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4期:告別.向前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4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生命的園丁】賴允亮 捨不得病人受苦

↑TOP
「醫療就是捨不得病人受苦,甚至願意陪著對方一起苦。」
這是被譽為「臺灣安寧之父」的賴允亮行醫初心,
從小鎮醫師和自己的母親身上,
他學到醫病間最珍貴的情感是「託付」;
又從安寧療護看到不忍病人受苦的精神,
讓他願意當病人的守護者。

■ 張靜慧

賴允亮醫師生長在宜蘭羅東,那時小鎮的診所幾乎什麼病都看,醫師深受居民信任。他至今記得,有一天晚上,家附近的診所燈火通明,裡面的人在忙碌著,聲音吵雜,好像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天一早,阿嬤帶他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結果看到一個媽媽抱著裹著白布、連臉也蓋住的嬰兒,鞠躬向醫師不斷說:「謝謝,整個晚上讓您辛苦。」

失去孩子,父母不知有多傷心,但依然感謝醫師徹夜救治,而不是責怪醫師沒把人救活。賴允亮回想起這段兒時見聞,從中看到了「託付」。「讓病人、家屬願意把生命託付給我們,病人的苦就是我們的苦,那是一種全然的信任、不離不棄的感覺。」他期許自己能夠成為病人願意託付的醫師。

媽媽在告訴我,她過得很好

另一堂託付課,是母親教他的。「是我幫媽媽診斷出癌症的,也是我替她治療,最後也是我建議她接受安寧療護,住進安寧病房。」醫師亦是人子,想起母親,賴允亮流露深深的思念。

母親對於他提出的各種醫療建議,從不曾懷疑、猶豫,好像在說:「你帶領我,我相信你。」既是母親放心把自己交給兒子,也是病人放心把自己交給醫師。

醫師常說「病人是最好的老師」,對賴允亮來說,母親這位病人是最難忘的老師。母親的態度提醒他:醫護人員每天直視生命的苦難,尤其安寧療護面對的是生命有限的病人,「如何讓病人願意把生命託付給醫療團隊?能夠彼此信任,醫病之間的距離會愈來愈近,即使病情不一定好轉,但仍會互相感恩,產生很多力量。病人不會擔心醫師沒有盡力救治,醫師也不用擔心萬一病人去世了,會被告、有醫療糾紛。」

然而至親的離去,依舊讓他悲傷、痛苦。他還記得母親的棺木要進爐火化時,他情緒激動、追上前去,戴著白色手套的工作人員伸手制止:「親人就送到這裡!」這句話好像將生與死之間畫上一條線,他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母子真正永別了。「媽媽到了線的另一邊,我怎麼知道她過得好不好?」直到現在,他仍期待媽媽會打電話來,告訴他自己過得好不好。

後來,他讀到一段詩文,稍微療癒了悲傷:「請不要佇立在我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不醒。化為千風,我已化身為千縷微風,翱翔在無限寬廣的天空裡。」是啊,媽媽現在像千縷微風吹拂著他、像夜空的星星向他閃爍,「她在告訴我,她過得很好。」

他體會到,安寧療護最後講的是一個人生命的深度、對生命的體認與疼惜,「但疼惜不見得要擁有。媽媽在教我、提醒我,儘管悲傷,但還是要往前走,還有很多事要做。」

把病人的需求放第一位

宗教信仰也給賴允亮許多力量。他來自基督教家庭,「基督教認為生命是一條線,沒有終點,死亡代表一個人累了、先去休息了,而不是終點。」他分享。

從安寧療護的角度看宗教,「安寧療護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靈性(spirituality),宗教可以傳達一個人的靈性,但兩者並不等同。靈性是一個境界,宗教是可以幫人達到那個境界的渡船、一個方法。」他比喻。

他認為,醫護人員的基本功是要能感受病人的痛苦,要看得到病人的靈性需求(spiritual needs)。比如病人抱怨:「為什麼耶穌、菩薩沒有保佑我,讓我的病好起來?」這表示他其實需要宗教信仰,需要神的愛、菩薩的庇佑。

而旁人能做的,是陪伴,是跟病人一起感受苦。「陪伴不一定要說什麼、做什麼,you can do nothing(你可以什麼也不做)。」他也提醒年輕醫師,進入病房不要匆匆來去,「能不能在病床邊坐下來,真正陪伴病人?五分鐘、十分鐘也好。」

也不一定要用宗教的方式(比如禱告)表達關心或祝福。有一次賴允亮要出國一段時間,便請一位宗教人員幫忙關懷一位病人,結果他回國後,病人向他抱怨:「那位宗教人員好像沙漠裡的禿鷹,以前從沒來看過我,這陣子突然來了,在我頭頂盤旋,好像是在告訴我,我快不行了。」賴允亮銘記這位病人教他的事,提醒自己要把「病人的需求」放第一位,而不是「自己想給什麼」。

聞香下馬,投入安寧療護

素有「臺灣安寧之父」的美譽,賴允亮卻不斷謙稱自己「只是在巨浪洪流裡浮浮沉沉而已」。

1990年左右,醫院送他到澳洲學習化學治療,後來又要他再去觀摩安寧療護,成為他日後回臺推動安寧療護的起點。

看到澳洲的醫護人員照顧生命末期的病人,他深受震撼。「對待一個不成人形、受苦的人,就像對待老友般,噓寒問暖、關心他們的感受。」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溫暖,其他科別並不重視,他卻在安寧療護找到了,「我是聞香下馬。」他笑說。

然而更深層的觸動與提醒是:原來醫療就是捨不得病人受苦,甚至願意陪著對方一起苦。回到醫學的本質、回到行醫的初衷,他找到了繼續前行的力量。


【採訪後記】心中無礙,一切無礙

身邊的人常稱賴醫師為「賴爸」,我想並不只是因為他年長、在醫界及安寧療護界資歷深,而是因為他為人謙和、幽默,對人流露真誠的關懷,如自家父親一般。

半年多前,我和資深安寧志工張寶方合作出版《放下的勇氣:安寧病房的生命故事》,邀賴爸到法鼓山安和分院參加新書座談,以及這次《人生》雜誌約訪,他都欣然應允;而訪談地點約在教會,我心裡也沒有罣礙。

我相信,信仰雖不同,只要放下分別心,便可以無礙交流,更何況安寧療護談的是如何減輕生命中的苦,那份「苦」,是不分宗教,人人都可能經歷的;心靈的平靜,也是每個生命將盡的人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