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8期:安靜的力量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8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90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為何要安靜?

↑TOP
面對內外喧囂的夾擊,
讓人想尋找世外桃源,獲得片刻寧靜,
其實安靜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只要你願意停下來,放鬆、專注地感受當下,
將發現安靜帶來的,是柔韌與開闊的力量。

■ 邱惠敏

站在車水馬龍、人潮川流不息的十字街頭,各式各樣的聲音、文字、影像,不斷湧動也被貪婪地吸收著。有人形容,我們活在一個高轉速、不安靜,也特別不耐煩的時代,外境的紛擾引發內在情緒,紛亂、歧異、虛擬、亢奮、低迷……猶如一台「不停思考的電台」,讓人無法好好面對自己,也難以敞開心,與身邊的人真誠互動。

內外皆喧囂

聽覺是人類五感之中最敏銳、反應最快的感官,但很特別的是,相對於空氣汙染,人們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喇叭聲、吼叫聲、刺耳的電音、喧鬧聲等「聲音汙染」似乎習以為常。聲音與情緒息息相關,當各種音聲不斷傳入耳中,恐懼、焦慮、生氣、悲傷、快樂等情緒也會被牽動。

弔詭的是,耳邊充斥染汙的聲音,我們渾然不覺;當周遭突然安靜下來,反而令人感到不安,靜默好像洞悉我們內在的孤立、空虛、擔憂、悲傷,讓人不自覺又要製造一些聲響來安撫內在的不安,於是打開電視、手機、電腦......

「我們是一起寂寞,內在有個空洞。」一行禪師在《不思量的藝術》點出現代人的問題,在於我們試圖填滿那個空洞,反而令內在「不停思考的電台」更加喋喋不休。風潮音樂總監吳金黛分享,在嘈雜的空間裡,她可以分析各種聲音而不感到迷亂,但夜深人靜時,「內在的喧囂」卻吵得她不得安寧......

聆聽安靜,打開自我

「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極地探險家厄陵.卡格(Erling Kagge)曾徒步橫越南極洲,在世界的邊緣獨自安靜,讓他體會到「寂靜就是藉由停頓,重新發現帶給我們喜悅的事物。」

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創作的《4分33秒》,便是拿掉所有的音符,他說,如果以為這只是「四分半鐘的寂靜」,你可能錯過了這首曲子的重點,因為在第一樂章,可以聽到戶外的風聲,第二樂章中,雨水開始敲打屋頂,發出淅瀝聲響,而在第三樂章,觀眾開始交頭接耳,發出了各種有趣的聲音,「只有在以『無』做為基礎的時候,才會開啟所有的可能,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這一點。」

寂靜中,才能廣納各種聲音、接受各項可能性,提供「打開自己」的機會。就像藝術評論家拉森(Kay Larson)所說:「寂靜不是聽覺的。它是心的改變,一個徹底轉換。」

同樣邀請觀眾在靜默中,直面內在真實的,還有導演蔡明亮創作的舞台劇《玄奘》。二個多小時的表演,只有飾演玄奘的演員與一位畫師在舞台上作畫,沒有台詞沒有配樂,只有畫筆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最後玄奘低吟《心經》,走出畫面,留下空白。

「動如不動,不動如動」是無垢舞蹈劇團的舞蹈特色,讓觀者從靜、緩、沉的動作中感受靜、淨、勁的內蘊。舞者出身的蔡必珠,花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體會劇場創辦人林麗珍的六字訣「靜、定、鬆、沉、緩、勁」,她說:「無垢不強調慢,而是緩,那是充滿細節,就像空中的雲,緩緩移動卻充滿變化,但首要條件就是要『靜』下來。」

充滿力量的寂靜

為何安靜或寂靜對我們的生命如此重要?武術家李小龍曾說,好的武師只把他的心放在一件事上,他來者不拒,有什麼就完成什麼,接著迎接下一件事,「就像禪師一樣,他不關心過去或未來,他只關心當下所做的事,因為他的心是收攝的,所以他是平靜的,也能夠儲存力量。」

當我們的內心喧囂不已,外在的平靜只是一種假象。唯有當內心歸於平靜,無論面對何種挑戰甚至挑釁,都能保持安穩,以清明、澄澈的心來回應。

如同樂章的休止符,這個暫停不僅讓音樂有了抑揚頓挫的變化,寂靜之後所引發的餘韻,饒富興味,也充滿張力。人生同樣需要停頓,不再瞎忙攪和,思考一下:我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美國夏斯塔修道院(Shasta Abbey)的副住持大心法師(Daishin Yalon)回想年輕時投入反戰運動,他笑說:「儘管參與的是和平運動,我的心卻不曾感到平靜。」直到出家後,單純的作息和側重勞動的生活,讓他變得腳踏實地,逐漸了解到:要改變世界,必須先改變自己。出家逾半個世紀,大心法師深深體會到「保持安靜、友善,比起採取任何行動都更有用。」

善用方法,靜下來

「停下來,是一種革命性的行動。」一行禪師指出在人生跑道上我們不斷地向前,卻忘了當下,「你只要坐下來,吸氣與呼氣,只要幾秒鐘,你就可以與自己連結。你知道自己的身體、感受、情緒與感知正在發生什麼事。」當身體的躁動止息,我們的心才有機會沉澱。

我們所處的環境,一向充斥著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的聲音,既然無法選擇外境,聖嚴法師教我們順勢利用聲音抵達心靈的平靜,稱之為「吸音板」的練習。

當心煩意亂或愁惱悲苦時,不妨將眼睛閉上休息,此時,不刻意聽什麼,就是讓聲音自然而然地送過來,如同一只吸音板--聲音到了板上,音就不見了,不積澱不儲存,也沒有反彈的作用。對於外境的一切,了了分明,但內心不做第二念,聖嚴法師說:「不反應,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如果懂得當一只吸音板,於眾聲喧嘩的年代,你將會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一如泰國森林僧阿姜查所說:「混亂生起的地方,就是寧靜可以生起的地方。哪裡有混亂,透過智慧反觀自照,哪裡就有寧靜。」至於如何通往安靜?每一個人有各自的道路,所以,請深呼吸,放輕鬆,體驗當下的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