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5期:知福培福,人間有幸福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5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分享篇】張雅雯—— 幸福就在一念之間

↑TOP
看似事業成功、家庭美滿,
張雅雯擁有人人稱羨的一切時,
張雅雯卻對生命的意義產生迷惘;
直到她遇見佛法、禪修,
一切如常,卻有了全新的意義。

■ 林珮雯

「如果沒有找到適當的切入點,會以為學佛就是要放棄人生。」回想起朋友們聽到她在學佛時的緊張反應,張雅雯分享自己的體會:「其實佛法是讓我們重新梳理生活,過得更放鬆、更自在。」

對生命的叩問

生命歷程無法複製,然而,每個人對生命的困惑卻很相似──頂著人人稱羨的學經歷,也奮力在職場、家庭之間取得了平衡,正值青壯年的張雅雯卻迷惘了:「我問自己:然後呢?」

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嗎?不斷設定目標、達成目標、再迎接下一個目標,如此周而復始,縱然不缺成就感,「心」卻始終處在焦慮狀態,走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哪一條是通往「快樂」的方向?

一個週間的午休時段,從繁重的日程中稍作休憩的張雅雯,走進了辦公室附近的書店,那是她第一次翻閱聖嚴法師的著作,對人生累積已久的疑惑、因工作忙碌產生的情緒起伏,都在聖嚴法師平易近人的法語中獲得開導,也種下日後學習佛法的因緣。

尋師訪道找答案

「我當時拿著書,心想:聖嚴法師就在臺灣耶!那我可以去農禪寺跟聖嚴法師學佛啊!」她帶著尋師訪道的心情走進農禪寺,在知客法師的關懷與邀請之下,開始擔任接待組義工。

執勤時,經常會遇到參訪民眾詢問佛教方面的問題或傾訴煩惱,初學佛的張雅雯不一定有答案,為了讓自己有更多分享的力量,張雅雯參加共修、勤於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慢慢地,想用佛法助人的願心,讓她體會到「付出不求回報」的單純與自在。她也學習用佛法檢視自己與人互動時的起心動念,久而久之,張雅雯發現佛法對轉化煩惱很有用,如果能夠有系統地學習教理,或許會更懂得運用善巧方便來幫助自己和他人。

於是,她淡出原先的工作場域,在因緣成就時,報考當時的法鼓佛教學院,更一路讀到博士班畢業,目前在中華佛學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後來有人跟我說:能讀書也是一種福報。這點我認同,也很珍惜。」

張雅雯的碩士論文研究聖嚴法師的禪法特色與現代意義,博士論文進一步研究清代禪宗祖師的思想與宗風,浩瀚的佛法沒有讓她望之興嘆,反而在研究過程中看見佛法人性化的一面:原來禪宗祖師不是想像中那般莫測高深,而是不斷以佛法消融煩惱,千百年來,佛法都沒有離開日常生活。

用佛法翻轉念頭

回首過去,她會如何建議當年那個深夜還在辦公室忙得不可開交的自己?

「想想自己是『使得十二時』,還是『為十二時所使』?」張雅雯說的是趙州從諗禪師的公案──有人請教禪師:一天之中如何用心?禪師的回答是:把握每一個當下,立刻用心。

用公案的智慧探照生活,張雅雯看見自己的習慣是:設定目標、建立標準和條件、要求自己一定要達到。抱著「非這樣不可」的態度,面對一個隨時會發生變化的世界,難怪容易感到焦慮不安。

以辦公室常見的「開會」為例:如果會務分工已經確定卻臨時更動,以前的她容易產生抗拒心理;深入禪宗祖師的教法,讓張雅雯逐漸放下「一定要這樣」的想法,她說,可以學習宋代大慧宗杲禪師所說:「日用應緣處,或淨或穢、或喜或怒、或順或逆,如珠走盤,不撥而自轉矣!」如同一顆珠子在晃動的盤上滾動,沒有一定要滾向哪裡(就算你發力也不見得順你的意前進),但卻也處處可及、無處不到,若能從不同面向觀察動態的需求與因緣變化,適時地調整自己、協助他人,利人又利己。心情就像《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所謂「如珠走盤」,讓自己像一顆珠子在盤上滾動,沒有固定的方向,但也無處不到。如此,不只讓負責分工的人放心,自己還可以從不同面向觀察、協助會議進行,利人又利己。

現在的她看起來輕鬆愉悅,生活游刃有餘,這是因為接觸佛法,捨掉高壓工作才有的自在嗎?張雅雯的回答恰恰相反:「佛法翻轉的是念頭,不是人生狀態。」

學佛前,行程滿檔;學佛之後,每天一樣有很多事要做:「我的生活在學佛前後變動不大,是心態改變了。」以前總是急著在既定時程內完成工作,現在的張雅雯告訴自己「過程即是目的」,遇到突發狀況也能平靜處理。

然而,平靜處理談何容易?特別是帶領團隊工作,求好心切,但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更容易感到氣餒或不滿吧?「當我們怪對方:『都是你害的啦!』其實是把選擇權交給別人,忘了自己也是促成事情變化的因緣之一。」因緣觀讓她相信自己在各種順、逆境中都能找到著力點,任何一件事一旦加入新的因素,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即使結果仍差強人意,至少心中無憾。

從「目標取向」轉換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張雅雯的心不再焦慮,還多了一份從容自在。

分享創造幸福的佛法

從事佛學研究的路上,資深學者總是不吝給予指導,讓張雅雯感恩在心,今年有機會參與「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並與前兩屆同樣受到論壇栽培的年輕老師們,共同帶領「主題讀書會」凝聚不同專長的學子共同討論,她以「分享研究佛教的幸福感」形容自己的感受,一如當年受到前輩照顧,希望自己也能成為新一代學者的引路人。

除了學術研究,張雅雯更擴大分享幸福的場域,她和世珍、逢緯、亮鈞等幾位在法鼓認識的幾個同學集思廣益,創立「i培力」平台,以「禪意生活實驗場」的型態,將禪宗的觀念轉化為具體方法,希望藉此接引年輕人認識佛教、活用佛法。

在每月舉辦活動的過程中,張雅雯也放下招生壓力,不預設每場活動一定要有多少人報名,回到創設平台的初心:希望學員未來遇到困境時,知道可以如何運用佛法為自己解套。

帶領工作坊時中,張雅雯跳脫佛學給人生澀難懂的印象,設計有趣的互動遊戲,例如:請學員各自在石頭上畫畫,突然要求交給其他學員畫幾筆,再拿回來繼續創作。看似無厘頭,其實是體驗禪宗的「現前一念」——拿回石頭的那一刻,不糾結石頭上被塗抹了什麼,也不幻想還沒畫上去的圖,練習接受現在的狀態繼續畫下去,最後如何呈現,仍取決於自己。

舉辦工作坊的過程中,張雅雯也放下招生壓力,不預設每場活動一定要有多少人報名,回到創設平台的初心:希望學員未來遇到困境時,知道可以如何運用佛法為自己解套。

當生活以固定模式高速旋轉,生命的方向逐漸變得模糊,想要釐清卻又無從著手時,張雅雯遇到了佛法,讓她重新將生活重點聚焦於當下,不再與未來競速,也陪伴她以「分享佛法」的願心轉換身分:從白領菁英、義工到成為研究人員。「踏實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就是佛法為張雅雯帶來的幸福滋味。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