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76期:超越愛別離苦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76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分享篇】彭玉燕︰勇敢承擔,不再受苦

↑TOP
擁有客家人「硬頸」精神的彭玉燕,
人生幾乎沒有風平浪靜,別離一波接一波,
喪子、放棄成功、罹癌、失婚……
她始終相信愛的力量,足以克服逆境,
讓她向陽而走,也打造了「愛的肯納園」。

■ 邱惠敏

彭玉燕的人生幾乎由一連串不得不的「告別」串成:二十歲結婚離開原生家庭,二十四歲赴巴西、三十歲失去第二個孩子、四十三歲放棄事業與罹癌、五十歲放手婚姻……

離家遠赴巴西打拚

「『嫁出去,有事別回家哭。』這是我結婚時,父親給我的『狠話』。」彭玉燕說,當時二十歲的她執意結婚,父親勸不動,就拋給她這句話,從此她知道「以後只能靠自己」。因為身為長女的她一向受父母器重,但因為婚事而讓她與父親疏離。不過當時嚮往愛情的她,也可能身為孩子對於「離家」的「苦受」不若父母深,還無法了解父親的苦心。

1970年代,因臺灣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效應,臺灣掀起一波移民潮,長輩聽說巴西比較容易生活,年輕的彭玉燕夫妻受命移民巴西打前鋒,也將大兒子暫留臺灣。

看著同飛機來巴西的人,大多失敗返臺,夫妻倆不想讓人看笑話,不懂葡萄牙文的彭玉燕,先在餐廳打工,後來為了多賺一點錢,自己帶著衣服挨戶推銷,「因為巴西是只講葡萄牙文的國家,剛開始只能死背,異國打拚的日子不好過,但還年輕也不覺得苦。」 後來彭玉燕和先生決定離開聖保羅去尋找機會,也遇到改變命運的貴人「史先生」。

當彭玉燕與先生開車來到離聖保羅1800公里的米斯納吉拉斯州小鎮,竟然在一處公園偶遇來自越南的粵裔移民史先生,也許是同樣來自東亞,史先生熱情招待他們,還邀他們到以產亞歷山大變色石為主的小鎮發展,而彭玉燕也大膽接受了建議。在史先生的協助下,她經營起委託行,也跟著投資開礦。「開礦就像賭博,過程一直投入資金,但誰也不知能否挖到礦。」至少,彭玉燕在異國不用再為生計奔波。

撕裂心肺的喪子之痛

可是,命運再次跟彭玉燕開了玩笑。一般人只知她有個「自閉症」兒子吉爾,其實她有三個兒子。她到巴西第二年生了二兒子,一出生發現罹患先天心臟病,五歲回臺就醫時,醫師建議手術,預估成功率百分之九十,但他卻是那百分之十。「當時我一直喚兒子名字,要他跟我回巴西,兒子的七孔竟流血……」彭玉燕憶起這段往事,眼眶含淚,「我第一次感到『分離』,是那麼痛徹心扉。」辦完兒子的後事,彭玉燕還是得返回巴西,開創事業的忙碌讓她將喪子之痛埋在心底。

幾年後,當第三個兒子「吉爾」出生時,彭玉燕十分開心,她覺得這是二兒子想要滿她的願(把兒子生回來)。有了二兒子的前車之鑑,「吉爾一出生,我馬上為他做一串檢查,得知他是健康寶寶時,真是無法言喻的欣喜。」可是隨著時間過去,五歲的吉爾還不會講話,她意識到了「不對勁」……

之後,如同媒體報導的「吉爾媽」彭玉燕,大家熟悉的情節,她帶著吉爾在巴西、臺灣兩地跑,兩年間她將巴西特教老師帶到臺灣學習早期療育,在巴西找最好的精神科醫師治療吉爾。1995年,當吉爾七歲時,她決定回臺定居,之後到花蓮建立肯納家園,又成立基金會。

用愛克服化療、離婚之苦

「我離成功已經很近了,我投資的礦坑挖到礦了、珠寶生意也不錯,回臺等於放棄財富!」但身為一個母親,她知道如果留在巴西,吉爾一輩子就這樣了,最終對孩子的愛勝過對事業的心。

回臺在發展事業與照顧吉爾間奔波,她感到身體的異狀,經檢查竟然是乳癌,老天爺特別愛跟她開玩笑。她果斷決定開刀,「沒想到我開完刀,隔天醫師就要我出院,他說我這是外傷不要緊。」她很感恩醫師的「好意」,出院的確讓她不會胡思亂想自己是「病重且快死了」。

不過,手術後的化療才是彭玉燕的關卡,當時化療需打九劑,但副作用大到她打了六劑就想放棄,「後來是母親鼓勵我都已經剩下三劑,咬牙也要撐下去,知道我會掉頭髮,直接幫我剃了光頭。」如今二十七個年頭過去,她感恩上天留給她時間做更多事。

在彭玉燕為照顧下一代與為自己的生命拚搏時,遠在巴西的先生提出離婚,雖然明知應該放手,「我不是怕離婚被貼標籤,也不是不能獨自照顧吉爾,而是不甘心……」她因此心理諮商了一年,宣洩著自己的忿忿不平、委屈、不滿,「事後我看了諮商紀錄,才發現自己怎麼如此負面,但我也發現自己不甘心的癥結竟是『我那麼好,他怎麼可以不要我』。」她明白癥結後,豁然開朗,不再因婚變而否定自己。

結合更多愛打造肯納園

當初彭玉燕罹癌,她唯一掛心的是吉爾,「等我死了,吉爾怎麼辦?」她尋訪各地安養院,發現沒有機構適合吉爾,也無法認同安養院動輒用藥物控制的作法,尤其聽到一位曾被媒體報導過的自閉症畫家悲慘遭遇,他住進精神療養院後,整個人陷入沉默,幾年後過世,且死因不明。

「如果身為母親的我都不愛吉爾,那又怎麼能要求別人愛他。」1998年,彭玉燕跟其他三個自閉症者家庭,決定一起到花蓮壽豐興建一個自閉兒可終老的雙老家園「肯納園」。但花蓮肯納的莊園之夢終究沒有成功,家長組成的肯納園開始面對現實與專業的問題,例如農地使用限制,或是花蓮不易援引充足的資源等。

可是為了讓家園永續,彭玉燕成立「肯納自閉症基金會」,把基地轉移到臺北,把關心擴及所有成人自閉症者,這幾年來在雙北拓展為六間服務自閉症,以及少數其他心智障礙青年的小型作業所。

如今,吉爾已是四十歲的中年,彭玉燕不得不思考自己與吉爾老去的事實。她曾嘗試整修楊梅老家,讓吉爾與熟悉的親戚同住一棟,但吉爾仍像個局外人。她再度領悟到吉爾不可能在正常人的世界裡過正常生活,反而和「肯納族同儕」在一起時卻很自在、有安全感,他們可以一起唱KTV,盡情歡樂,即便沒有人能完整唱完一首歌。「我們一直教他們『社會化』,過跟我們一樣的生活,但我們卻不走入他們的世界。」

於是,彭玉燕與一群有同樣理念的家長,在桃園龍潭打造「肯納社福園區 」,融合在雙北社區服務的學習,除了親子住宅外,還規畫了「社福大樓」,還有咖啡店、餐廳、社會企業進駐,並規畫了高齡養護中心,當父母已老到無法行動需要人照顧便住進來,孩子仍可天天陪伴探望,這是一個更靠近理想的雙老家園,這群家長與孩子在此共居共老。

彭玉燕雖不是佛教徒,但她深刻體悟「愛的執著」令人受苦,「我堅信唯有愛能超越苦,『感恩』讓我記得別人的好,也讓我遇到貴人。」她因生病父親的一封家書,了解為人父母的苦楚;她因為念情,不計過往照顧回臺前夫的生活;因為愛吉爾,她愛上了更多肯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