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76期:超越愛別離苦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76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觀念篇】提起「四它」,雖痛但不苦

↑TOP
我們無法改變因緣來去,
因為,無常本是世間實相,
當因緣已然離散,如何「讓對方好,自己也好」,
接受所愛別離,轉苦受為創造良善,好好往前走。

■ 釋常格

人與人相聚,必定終有別離,世間充滿變化,因緣不停地流轉、改變,再流轉、再改變。佛教雖然講離欲,但並非要人變得無情。因為,人本是有情眾生,有感情是再正常不過的天性。

轉別離苦為布施心

聖嚴師父曾分享自己還是小沙彌時,他的母親到山上探望,離去時因為不能跟著母親走,他也感到不捨與難過;當時年少的師父轉念一想,將這份難過的情緒轉化為「用母親給的這期生命去奉獻給世界」作為回報;又曾有一位電台記者訪問師父,他提到師父在傳記裡寫著,當師父回到俗家面對父母的墓碑時,流下了淚,他問師父說:「您是聖僧,怎麼也會流淚呢?」師父回答:「我是凡夫,不是聖僧。父母就是父母,回去看到他們的墓碑時,對父母的感情,一時間都湧現在腦海裡。無法報答父母恩,我怎麼能不流淚呢?」師父的書中,多處可見這樣的描述,這讓我看見情感的連結所衍生的情緒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沒有人能說斷就斷,接納自身的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是我們能選擇轉化,使之不與「苦」糾纏綿延且緊緊相依。

對我而言,雖然出家至今已十幾年,但面對家人的老病、煩惱,仍有諸多不捨。記得有一年正月初一,母親來寺院看我,滿臉病容、頭髮眉毛也白了,一問之下,母親邊哭邊訴說著年前突然一陣頭暈,整個世界天旋地轉,但因家中尚有幼小的孫子,父親需要照顧孫子,只好選擇自己搭計程車去急診。聽完後,我內心滿是憂傷,覺得母親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卻只能自行就醫,而我出家後不能時時在母親身邊,更感不捨。

雖然告訴自己,要用母親給予的色身,來做最大的布施;但這段經歷,卻也再次體悟到佛法所說的人與人之間,有三個「所愛境」是眾生很難割捨的,第一個是親情、第二個是愛情、第三個則是友情。

親情、愛情、友情,滋養了我們的生命,但當父母骨肉、夫妻眷屬、親密朋友面臨生離或死別,卻又經常是使人斷腸的苦事。

用智慧面對悲歡離合

當人面對「所愛境」變化、消散時,就會陷入痛苦,這是苦的事實。但萬物不斷地無常改變,這樣的世間規則,不論佛說與不說,它都是如此而行的。既然如此,是否表示我們終將無法離苦呢?!其實不然。

雖然常聽人說佛言「無常故苦」,這是因世間一切事物皆是無常,時刻生生滅滅,轉眼而逝,例如青春、健康、財富、快樂等無一不是,人生中雖有歡愉喜樂,卻不保永久,一經變化,苦痛就來。佛學中的「苦」字,是從梵文दुःख(duḥkha)或巴利文dukkha翻譯過來的,dukkha除了指精神或身體上的苦楚之外,還包含「有缺陷」、「不永久」、「不圓滿」等意思。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本就無法改變「無常」的定律,但「離苦」的關鍵就在於如何面對了!當我們學著用「智慧」和「慈悲」來回應人生的種種境界時,離苦的因緣就會開始轉動。

曾讀過一篇報導,一位學佛的教授太太,某日接到一通來電,告知她的先生在醫院病危了。當天,先生只是出門買早餐,卻被一位素不相識的更生人打傷,這位加害者因出獄後四處碰壁,在酒醉後隨機打人洩憤。她趕去醫院的路上一路默默念佛,迴向祝福先生,到醫院見到已往生的先生時,她蹲靠在他的耳旁,輕聲地說:「爸爸,我們原諒他。若是前世欠下的孽債,還了,當下解脫;如果沒有欠,那他就是示現菩薩,用死亡喚醒社會大眾要對更生人伸出援手。」對她而言,不可能心中不苦不怨,但在她的信仰中,他不希望先生帶著怨恨離去,只願他無牽無掛的前往下一個生命旅途。

驗屍當天,警方借提加害人到現場做筆錄,加害人不停地說︰「我不知道……」這位教授太太不怨恨他,她說︰「我要如何仇恨一個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的人呢?」教授的學生哭著打電話給師母問:「師母,你怎麼能原諒他?我到現在還是好恨。」她卻說:「他也是可憐,他的養父養母早死,養姊也不肯再收留他,我們要怎麼怨恨他?」

當電視新聞播出她選擇原諒的新聞後,一位菩薩打電話給她,原來在四十幾年前他的父親也是被人打死,他的母親滿心仇恨。在電視上看到她選擇原諒後,他反問八十幾歲的老母親:「當年我們非得要一個公道不可,得到了什麼?除了將對方關起來,我們沒有時間療傷,全家人都得靠精神科醫師開藥才能過日子。如果我們當年選擇原諒,是不是會不一樣?」

讀到這個故事的震撼,我從未忘記,人生有許多憾事雖痛但可以不苦。這位教授太太在告別式上,寫了一段話:「遠去的親人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箏,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風箏就會一直掙扎;祝福它,放下它,就讓風箏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

我想這便是「眾生可以離苦」的慈悲示現。

敞開「四它」的傘

佛法的無常觀其實是非常光明與積極的,就算遭遇多麼艱難、痛苦的事,因為無常,所以當我們添加慈悲與智慧的因緣,便能向善而行。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何「面對」當下的因緣,「接受」所有的情緒,好好陪伴自己,適時疏導自己的情緒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唯有好好地陪伴自己度過一些苦痛的情緒,方有可能添加「善」的行為去「處理」,更有機會將悲傷失落的痛苦,轉化為「放下和祝福」。

愛別離確實很酸澀難熬,但若能善用聖嚴法師所說的「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當內心下起難以止息的苦痛之雨,就把「四它」之傘撐開吧。相聚之時,珍惜彼此的陪伴;死別之際,溫柔地放手與祝福。(陳亭君採訪整理)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