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4期:告別.向前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4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座談篇】告別無憾,提起向前

↑TOP
與談人:
寬謙法師(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院長)李賢文(前雄獅美術發行人)
段鍾沂(滾石音樂國際公司董事長、《廣告》雜誌發行人)
主持人:果賢法師(法鼓文化編輯總監)
記錄整理:編輯室
攝影:李東陽
座談時間:2023年10月3日
座談地點:法鼓山安和分院

大環境的改變,許多事物瞬息萬變,
尤其數位化幾乎影響了整個社會文化,
寬謙法師、李賢文、段鍾沂以自身經歷與長期觀察,
從佛教弘化、圖書出版、流行文化等面向,
分享自己如何告別時代,向前再創人生新風光。

主題一:面對告別,人生重要的抉擇

果賢法師(以下稱主):2023年8月,「雄獅圖書」在臉書宣布將走入歷史,創辦人李賢文寫下聲明:「沒有遺憾,在臺灣美術的發展中,雄獅已貢獻了棉薄之力,惟有慚愧,面對閱讀世代的革命,雄獅無能對應!」無論是「雄獅圖書」結束營業,或是1996年《雄獅美術》停刊,您如何做出生命抉擇?

李賢文(以下稱李):每個人,在人生每個階段,都會經歷不斷的告別,以及繼續的向前走。對我來講,從小循規蹈矩的我,一直到大學畢業,才做出人生第一次重要的抉擇。因為我父親是企業家,當然期待孩子能承接事業,可是我卻說服父親讓我辦雜誌。辦雜誌的淵源是因為家裡的事業跟美術材料有關,所以初中時,我和兄弟姊妹向當年父親交好的美術老師何肇衢老師學畫。

因為對美術的興趣,所以我在大學快畢業時,突發奇想:「如果能辦一本雜誌多好」!於是,我很勇敢地跟父親說:「您事業做得很成功,您可不可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給我一些資金辦雜誌,就當雄獅文具的廣告費。」沒想到,父親竟然讓我給說動了。1971年,我創辦了臺灣第一本專業美術月刊《雄獅美術》。雜誌的初期,是雄獅企業的贈閱刊物,後來才開始對外販售。

1996年,《雄獅美術》停刊,一共發行了二十五年七個月,總計307期。停刊的這年,我五十歲。在創業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困擾,譬如人事、財務的困擾,甚至早期還有白色恐怖的壓力,但也都一一過關。到知天命的五十歲時,我忽然覺得,人生好像不是只有這一條路。事實上,早從1992年開始學佛,透過佛法,我已然知道,人生還有其他可能性。因此,從那時起,我的志趣與方向,也慢慢地脫離雜誌本業,直到1996年決定完全脫離。

記得在《雄獅美術》停刊的文章中,我寫下一句話:「結束,是另一個生機的啟端。」這啟端是什麼?生機又在哪裡?當時我並不清楚,直到又過了二十多年,一回首,我才發現這個啟端,原來就是內在於己的「畫畫」啊!終於,我有了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做內心真正喜愛的事物。

但是,我的另一家公司「雄獅圖書」仍繼續營運,沒想到今年又面臨了很大的問題。出版社財務虧本固然是每年都發生的,可是,為什麼今年對我來講壓力特別大?那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已經不知道要出什麼書了!所以我寫了對外的告白:「面對閱讀世代的革命,雄獅無能對應!」沒想到,我的肺腑之言,竟然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心聲。包括出版業跟媒體業,也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有記者去採訪一位資深發行人對雄獅圖書結束營運的看法,他說:「李老師都停了,我還能怎麼做?」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當一件事情結束後,新的機會也就出現了。例如1996年《雄獅美術》雖然停刊,反而讓我有機會重拾筆墨,找老師學畫,再享丹青之樂。而今2023年,因雄獅圖書結束引發的社會關注與網路報導,遂引起臺灣國家圖書館的重視,並即刻表達典藏雄獅圖書、資料、月刊與叢書的意願。使珍貴的文本、資料,未來得以妥善保存。

人生走到現在,雖然歷經了兩次的停刊和結束,卻意外地開啟了全新的生機與啟端。這不是偶然,這是必然!

主:寬謙法師在個人的口述歷史《無悔前行》一書中,談到您的前半生與弘法使命,過程中面臨很多抉擇,例如出家到臺北北投成立覺風佛教藝術園區,今年十月新建禪堂將動土,請法師談談這期間的轉折與抉擇。

寬謙法師(以下稱師):人生歷練本來就是要面對諸多抉擇,出家是我人生一個最大的抉擇與轉折。出家前,就是跟隨著敬愛的家父(楊英風先生),全臺跑透透,甚至跟隨出國接案子,也很吻合我的志願與興趣;雖然日子也過得挺好的,但是心裡總覺得缺乏東西,當時我完全不懂佛法。因為家父與法源講寺老住持覺心長老,兩人是超過三十年的舊識,促成了我在法源講寺出家的因緣。告別了在家的世學與身分,於是木魚青燈下,另一個生命的開始!

1986年,我在法源講寺出家,出家隔年,家師就往生了。有位居士來嗆:這裡名為法源「講」寺,你們有沒有在講經?我嚇了一跳,這位菩薩敲醒了我:原來「佛寺是需要講經弘法的」。因為當時常住並沒有法師講經,我當下承擔,可謂出家沒有童年,馬上轉大人。

我是大學建築系畢業,還有五年的工作經驗,正好遇到真華老院長發願重建福嚴佛學院,藉著協助重建的因緣,開啟了與福嚴佛學院的緣分。沒想到,真華長老為提攜後進,還要我來教課,我都還來不及準備,立馬就要講課。備課與講課之間很緊湊,幾乎沒有消化的時間,所以我緊張了兩、三年。

終於我下定決心自救,不管常住支持與否,我花了兩個月足不出戶,拚命研讀印順導師「妙雲集」全套,還有《八識規矩頌》、《印度佛教思想史》等。那回放下萬緣,竟然讓我闖進了滿坑滿谷的寶藏窟洞,似乎與宿世的因緣有了連結。此後講課,就悠遊自在多了。

我生在藝術世家,又發覺了佛法的可貴,成立了「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我告別單純弘揚佛法的方式,發心搭一座佛法和藝術的橋樑。認為佛法與藝術的結合很重要,多少漢傳的名山古剎與石窟中的圖像,訴說的正是佛法修行的觀念與實踐,但是佛教藝術如何能讓人們接受?我認為一定要有深厚的佛法為基礎,圖像才能有說服力,但這樣的作法,在傳統佛教界,結合圖像學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我在一個傳統的道場出家,傳統與現代之間總有隔閡,我實在越不過了這條鴻溝,只好放棄,告別法源講寺。由於法源講寺是家父與家師結緣之地,他們也等同於佛法和藝術的結合,而且家父有很多早期作品都存在法源講寺,那種割捨非常痛苦。不過,我還是選擇放棄,然後再重新出發;那時我覺得好像生死了一次,也痛苦難過了好幾年。我之所以說是放棄,是放棄現象上的糾葛,抽身脫離,但如果是放下自性妄執,倒是理性的,不會是痛苦的。

般若有拙慧與巧慧之別,從現象來說,若在冰天雪地中想要取水,有人會想辦法從地面冰層往下挖,冰層底下總有水,這是拙慧,離冰取水,也是放棄冰另取水。若是巧慧,則是冰層的當體即是水,只要用火燒烤以後,冰融化了就可取到水了,放下對傳統的妄執,理性地轉化為現代的優點。傳統與現代之間,其實不是離此就是彼,反而應該於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保有傳統的優點,結合現代科技與觀念,活化為現代的特色,也就是在傳統中不失現代,現代中不離傳統,兩者中道不二最為理想。

2007年我到了新竹永修精舍,我透過傳統法會與佛法文化課程活動,來扶持佛教文化事業。佛教傳統的法會不能完全放棄,法會很容易接眾、度化眾生,這是重要根基,才能使傳統佛教有能力走向現代化。

2010年我們取得北投一大塊土地,2012年設立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從此融合新竹永修精舍的傳統優點與北投覺風學院的現代化,經過「十年磨一劍」的過程,克服千辛萬苦,今年終於可以開工動土,興建「覺風佛教藝術園區」,將來還是得歷經重重考驗。為了配合動土工程啟動,顧及工安,特於臺北市區設立「大安覺風佛教藝術中心」,則希望朝向傳統與現代不落二邊,中道的實踐吧!

主:1980年成立的滾石唱片,已經成為段鍾沂先生生命很重要的一部分,至今已超過四十年,也經歷很多的放下、提起,尤其在今日的大環境之下,您的經歷顯得珍貴,您又是如何抉擇?

段鍾沂(以下稱段):開始與結束是一種自然的現象,生命有開始就一定會有結束,所以既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時,你就很清楚知道所要面對的未來,也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要有自知之明。例如我七十五歲了,聽力不好、視力不好、記憶開始退化,就是一個字「老」;病,也是死亡必經的一個過程,只是生病的種類不一樣。既然知道這是自然的現象,就沒有所謂的結束跟開始,它就一直往前走,因為所有事情的發生,一定有它的道理。

我現在還在辦《廣告》雜誌以及辦很多活動,因為有一份社會責任,我們一直堅持創意,但也有普世價值,對於溝通的動機、行銷時的起心動念,最終都是往良善的方向前進。反觀現在的行銷手法,尤其是許多五花八門的行銷術語,跟以前的價值觀已大不相同。

我身處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怎麼辦?譬如我們現在討論一些新趨勢的人工智能(AI),幾乎每個小學生都知道,而且目前使用ChatGPT軟體的大多也是學生。他們跟我們過去所接受的教育、學習很不一樣,我們就要慢慢地追上。知識的部分,可透過學習慢慢地去填補、趕上,但是有一些價值觀的衝突就很明顯。

現在《廣告》雜誌每一期的主題,我大概要打十、二十通電話,要請教很多人,然後把編輯部找來再做一個討論,最後才能訂下一個方向。這個過程以前是甘之如飴,但現在七十五歲的人打電話問一個二十五、三十五歲的小朋友,好像帶孫跑,我怕追不上。其實周遭朋友一直勸我,不要這樣了!七十五歲還在做三、四十歲的人做的事情。可是我又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精彩的事情,譬如我的小孫子,從他出生不會講話到現在會講三種語言,我覺得那是很神奇的力量,這就是因為他可以學習。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