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40期:禪居 打造心靈空間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4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人生Café】是非曲直總是禪

↑TOP
2019年抗爭頻傳,社會不安,
繼程法師以佛陀教導的四正勤,
讓我們清楚明白善惡是非,
了了分明並堅定善的立場,
學習看山還是山的如如不動層次。

Café主人:繼程法師(馬來西亞普照寺住持)文字整理:邱惠敏

去年(2019)10月,我受邀至香港辦講座,一波多折,因為講座的地點是「高危區」,學生顧及我的安全,希望我取消香港行程,但最後我仍決定成行。

香港行程的第一個活動是展覽會,在會上我告訴大家:「愈是動亂的時候,愈需要一顆安定的心。」實際上,禪法中的默照,默是如如不動,照是了了分明。假如我取消香港行程,可以如如不動,但更重要的是要了了分明,清楚究竟的狀態;但是了了分明時,在過程、是非裡,還能如如不動,實在是太難了。

看山不知山,是非不分

我曾比喻修行的層次,一開始是看山是山;修行到一定程度時,看山不是山;更高的層次是看山還是山。在三個層次之外,我又加了一個「看山不知山」的層次,不是往上提昇,而是後退。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在「看山不是山」時,如如不動,落入「看山不知山」;這個「不知」其實並不「了了分明」的,也就是「是非不分」。很多人停在這個層次,以為如如不動,實則逃避是非分明的層次。

佛法的第一正見是善惡分明,在看山是山的層次,因為這世間有是非。善惡或好壞,以及所有現象在世間都是相對的概念,所以六祖惠能咐囑弟子有三十六種相對性概念,稱為三十六對法。

對於相對的兩邊,孰是孰非?我們不完全分得清楚,因為判定是非時,都有標準、價值判斷。比如人殺了一隻動物,可能是因為不喜歡牠,這就是我們的立場或判斷;如果一隻動物殺死了另一隻動物,這隻動物是為了生存。換句話說,我們殺一隻動物是因為不喜歡牠,但也可能是為了吃牠,但是人是有選擇的,和動物不同--人可以選擇不吃,但是動物殺死另一隻動物是沒有選擇的,不能用是非來判定牠。

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殺死另一種動物時,是出於本能,但人卻往往替牠們下判斷。例如我們看到一些動物視頻,攝影師到野外記錄獅子,當牠在尋找獵物時,剛好看到一群牛或羊,就開始追逐牠們,小水牛很容易就被獵捕,這過程一定是弱肉強食。我們看到這些鏡頭時,心裡會產生很多感受與反應,想到小動物被捕有所不忍,可能會責怪記錄者怎麼不去救小水牛,但那些攝影者不會干涉,只是拍下鏡頭,因為這是動物界食物鏈組成的環節。

有人覺得那隻小水牛太可憐了,要救活牠,但獅子怎麼辦?我們必須了解生物鏈環環相扣,不能夠為了救一隻,而去危害到另一隻的生存,不應該從人的角度為牠們下價值判斷。

1979年時,我看到一則臺灣漫畫,內容是人坐著車子進去看野生動物,園中的野生動物很逍遙自在,然後幾隻獅子說:「你看他們又把人送進來給我們看。」那獅子說的「不是送進來給我們吃,而是送進來給我們看」,我覺得畫的人太幽默了,他是講獅子話,不是講人話。

善惡原則,世俗有別

去年(2019)在香港出現秩序上的失控,令我想到佛教很重要的修行--正勤,也就是正精進,在六波羅蜜為精進波羅蜜,在八正道稱正精進,在七覺支則有精進覺支,五根五力是精進根、精進力。《三十七道品》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全都包含精進。

我重排四正勤的次序為:「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惡,令滅除;未生惡,令不生。」從佛法的角度,善惡分別是有原則的,標準也有不一樣的層次。比如我們殺一隻動物是殺生,是佛法在家五戒的第一條,在出家戒律也是屬四條重戒--殺、盜、淫、妄,不過,依佛教的標準,不殺生不只是不殺人。「生」指的是生命,只要有生命、具意識功能的動物,佛法稱為「有情」,必須盡量不要傷害牠們,因為從佛教的業報觀,殺就是一種業。

佛法的戒律除了行為的防護以外,我們還可以做得更深廣。比如說不殺生,佛教更重視的是護生。此外,吃素也是盡一分護生的責任,因為少吃肉就少殺生。依照佛教的標準,我們要做到完全不傷害,甚至保護牠們,因為所有的生命都會有內在的恐懼,這個苦本來就是眾生顯現出來的現象。

我們本身不想被傷害,為何要去傷害別人?儒家也告訴我們要將心比心,佛陀更直接點出有情生死輪迴是非常苦的事,為什麼還要製造更多輪迴的動力?殺生即是一種增加輪迴動力的行為。因為傷害別人時,果報會回到自身,當然不是今日你殺了人,那個人會回來殺你。你造的這個業,它會在業緣具足時顯現為一種果報,跟你在傷害眾生時,眾生所產生的恐懼有很多相似之處。換句話說,你造作業產生的負面情況,會招感負面的果報。

不管你造什麼業,果報一定回到自己身上,在因緣循環運作的過程,當某一種因和緣具足時,就現行為果報。現在顯現的都是果報,這個果報有些是大家共同招感的,就是共同的業報。如果細分的話,會發現每個人的業報不盡相同,都有自己的業報。比如大家聽同一場演講,但有人覺得開了竅,有人卻因為覺得學佛太痛苦,發誓不要學佛了。每個人聽完演講會有不同的反應,得到不同的訊息,所以在共業裡還是有個別的業。

在佛法弘揚的過程,常常提醒自己,多講一些大家應該聽的話,而不是大家喜歡聽的話。講你喜歡聽的話,是順你的欲望,很多新興宗教,尤其是附佛外道,都是講信徒喜歡聽的話,所以信徒特別多。身為一個弘法者,是講大家應該聽的話,對方不一定喜歡聽,但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佛陀的提醒,四正勤的教導

佛陀用四正勤來提醒、教導世人,尤其對已生惡與未生惡的提示非常重要。「未生惡,令不生」,還沒有生起來的惡,不讓它生起。例如爭執的雙方,都習慣將責任推給對方,當對方出現暴力的行為時,你還沒用暴力回報時,是未生惡,要令不生,不因別人的惡行而造惡。

我們以為未生惡是不要讓煩惱生起,後來我發現未生惡會生起,常常是外在因緣所引發。常見一種情況是別人做錯事,我們卻非常生氣。對方做錯事,原本這個惡不屬於我們,但是別人做了就跟著生氣,生氣就是一種惡心,瞋心現前!即使對方牴觸到我們,不表示我們一定要用同樣的方式去抗爭、對付他,如果用這種方式就是掉進一報還一報的輪迴。人家翻滾,將你捉了一起翻滾,不要隨他們起舞,一定要非常堅定自己的立場。

很多時候,自己的心沒把持好,歸咎原因卻是把責任往外推。禪修時,我常常提醒同學不要找藉口,藉口就是缺口。有了缺口,好的就守不住了,所以我們對是非善惡一定要很分明,然後保持如如不動,就是「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生起」,為什麼別人做了那麼多好事,我們不隨喜?隨喜是要隨分隨力做,不只是口說,當我們有能力,應該和對方一起做。如果我們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四正勤,就知道本身的立場:已生善,要繼續讓它增長;已生惡,要讓它慢慢地減少,最後能夠滅除。

至於未生的善與惡,我們的立場一定要很清楚,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不要被捲進去。假如佛法告訴我們,這個行為是好的、應該做,但是沒有動力,看到別人做了,我們是可以學習。但是某一些行為會傷害別人,甚至會傷害自己,要把持自己的原則與立場,不要跟著掉進惡的漩渦。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由看山是山,再往上提昇為看山不是山。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4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