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30期

認識恐懼:你在怕什麼?

為什麼有人會怕沒有威脅性的蟑螂或黑暗?有人只要在公開場合講話,就會害怕緊張到冒冷汗?什麼是「恐懼的原型」?本期專題探討「恐懼」,心理學家林以正從腦科學解析,恐懼是大腦為了生存而產生偵測危險的機制,會害怕很正常。幼年曾有恐慌症的詠給.明就仁波切從自身經驗,分享90%的恐懼都是想像出來的,他如何與恐懼共處,讓恐懼成為禪修的助緣?

寬謙法師從唯識學剖析恐懼,帶我們認識怖畏、肯定怖畏、超越怖畏;聖嚴法師也曾開示只要超越自己的恐懼心,就能活在平安裡。僧大女眾部學務長常格法師、亞洲慈善英雄陳樹菊阿嬤分享克服上台恐懼、不活畏的故事,讓我們一起練習放下怖畏,明瞭什麼才是真正值得怖畏的五件事!

延續《人生》七十週年「悟吧!在世界佛教村」特刊,本期「世界佛教村」專輯,連載2018年6月27日第一場座談會「驟變時代,佛教變不變?」下篇;菩提比丘分享南北傳菩薩道、禪法異同;宣方談「中國化」政策下的佛教發展;劉宇光溯源東南亞、南亞「激進的佛教」形成始末;英國法子賽門查爾德分享西方禪禪期的運作與傳法的意義。佛誕節剛過,「韓國佛寺之美」陳明華現場報導韓國佛誕燃燈會盛況,佛教主題的花燈照亮首爾夜空,形成特殊的韓國佛教風尚。

►內容試閱

【認識篇】

讓恐懼成為禪修的助緣

詠給.明就仁波切幼年時曾有恐慌症,在父親幫助下,恐慌成了禪修的助緣,仁波切提醒,應從見地、禪修、行持三方面來面對恐懼,可透過念佛、持咒、禪修等方法,看著恐懼而不捲入,與恐懼做朋友。

【觀念篇】
陳樹菊:克服不活畏,布施最樂

曾獲選為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亞洲慈善英雄,陳樹菊靠著賣菜賺來的點點滴滴,捐款幫助孤兒、興建國小圖書館,成立醫療基金關懷需要幫助的人。然而,樹菊阿嬤的傳奇,曾經有好幾頁不為人知深層恐懼……

【轉角.世界佛教村】
東南亞、南亞:激進的佛教

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以上座部佛教為信仰主流,劉宇光教授長年於東南亞田調觀察,爬梳緬、泰、寮、柬、蘭卡五國「左翼佛教」演變的殖民背景,還有僧團內部紛爭、僧侶教育,以及資本主義的衝擊等課題。

【電影與人生】
小飛象——呼應《法華經》的譬喻

從動畫版到真人版,小飛象勇敢向前、創造奇蹟的精神,始終鼓舞並感動觀眾,正如《法華經》的譬喻故事,皆告訴我們:透過找回自己,開發無限的潛能,因為佛性本具,只待你我的開發。

►延伸閱讀

►前期推薦

人生429期:
悟吧!在世界佛教村


1949年,臺灣經歷著劇烈的社會變遷,政治、經濟、族群……充滿了變數。在那個劇變的年代,人力物力極度拮据的時局中,《人生》誕生了,創辦人東初老和尚……

人生428期:
無常的功課 佛說無常經


花開花謝、日夜變化、風起雲湧,乃至呼吸、念頭、衰老、生病、死亡……無常的時時刻刻變化,我們覺察了嗎?《佛說無常經》中,佛陀告訴眾生什麼是無常,我們卻常誤以為日常是恆常,非得等到……

人生427期:
與記憶的美好告別


對熟悉環境的模糊、效率生活的瓦解、閃耀才能的消逝、記憶流逝的空洞,乃至親密關係轉為陌生,自我認知逐漸模糊……認知症(俗稱失智症)者退化的過程……

人生426期:
聖嚴法師 願的足跡


乞食千家,杖竹萬里。聖嚴法師一生不斷地出發、遠行,與不同地區、領域、宗教的人們分享佛法。法師圓寂十週年之際,作家王鼎鈞教授回憶,因為往佛教裡找尋「上帝隱瞞的東西」……

人生425期:
無畏施,施無畏


提到布施,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財施,然而在災難頻仍、人心不安的時代,法施與無畏施更形重要,聖嚴法師教我們布施波羅蜜,愈布施愈有福,帶給眾生無畏、佛法利益,影響更加深遠。 經典中……

人生424

人生424期:
拔苦予樂的菩薩行者


慈悲與智慧是菩薩行者的雙翼,其中,「慈」是予樂──給人安樂;「悲」是拔苦──救濟人的痛苦、苦難,聖嚴法師說菩薩是最積極的,透過六度萬行,主動給予世人幸福安樂……

►2019人生雜誌訂閱方案

人生雜誌訂閱特惠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