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73期:經典中的福慧寶藏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73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書香人生】踏上尋牛之旅——《牛的印跡》讀後感(上)

↑TOP
《牛的印跡》是聖嚴法師禪學思想與教法之精華,於2001年在美國牛津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介紹漢傳禪法最完整且具層次的著作。

此書由聖嚴法師最早的美國弟子之一——史蒂文生教授(Dan Stevenson),以西方人的角度,根據法師的禪修開示,整編出系統性的教學架構,呈顯了禪法西傳時,融攝、轉化的重要過程。

本書在出版20年後,由法鼓文化以「全新中文修訂版」出版,本刊特別邀請法鼓山禪堂板首果興法師,從熏聞聖嚴法師二十餘年的禪修中,研究法師的禪學思想、法脈傳承、禪修教法等經驗,並在僧伽大學、法鼓文理學院講授漢傳禪法的資歷,分享本書出版的意義和全書精要獨到之處。

■ 釋果興 (法鼓山禪堂板首)

這是過去我親耳聽到的,聖嚴師父曾於禪堂開示如何精進禪修,對僧眾來說要獲取開悟知見,最重要的是早期的三本書:《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禪門修證指要》、《禪門驪珠集》,當時就有僧眾問:「《牛的印跡》算不算?」聖嚴師父說:「也可以吧!」

寫出體驗生命的印跡

因為我在法鼓山僧伽大學教禪學,十多年來,我一直想《牛的印跡》與前三本書的特質差異?結論是《牛的印跡》比較系統化、簡單直白,而早期的《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引用經論較多,同學們也不易讀懂後兩本書裡文言文的祖師禪機。就在2022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的活動前,果賢法師很快樂地聯絡我,告訴我《牛的印跡》歷經二十年,終於由法鼓文化取得中文版權,並即將出版,同時邀請我寫一篇心得,來分享這個喜悅。

真是巧合,由於我在2022年8月初動完第三次的腦瘤手術,切掉不少語言神經,還是在病假中調養復健,試著重建腦部的語言神經迴路,因為半邊嘴癱,話講不清,話一出口就變成「啊~啞~吽~」,所以講話時能讓不少人產生疑情。本來我打算窩居調養,用默讀看經當作修行,但當臨時接到這個任務時,還不知是否能像擠牙膏一樣地寫出來,雖然文章是慢慢寫,終究也寫出體驗生命的印跡,倒是可藉由這個無常的因緣,押著這頭吃草的閒牛,做做腦筋急轉彎的運動。

其實,我也在看著當下的世界,過去三年全球在新冠肺炎的疫情中,很多人會認為疫情終究會過去,生活會回復到往昔一樣的正常。但是有染疫的人宅在家時,並沒有快樂的享受這個「病假」,倒像是被關在牢籠裡慢慢退化的人類;又有人發現了都市裡的野鳥變多,一早就在窗外吱吱喳喳,感受到這個世界被野獸重新奪回。我自己沒有染疫,而是在手術後的病假中優遊獨居,也不認為能回到過去的健康,或是有體力參加精進禪修,但相信永恆的禪法與無常,一直都在我身邊,這就是我最初的心得。

有系統的禪學修行書

先說個笑話,這本書的共同作者美國堪薩斯大學丹.史蒂文生教授(Dan Stevenson),於2012年參加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配合「聖嚴法師與當代漢傳佛教的回顧與前瞻」之主題,在率先登場的信眾論壇中發表他的心得,我雖完全不記得史蒂文生教授說了什麼,卻有一位學員請教他的一個問題讓我一生難忘。學員問:「為什麼《牛的印跡》第一部分的第一章就直接談到『禪與空』?」結果教授說:「我也不知道!」瞬間眾人哄堂大笑,接著教授說:「是聖嚴法師這樣要求的。」

從此我對聖嚴師父的禪、教、漸、頓思想就完全改觀了,因為第二部分要談漸法,第三部分是談頓法,而這本書中次第教導的禪法會對立嗎?

難得的是,如果我們在現代漢傳禪佛教中,要找出有系統的禪學修行書籍,牛津大學在2001年出版的《牛的印跡》,正代表這項重要突破,在此書〈序〉中強調,這本書是整合聖嚴師父獨具特色的禪法,沿用《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內容所展示出的修行架構,加上超過二十年來的教學心得,提供一個系統性的導論。

因為這個時代多數人認為漢傳禪法沒落了,只有回到過去盛唐,才是禪學的黃金時期;而此書一開頭以「刻舟尋劍」來譬喻禪法的蹤跡,說明漢傳禪法一直保持佛陀的心法,而能隨著時代不斷地融合創新,結果在牛津大學出版《牛的印跡》之後,漢傳禪佛教所指出「禪教一致」觀點,已經成為大學裡經典的禪佛教修行教科書。

回到這本書的〈聖嚴法師簡介〉,描述聖嚴師父的禪法是生活在舊、新世紀交替中的產物,以師父幼時生於憂患的人生歷程為出發,經過在中國、臺灣、日本、美國的習禪空間中穿梭,最後由師父的教導整合成適合現代的禪法,還一併解決了這個時代的迷思,讓學習禪法的人能看到禪的歷史發展,與當地適切的修行風氣。即使配合不同文化、不同思惟模式、不同生活背景,都能運用禪法開發人的心靈、智慧,並由同體的慈悲奉獻給社會,帶來在地化的祥和安樂。

此書三部曲綱要介紹

接著,簡介此書三部曲的綱要,描述我個人的讀後心得。

首先,在第一部分不變的原則有二項,第一章禪與「空」,說明禪是古典智慧的永恆傳承。前面提到丹.史蒂文生教授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聖嚴師父要求第一章直接談「禪與『空』」,其實,史蒂文生教授明知道理是這樣,而後才發覺這是聖嚴師父的機用,所以要放在前面,因為「禪」就是「空」,只是「禪」是用修行獲得的體驗,來印證智慧的狀態,而「空」是用文字來述說智慧的道理,所以大乘在有關「佛性」和「第一義空」的見解主張,表示「煩惱」從一開始就是與「開悟」不二。譬如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要說理入,必先從真「信」佛性得;不信,只能慢慢禪修,到最後才會相信「空」。

第二章說明調攝身心的原則,是直指個人修行的現成著力基礎,並說明打坐到底是怎麼回事。本來初見目錄時,我還在想:「空的智慧跟打坐怎會有直接關係呢?」但認真回想,會發現原來我們真的不相信!因為修行時,心靈狀態有七種層次,一直是我們禪修的重重關卡,這些關卡又跟身、息、心的變化有關,但是聖嚴師父只要在指導精進禪七,小參時絕對會斬釘截鐵地說:「昏沉、散亂、腿痛都不是問題。」可惜,我們就不願意信,只願信身心的「煩惱」。

所以我很欣賞此書對調身有詳細說明,例如雙盤坐的優越處在於可以讓骨盆與脊椎骨兩者「不費力氣」就成一直線,使得上身的重量可由臀部和雙膝平均分攤,坐得好,會進入身輕心安……大家真的要相信!

第二部分談傳統的漸法,包括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第三章戒學,五戒最初是讓個人脫離混濁的身分,一直到誓願成佛的菩薩戒;乍看之下,持戒是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與身心習慣,但是持戒的修行能關起輪迴之門,並打開解脫智慧之窗。而且持守戒條就像防護野獸蠢動的柵欄,就看我們的欲望、情緒要鬧到什麼程度,建議冷處理吧。

說到修持菩薩戒,因為此書直接說持菩薩戒是為了成佛,只要培養出四種能力:方向感、奠立堅定的信仰與願景、發無上菩提心,以及鍛鍊對空性的洞見,就能相信自己終能自度度人,進而走上成佛之道,所以我勸大家不要去想持菩薩戒有關「吃的問題」(吃素、持午……),這不是重點,聖嚴師父強調「首重發菩提心」。(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