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60期:慈悲喜捨 莊嚴心地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6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會通篇】四無量心之實踐與默照禪

↑TOP
對大乘行者而言,
修習四無量心可直接聯繫上菩薩道的核心——慈悲,
有不同於其他禪定法門的作用與價值。
漢傳默照禪也是大乘法門,
慈悲是修行默照的基礎;又以默照禪法來涵養菩薩慈悲心行,
這對漢傳禪佛教具有重大的意義。

■ 釋果暉(法鼓山方丈和尚)

大乘佛法首重利他的慈悲行,默照禪也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修行有密切關係,修四無量心即使未與無漏慧相應,也可達成默照禪第三階段「內外無限」的統一心;與無漏慧相應的話,即相應於默照之悟境——無心。默照禪淵源於唐代曹洞宗,而由宋之宏智正覺所創,然宋以後即告衰微,傳到日本稱為「只管打坐」。聖嚴法師畢生弘揚漢傳禪佛教,對默照禪法之復興著力甚深,法師在《聖嚴法師教默照禪》與《兩千年行腳》中提到默照(silent illumination)的基本態度與發心時說:

修習默照禪必須遵守的基本態度有三,那就是:發大悲心,放捨諸相,休息萬事。

默照禪也要發四種大心:大信心、大願心、大悲心、大精進心。

向外擴大心量,至大無外、無量

默照的方法非常簡單,幾乎是不講方法,故又稱之為「無法之法」。在《兩千年行腳》中,法師又提出:「默照禪的四個層次是:1.觀全身,2.觀全境,3.觀內外無限,4.絕觀默照。」而通常修慈悲觀則分為觀1.親愛、2.中人和3.怨家三階段。修默照與四無量的慈悲觀有非常類似之處,兩者都要求將心量向外擴大,這與傳統的修定方法——將心向內聚焦——有所不同。

默照的根本方法即一「捨」字,從基本態度的「發大悲心」到方法上的「放捨諸相」也可看到它與四無量心的「慈」、「悲」、「喜」、「捨」有相互呼應的地方,如法師說:

發起大悲心的目的,在於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及體驗到各人的本地風光。為了達到修行的目標,就得從放捨諸相下手,雖然尚未見到本來面目,尚未體驗到本地風光,但是要練習著朝這個方向努力。放捨諸相即是「默」,努力於放捨諸相的練習即是「照」──這就是默照禪法的入門方便。(《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四無量心的最高階段是「捨」,但只是「捨」的話,很可能僅止於世間定,比如色界的第四禪又叫作「捨念清淨定」。而默照的「放捨諸相」則是定慧等持,定慧不二。在《聖嚴法師教默照禪》中,「放捨諸相」共出現二十三筆,有時會與「休息萬事」並用。法師在多處以《金剛經》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來加以說明。

又從默照方法上的觀全身、全境、內外無限而言,心一層一層地往外擴大,這與與四無量心是完全相應的。又,無論南北傳都共同以修三三昧——空、無願、無相或空、無相、無願——而得證悟、解脫,這三三昧與《壇經》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應有相當密切的關係。

默照禪與四念住

大乘經論特別重視慈悲觀,在《菩薩地持經》、《瑜伽師地論》與《大智度論》中都有詳細討論,大乘慈悲觀又分為眾生緣慈、法緣慈與無緣大慈三種。眾生緣慈的基本觀法則有:自他互易觀與怨親平等觀,也就是觀想自他為一體是慈悲觀最根本的修法。事實上,慈悲、平等、一體都來自佛法的緣起觀。四念住的修法中也有觀自他一體的過程,如《俱舍論》所示:「又念住別名隨所緣,緣自、他、俱,相續異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種。」

四念住的「自、他、俱」三相觀法都可應用到默照禪與四無量心的修法上。也就是在修四念住的過程中,需要觀三相:自相、他相及俱相,自相就是自己,他相包括自己以外的有情與環境,俱相就是觀自他為一體。聖嚴法師在《牛的印跡》中對「默照禪」有敘述:

因為當心沉澱並靜止下來時,分別思想就會消失,而隨著分別思想的消失,過去∕現在∕未來、內∕外、彼∕此、人∕我這些分別也會消失……默照狀態的明覺不受任何事物的限制,因為其中並無自我或任何可以分開心與環境的成分……沒有一個細節被排除,沒有一個物體被遮蔽。心對世界的映照是那麼地徹底,以致於兩者已交融為不可分的一體。

上面提到修默照有觀全身、觀全境、觀內外無限以及絕觀默照四個層次,這與修四念住的觀身、受、心、法也幾乎是相對應的。但默照更簡單,通常默照有四句話:「放捨諸相、休息萬事、身心一如、動靜無間」;或是兩句話:「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常人對身心存在的感知都離不開對身體的感觸、感覺以及心裡的感受,進而反觀到心念的變化、生滅,這都離不開「事、相、緣」。這些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對自我身心狀況的感知或覺察,乃至與人事物互動的境界無非都是各別、局部的「事、相、緣」,有的需要應對處理;有的不需要去處理。默照的方法很容易,隨時回到整體的身、境、心,這就很容易跟默照的前三個層次相應,最後將這整體的統一心也放下時,就是絕觀默照了。

默照不但與四無量心,甚至與傳統的四念住有著不少共通的修行觀點,特別在自他「一體」觀以及「心量」的擴大上,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可以說,漢傳默照禪法除了與《金剛經》、《壇經》等關係密切之外,其修行方法亦可直接聯繫上早期佛教的「四無量心」、「止觀」乃至「不依禪/真實禪」的禪法。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