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3期:信心,貫徹佛道的基石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3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觀念篇】認識信心,找回信心

↑TOP
身為佛教徒,您一定聽過「信願行」、「信解行證」、「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的要求,遍於諸經,龍樹菩薩曾譬喻,「信就像一個有手的人,入寶山才不會空手而回」。

為什麼信心如此重要,既是入門,也能貫穿修行、圓成佛道?信心有哪些層次和功能?本期邀請繼程法師帶您從迷信、仰信、正信到淨信,一探究竟。

■ 釋繼程

談信心之前,我們先從字面上來看,「信」這個字的結構是由「人」「言」所組成,很有意思,也就是「人講出來的話」。人言為信,這可能是古人的一種心理,因為語言對外是代表自己,讓對方知道「我所講出來的話,就是我的一種信用,你可以相信我所說的話」。

為什麼講出來的話有信用?來自於說話者的誠意,也就是誠信。所以早期的社會沒有契約的概念,做生意都是口頭承諾,我講出來的話就代表一種承諾,是絕對可靠的,所以才會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成語。

因此,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信是指一個人講話,展現其誠意,有其分量與作用。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信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關係(或品質),也就是信任。信任隱含的作用,不僅是我相信、接受你所講出來的話,某種程度上還有依靠、依賴的意涵,例如孩子們對父母親的信賴。

另一種關係是信仰。從中華文化來看,不一定與宗教有關,所謂「高山仰止」所信仰的對象,不見得是宗教上的神明,而是聖人、賢哲,由於他們的德行、學問,讓人景仰、崇敬。若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信仰則代表相信、信賴一個更高、更強大的力量。但佛教講的信,更為深入。

信來自於清淨心

前面提到為什麼別人會願意相信我說的話?為什麼我說的話有信用?因為出於誠心。而佛法的信,強調的是「清淨」;我講的話之所以可信,是因為我是用清淨心說出來的;為什麼我願意相信別人說的話?因為我是用一顆清淨的心去信任對方、接受對方,因此從信仰來說,這就是我們對佛、菩薩的一種清淨的信任。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我們的心並不完全清淨,總會有一些雜染。當我們的心帶著雜染,我們的信仰就會帶有功利色彩,這時候「信仰」就變成「仰信」了,尤其當我們依賴外在一種更高、更強大的力量,覺得這個力量超越我們,我們對他有所求,認為他能帶給我們利益、好處,那麼這樣的信,加上了自己的需要與追求,某種程度就有了雜染,對於我們所信仰的對象,也會產生迷惑,變成了所謂的「迷信」。這是現代人相當普遍的一種態度。

迷信,還有另外一層意思。

現代人或受過科學洗禮的人常說學佛是迷信,其實在起信的過程中,如果缺乏理性的分析,不管是宗教或科學,都可說是迷信。有些相信科學的人,將科學視為一門超乎自己能力的學問、知識或技術,完全信賴科學,這也算是一種迷信。同樣的,任何一種學說或意識形態,包括佛法,如果在相信的過程中,缺乏理性的分析,都會變成迷信。

《迦摩羅經》裡就記載,佛陀曾到一個叫做羇舍子的村莊,村子裡的人提到每個傳教者都宣揚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貶抑其他的教派,讓他們很疑惑,到底該相信誰?佛陀就告訴他們要理性地判斷、思考,而不要因為這是聖人或佛所說的話,就完全相信。可見佛教所提倡的,是在信的過程裡,要有一顆清淨的心,而且這顆心是與「無癡」相應的。

近代佛教在弘揚的過程中,仰信的成分居多,加上與民間信仰結合,某種意義上會讓人覺得信仰佛教就是一種迷信,這也是為什麼近代佛教大師們意識到如果這樣發展下去,佛教會持續衰微,也會陷入只有仰信的成分,因此他們不斷地提倡佛法的正知見。例如我的師父竺摩上人,從中國大陸到馬來西亞之後,就不斷地講經說法,與文化界的人士交流互動,同時也透過寫作、著述,將佛法的知識傳播出去,因此當時很多年輕人便是通過這樣的管道接觸到佛教,從知性的認識,慢慢脫離仰信的階段,再進入理性的分析,建立正知見,這就是正信的佛教。

修行是信心不斷地淨化

所以,信心的建立或者說信仰的過程,先要經過知性和理性的階段,也就是用知識、教理來傳播佛法,接著將正法、正見建立起來,成為正信。再更深一層,就是智慧的信仰,也就是一種完全清淨的心,這是佛教最重要的一個訊息——自性清淨——完全相信我們的自性是清淨的,也就是「淨信」,沒有任何雜染,完全接受「自性清淨」這個觀念。從修行上來說,必須達到某種程度的體驗,也就是開悟的境界,此時你才會完全相信自性清淨,同時也能把內心最清淨的功能發揮出來,因此,信心是貫穿整體修行的。

但是我們看到許多經論,例如《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大智度論》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似乎被放在一個比較基礎、入門的位置,這個階段的信含有感性成分,但又不全然只有感性,還要加上願(意志),因此佛教的行持雖然分有信願門、慈悲門和智慧門,但大乘佛教的精神是要將這三者融合,同時提昇到最高境界,因此整個修行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地淨化信心的過程:信心愈堅定,心愈清淨;心愈清淨,信心愈堅固。如果你完全地相信、圓滿地相信,你就解脫了。

所以我常提醒大家:我們信因果,信到什麼程度?我們對緣起的觀念,信到什麼程度?信的程度愈深,你的心愈清淨,你就愈能夠接受任何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因為你知道這是因果,你不會抗拒。但是由於我們內心還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對因果看不透、看得不圓滿,知得不透、知得不圓滿,就是我們對因果法則的接受「水分太多」,常常是想像著自己接受,可是在心裡面可能不一定完全接受它,總還會有一絲懷疑: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我?當我們有這樣一種懷疑出現,就表示我們的心不夠清淨。因此要能夠完全透徹或圓滿地相信一個道理,是非常不容易的。

如果完全相信自性清淨,那麼你在修行過程中就不會有任何的疑惑;只要在我身上顯現的,不管是障礙或福德因緣,我都能夠接受,沒有追逐也不抗拒,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個過程、一個因緣。當我們修行到這個程度,會發現自己的心愈來愈清淨,最後當我們完全地、透徹地、圓滿地相信的時候,那就是成佛了。

所以佛和菩薩在行菩薩道、幫助眾生時,完全沒有任何疑惑,也不會懷疑眾生有什麼問題,只是在那個因緣上遇到了、需要了,就付出自己的一切、奉獻一切來幫助眾生解脫,所以信的淨化,在學佛的過程非常重要。

信的成分與程度愈清淨,智慧就愈高,換句話說,我們對因果法則、對自性清淨愈能接受,甚至是毫無保留、毫無條件地接受,修行上就愈能體驗,最後就能夠覺悟,因此信不止「能入」,最後也是用這個信去完成佛果。因此從仰信,經過知性、理性到正信,進入完全淨信,這個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

現代人缺乏信心?

至於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夾雜太多功利成分,我們看到社會上的許多現象,因為有太多雜染與功利在其中,所以人與人之間在應對時,就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保留,但這個保留不是因為我們內在沒有信心,而是面對外在環境,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因為人與人的互動,不只是個人,還牽涉到對方以及整體社會環境。

但是,如果我們很有自信,就不會擔心彼此之間的信任會因為別人或社會的雜染而傷害我們。這個自信是怎麼來的?就是自己本身有充實的內涵。比如在信仰和修行上,有某種程度的成就,就會對自己有信心,而這個信必然與智慧相應,因此對很多事情的觀察就會比較清楚,當我們對社會外境的觀察清楚時,我們在應對的過程,就會知道該如何調整。

現在社會上有這麼多詐騙事件,詐騙集團最終騙到了誰?通常都是沒有自信的人。為什麼缺乏自信?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內涵不足、不夠充實,所以內在空虛、空洞,總覺得好像缺少了什麼,所以就會過度依賴外境,即便對方或外境是有問題的,他為了填補空虛,依然會信賴對方,這時的信是雜染的,所以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另一方面是市面上的誘惑太多,加上有些人急功近利,存著僥倖、不勞而獲的心,愈是這樣愈發顯露自己的信心不足。

如果一個人內在充實,就不會感到空虛也不需要依賴外在那些不踏實的事物。因此建立自信,一定要充實內涵,所謂的內涵包括個人的修養、知識、學問等等。所以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成熟自己的心智、修養、學問或者技能,如果你是一個工匠或是以某種技術維生,假如你的技術很好,當然會有信心,換句話說,不一定要學識豐富,只要擁有一技之長,也會很有自信。

學佛修行也是如此,你對佛法理解愈深,你的修行程度愈好,那麼信心就會愈清淨,愈能將自己內在的清淨散發給大眾,成就更多的人,最終就會像佛一樣,佛的自信是圓滿的,我們也能做到。(釋演穩採訪整理)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