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世界佛教村】

東南亞、南亞:激進的佛教

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以上座部佛教為信仰主流,
劉宇光教授長年於東南亞田調觀察,
爬梳緬、泰、寮、柬、蘭卡五國「左翼佛教」演變的殖民背景,
還有僧團內部紛爭、僧侶教育,以及資本主義的衝擊等課題。

■ 劉宇光(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宗教學系副教授、復旦佛教研究團隊主任)

今日的東南亞和南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及斯里蘭卡五國,是主要的上座部佛教國家,其主流人口都是佛教社群;地緣所及的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中國雲南,以及尼泊爾,亦有相當上座部佛教社群,但不是主流人口。

要論及上座部佛教的現況與前景,前述五國特別重要,但五國情況仍各有差異,其中最重要的近代背景是曾否被西方國家殖民統治。在上述地理分布東邊的寮、柬二國,於十九世紀中期成為法國殖民地;西邊的緬甸及南方的蘭卡,是英國殖民地;地理上夾在英、法之間的泰國,則保持了國家的獨立和傳統的延續。1950年代,寮、柬、緬及蘭卡四國從殖民地獨立為新興國家,但四者沿不同的殖民背景,在獨立後走上不同的道路,而使其佛教處境各不相同,所以五國因應被殖民與否而形成三種類型的狀態。

佛教國教化卻催化民族衝突

緬、蘭卡二國是前英殖民地,獨立後佛教強烈呼籲佛教國教化,為信守英式政制政教分離、世俗化原則的政治領袖所力拒,而國教要求更造成國內少數民族反彈,使宗教成為整個50年代二國社會動盪的因素之一。蘭卡佛教的國教要求「不幸成功」,從國策層面排擠國內少數民族生存空間,導致被迫走投無路的少數民族年輕一代,在70年代開始訴諸暴力,結果引發長達25年的全面內戰,死亡近10萬人。2010年前後,蘭卡內戰結束,在死傷慘重過後,政局近年稍稍緩和下來,但宗教衝突隱患仍在。

而緬甸的佛教國教要求造成的族群緊張和政局動盪,成為促使軍隊在1962年政變、推翻政府的因素之一,並開始長達半個世紀的軍事獨裁與徹底鎖國。緬甸軍政府在2010年代初退居幕後,不幸的是50年代的宗教衝突,在半個世紀後重新浮現,緬甸境西與穆斯林的衝突不斷。

這兩國的宗教族群衝突,均屬典型的後殖民問題,即殖民時期分而治之政策,在族群之間種下的對立,隨著殖民結束政權易手的加劇,引發報復式反撲的暴力相向,而在殖民期間受損的佛教,在獨立後,部分激進僧團和佛學院即使在反殖成功後,仍然維持強硬的對立態度,變相成為起發和惡化與少數民族衝突的催化劑。

面對現代文明的焦慮

柬、寮二國從法國前殖民地獨立後,在冷戰格局的熱戰前線上,歷經政局動盪與內戰,輾轉成為馬列主義共產國家,佛教一度被政治意識形態連根拔起,徹底鏟除,近年佛教在中斷數十年後有限度恢復,但狀態普遍不佳,尤其關鍵的,雖然僧團制度恢復了,但經過多年中斷,乃至社會制度與環境的劇變,社區與僧團不復如前的情況下,國際學術界的研究視其僧團的宗教精神與戒行狀態尚待觀察。

泰國由於成功在殖民主義風行的年代維持其政治獨立,一般而言,佛教的宗教激進主義的社會基礎,要比其他國家薄弱很多,所以其對異傳統寬容和外來文明的開放程度,明顯超過其他上座部國家,同時面對現代文明時的焦慮不安和危機感亦低於其他國家,對本身宗教暨文化傳統的自信心亦穩定維持。

然而,泰國佛教仍然有其一些潛在的激進主義因素,如處理不當,可能急劇惡化,這包括:一、泰南三府的佛—回宗教或泰人—馬來人族群衝突;二、東南亞地區佛—回二教的跨境張力造成間接影響;三、泰國佛教能否適應現代社會進一步世俗化,所帶來的多元價值取向;四、泰國佛教內部的張力,典型例子是國家僧團主流系統與法身寺之間的長年不協調,部分國際研究視泰國佛教對待其他宗教寬容,反而嚴待上座部內部異議聲音聞名。

資本主義的新挑戰

這五國隨著殖民階段遠去,日漸趨近並進入視野的,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但資本主義發展的狀況不盡相同,泰國尤為明顯。泰國在二戰後成為美國冷戰時期在東南亞的主要盟友,美國要求泰國官方配合美國開放外國資金,營利性的農業發展沖毀了占當時泰國人口超過80%的生計農業,過程始於將林地收歸國有、驅趕住民、轉讓外資發展商、伐林、數輪商業種植,直到水土嚴重流失再無法種植而撤資轉場,當地人由農民變成農業工人而失業,年輕一代只能流落城市,但在同一過程亦造就多輪城市中產階層的出現,財富的分配不均沿著城、鄉差距展開。

再加上1960~1980年代冷戰的國際背景,衝突的意識形態使泰國僧團形成在政治與社會議題上左翼、右翼立場激進對立,在反共與國內民生和民主問題上一度爭持不下,及後隨著冷戰結束,對立放緩,雙方調整立場,雖然分歧仍在,但不再劍拔弩張,甚至在好些社會議題上能夠有調和與合作的空間,典型例子是原先由左翼一系僧侶的參與護林與農村社區重建等事,現已成為泰國僧團內有志於社會服務的成員,無分政治立場的共通使命之一。例如曾為佛使比丘門下學眾之一,在泰國社會普遍被尊稱為滂灑老師(Ajarn Pongsak)的護林僧法輝法師(Phra Pongsak Techadhammo, 1932~2014年)。法輝法師在泰北組織鄉民的護林行動,與官方周旋,歷經十餘年,形成通行泰北和泰東北的大型護林運動,後來甚至結合其他非政府組織(NGO),成功爭取曼谷政府修改法令,在1990年立法完全禁止伐林。法輝法師甚至受聯合國邀請,前往分享其護林運動的模式,此後亦為泰國國內和東南亞其他國家護林運動所學習與支持,無論他們在其他公共議題上,觀點是否相同,但在護林一事上,法輝法師的模式是大家參考的楷模。

另一方面,與泰國完全不同的是柬、寮、緬及蘭卡四國的經濟發展。因為共產制度的國有化、軍事獨裁的鎖國,或長年全面內戰等不同原因,經濟長期處在停滯、反常或瀕臨崩潰邊緣,迄2010年代初隨著軍事獨裁退居幕後、內戰結束等,方有喘息的機會。

這四國與泰國另一不同的特點是,隨著過去10年,中國在東南亞和南亞區域的政治、經濟影響力日趨龐大而明顯,其外來投資皆以中國為主,尤其近數年推出「一帶一路」政策來整合,以及加強地區上的大型投資,在地區戰略布局上形成有相當主導性的態勢。由於目前尚處在起步未幾的階段,所以這類投資所帶來的社會衝擊,仍然未充分呈現出來,雖然年前蘭卡僧侶發動社會大眾抗議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 port)的外國投資,導致物價劇脹和債務沉重,可說是初露端倪。

中國亦多少意識到問題,所以近年往往試圖在政權的官方關係之外,以佛教為管道與這些國家的僧團建立民間溝通管道。然而成效如何,恐怕尚待觀察,畢竟像緬甸、蘭卡這類曾經歷殖民統治,而在獨立前後僧團一直維持激進政治參與傳統的佛教案例,其實對於外國在本國社會中的舉動一直都非常警惕。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