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0期:把禪帶回家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在「新」與「變」之中尋求平衡—參與「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有感

↑TOP
「第九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於6月29日至7月1日舉行,身為聖嚴法師的弟子與研究其思想的常慧法師,分享參與的觀察與體會,除了明顯感受到研討會的「新」與「變」,例如新一代的青年研究學者出現,還有法師個人的自我期許。

■ 釋常慧(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程研究生)

在疫情三年後,得以全程實體參與第九屆聖嚴思想國際研討會,心裡是百感交集的。除了因為疫情讓大家在各方面有許多「不得不」的改變之外,在佛教學術研究上更讓人深深感受到許多「不一樣」的「新局面」。這新局面,有讓人驚喜的「全新研究領域」,也有許多全新的「青年研究學者」出現,當然也有一些「借新舊文獻之探究」而發人省思之處。這些「新」與「變」,是過去參與研討會中,較少、也較不明顯的感受。

專題演講:佛法傳布變化的觀察

從二場專題演講的內容中,可以明顯發現佛法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的流傳過程中,產生了非常不一樣的局面與影響力。衣川賢次教授對南宋臨濟禪初傳日本之研究中,非常言簡意賅地道出了禪宗從一開始的出現,到南宋禪的形成,都是一場禪法在「世俗化」與「聖典化」之間,從未停止過、相互間「此消彼長」的歷程。此一禪宗的形成、傳播與演變的研究結果,相較於傳統研究中以宗門內部的分宗分派來闡述禪宗歷史演變進程,衣川教授則是透過「整體的國家社會文化發展概況」、「宗教社會學」式的研究切入點,的確是另一個非常值得學習與思考的新視角與論述方向。

另一場演講,陳玉女教授闡述了有關《嘉興大藏經》刊刻的歷史演變,不禁讓人對當時的禪師--紫柏真可,能結合民間力量完成一部《大藏經》的結集極為驚歎!為了讓佛法能普及、流通至民間,也讓佛教書籍更廣泛地流布到海內外各個角落,那種於數十年間、一棒接一棒,歷經艱辛的刊刻、保存與流傳的過程,是讓人極為深深動容與感佩的。

二場演講看似非常不一樣的主題、時空環境與人事物,卻同樣展現了佛法在城鄉之間、在社會菁英與平民百姓之間、在聖典化與普及化之間,不斷地往返擺盪與尋求平衡的演變歷程。我深深感受到,這樣的演變歷程似乎沒有停止過,而且一直都在流動變化中,也從來沒有形成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或範式,從中也深刻體會到緣起法中,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諸法生滅不已的真實義。

現代應用:跨領域的研究趨勢

我們的確可以從不同的專業研究領域中,感受到「世俗化」與「普及化」之間的「生滅之流」現象。例如對藝術家奚淞畫作的研究,結合了藝術、佛理與文字書三者,可以發現以文學、藝術、譬喻、民間信仰與心理療癒等的多元路徑,在「去神格化」與「人間化」後,對佛教進行另類現代化轉譯的探究方式,確實讓人從中可以看到、明白佛教對於解答日常生活中的人我困頓,以及走出生死困惑、體驗到生命中的緣起生滅的可能性。這樣的研究路徑與結果,的確是一種非常易於接引許多藝術愛好者,或非佛教信仰者,在不經意中認識與理解佛法對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時候反而彌補了傳統寺院的法會儀式,或傳授教理教義時的缺漏或不足之處。另一方面,也極為可能的打破了傳統佛學研究中,對於影響與轉化個人生命品質的「有限性」。

法國梅村的漢傳禪法現代化實踐,的確提供了「全球在地化」非常珍貴的實例,讓人對於禪修語言文字、生活實踐方法上,產生了「原來可以這樣轉譯古老的語言、方法」的觀感,具體顯現了東方的宗教能以更白話的方式進入西方人的生命世界中。汲喆老師的研究成果,充分地呈現了在「古今之變、東西交融」下,漢傳禪法的「現代主義色彩」,也形成了「當代佛教跨國傳播的一種獨特的典範」。

佛法與禪修看似走向「世俗化」、「現代化」、「全球在地化」等跨領域的研究趨勢,卻也讓佛教的研究不再局限於少數精通佛教經論、原典語文的專家學者,反而開拓了現代青年學者的眼界,並且知道可以依著個人的興趣與專業,找到另一種接觸、學習、深入佛教義理的全新路徑。這的確也是讓佛法的生命,在現代社會中可以不斷地有活水源頭、推陳出新的研究趨勢,以及新生代力量的加入。

自我期許:回到「宗教性」與「主體性」

最後,我想分享自己在二十年後,重新回到學術研究生活的一些心路歷程。

當我在著手整理聖嚴師父早期的禪修層次演變歷程時,常常會有種突然跨入另一個時空,感受著在那個年代,師父親自教導西方弟子禪法的場景。每當展讀早期的禪期文字,腦海中就浮現出壯年時期的師父,散發著充沛的體力與精力,兩眼炯炯有神直視每一位禪眾,隨時運用他們所能理解與體會的語言與方法,將漢傳的禪法、正信的佛教,循序漸進地、次第化地予以解說與教導。

更可以感受到在禪期間,言語互動、棒喝打罵之中,師父讓東西方弟子能層層進入禪的修行與體驗,以及身心獲得很深的受用與轉化。那是一種非常活潑、非常當下的應機施設,如「活水源頭」般的將漢傳禪法「普及化」與「生活化」,非常「實境」呈現的「現代化」過程,但也是無以言喻,唯有親歷其境者可以感知,師徒間以心印心、轉化生命層次的經驗。這也是我面對這類文獻資料,想運用學術語言呈現時,常常滯筆不前、呆望桌機的時刻,也是我不得不面對的學術與修道之間的困境。而這樣的困境,也宛如流水般不斷地出現、變化與流動,從來不曾停止過。

其中最大的困境,就如同回應人一再提醒的:避免落入將創教主「神聖化」、「聖格化」、處處展現「神跡」的框架之中。然而,我也常在思考:學術研究者是否也會為了跳脫框架,而漸漸失去了研究「聖嚴思想」的「宗教性」與「主體性」?所有跨領域研究的過程,必然面對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相互交織的過程中,孰重孰輕、主角與配角的抉擇,以及在最後的研究論述中,如何做到「相對客觀」的學術境域?

聖嚴師父曾說過,研究他這個人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領域來切入,但也非常明白地表示:「聖嚴法師的存在,就是因為不專注於佛教的某一特定領域。」即「是融攝一切,又超越一切界限的『宗教思想家』」。身為師父的弟子與研究師父思想者,我一直期許自己能在現代學術研究主流文化中、在跨領域的不同視框中,能時時回到漢傳禪佛教「宗教性」與「主體性」的內涵下,同時能提出可供諸方學者參考的文本時空脈絡、宗教家的思維與自內證經驗等研究成果。以上,就教諸方。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