行於是變成了精神上通往「神性」的媒介,與佛陀的基本教法恰好形成懸殊的差異。對禪有興趣的初學者,自然容易因此而感到困惑。

聖嚴師父對於觀念的重要性的強調,和當代的後現代思潮是一致的,也就是經驗被視為和觀念構成的背景密不可分,無論在此經驗發生的時候,其觀念有多麼隱晦。

在禪的修行裡,它的背景保有大乘佛教的哲學思想,是根源於佛陀對本性原初的洞察,也就是在現象的起源和發展中,體會到因果相依相生的關係,亦即「互為緣起」,一種再也無法縮減任何微細事物的過程。佛教思想根基於現象邏輯的解釋,是依據不斷變動的過程,而非依據存在或是互動的起因、將某項經驗當成某種個人識別的構成,或是得見宇宙的本質──不管是上帝、梵天或是其他任何東西的見解,都大異其趣。禪的領悟,是一種瞭解的顯露,基於實證萬物自性本空的一種說不出的體驗,如同禪宗儀軌中念誦的《心經》所優美的描述。

基督教所謂的「禪」與原本佛法中的「禪」之間,在本質上有相對的不同,前者的修行人會將所領悟的視為「關係上的」,但佛教徒卻將其視為「遍及的」。自然的,這些相對之處,也意味這兩者對於苦難、自性、對有神論的仰賴,以及慈悲的闡述等,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對於有心學佛的信眾來說,這些並沒有被明確地說清楚。

剛接觸佛教思想的人,也常常被「空」的觀念所困擾。「空」指的不是不存在,也不是空虛,更不是某種如同死亡的存在。而是從最根本上來說,一切事物被覺察為一種連續的自然呈現,是暫時的現象,無法被歸類為任何一種實體──由此證實了任一事物的空性。因此在佛教思想裡,有時候會有「空空」的概念。根據「緣起」這個基本觀念,一切事物都是「空」的,除了無法再縮減的原則之外。對其他人而言,現象生起的根據不可考,但至少在原則上,還是以某種方式表現出一種互相依存的過程,作為宇宙萬象的成因。我們在這裡所面對的,是存在的最根本的奧祕,這讓物理學家與佛教徒同感困惑。

在禪中尋找答案的人,很快就會發現,每個人心中皆有「如來藏」(tathagatagarbha)作為其根本。這個詞包含了佛的稱號「如來」(tathagata),是佛性的同義詞,也就是實證空性。這個詞感覺起來好像有個實體,因此有些人認為它的作用,是與印度教思想妥協。但如果拆解它的梵文結構,這種實體感便消失了。「藏」(garbha)這個字是「子宮」或「胚胎」的意思,因此說,每個人心的根源裡,都有成佛的種子。而「如來」(tathagata)這個詞能拆解為tathata(意思為「如是」)與gata(意思是已去、去、來、來到,換言之,即為「動作」的意思),因此佛的這個稱號,便是指一個示現「如是來去」的人。其他的同義詞還有「未生」,意即沒有任何分別,或是「內心既有的光明」,而所有表面的事物都會顯露其中。

禪修的基本目標就是要「見性」,也就是存在中,萬物互為緣起遷流不已的實相。要直接見到這一點,便要超越分別心,因為心在分別的過程中,只會不斷製造痛苦。既然自我本位的我和所有的事物一樣是虛幻的,它也必須先去除它表面的特質,才能以非二元對立的方式體悟空性。這裡的邏輯是很明確的:任何希冀得到「見性」的渴望,都暗示自我的存在,就是因為自我存在,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渴望。因此,顯然這種途徑無法達到無我的境界。那該怎麼辦?這裡所提到的「默照」的修行方式,就是為了要回答這個問題。
在討論這些修行方法時,我們必須先很快地釐清幾個意思模糊的用詞,因為這些用詞在使用上容易有模稜兩可的現象。其中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在「開悟」這個詞的使用上。禪師經常使用這個詞,而且在許多文本中也會出現,但都沒有去分別它的三種可能意思:開悟可指經驗,或是到達某種成就或結果之後所產生的狀態,也可以是連接這兩者之間的修行發展過程。如果未能清楚區分這些意思,便會導致理解上的困惑,有時候也會導致錯誤的主張。

開悟的體驗(即「見性」)是一種抽象的情況,那時所有對自我的關注都消失了,修行者見性之後,就不會再以自我本位的喜好或二元對立的概念來作任何的揀擇。這意味著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根本──「本性」,只是被自我的見解與感覺所造成的「無明」所蒙蔽。通常開悟是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捩點,為修行者開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無我的世界,這世界展現著耀眼的光采、充滿生氣與深度。它令修行者生起直接的洞察,看出「無明」是人類受苦的來源,尤其是絕對以自我為焦點的行動。另外,也從這不同於世俗準則的視野中,看出了存在的真相。它也會讓人對所有眾生生起深切的慈悲心。對於那些僅在觀念上瞭解佛法的人而言,開悟是一種經驗上的確認。

然而,有開悟經驗的人很少,即使有,時間通常也很短暫,而且之後,自我又會帶著新的懷疑與問題重現。不過,因為他們曾經見性,因此又能以這個完全嶄新的、深具啟發的心為基礎來繼續修行。根據大多數的記載顯示,即使是那些偉大的禪師,在他們已轉化的生命中,也僅有幾次開悟的經驗。

當開悟用來指一種境界,或是某種心理的發展過程時,通常表示一個人已經跨越了某種門檻,達到了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此時智慧與慈悲結合,所以能用仁慈的態度來對待所有眾生。然而不同的佛教宗派,對於智慧與慈悲的強調各有不同,對於到達這種境界的時間,也各有看法。譬如有些派別相信,開悟必須要經過很多世,不斷地修行之後才會發生;有些派別則相信,只要適當地修行,而且具有善根,在一世的時間內就能開悟。另外,有些派別認為菩薩已經開悟了,而有些則限定只有佛才是開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