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40期:禪居 打造心靈空間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4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50 (28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以禪為居 讓心安住

↑TOP
修行人期望藉少欲到離欲,
開展自性覺知的通達開闊。
禪居空間阻絕了外境,
又以清淨簡寂安放一顆容易外緣的心。
防疫當前,當「距離」成為人人身心新體驗,
不妨從古今禪居者身上,
學習如何為自己打造一個心靈空間。

■ 楊雅穎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蔓延,人們盡可能地避免出入聚眾場所,大家戴上口罩,也與人保持一定距離。疫病在人與人之間,拉起紅色警戒線,卻也反映了人們面對危難時的深層心靈需求--總想為自己圈起一處安全空間,讓身心能夠暫得安頓。

禪居空間,修行好助緣

然而「世間無常,國土危脆」,若不靠恆常修行,實難保有從容與安定。修行需靠助緣,「空間」即是修行的重要「觸媒」之一。為什麼信眾喜歡前往寺院參拜、到禪堂裡打坐參禪?因為身在其中,六根的收攝,帶來身心的沉澱與安定。這也是清幽寺院讓許多生活忙碌的人,心嚮往之的原因??盼望自己的生活空間,也能有一方淨土!人們對「禪居」的喜愛,即是由此而來。

那麼何謂「禪居」?根據《祖庭事苑》記載,禪宗自菩提達摩到六祖惠能圓寂約兩百五十多年裡,禪僧們逐漸由散居漸漸形成群居,至唐朝百丈懷海禪師(西元780~820年)更進一步為僧眾的住所制訂完整嚴正規約,對於禪居空間亦明確指出:「堂布長床,為禪宴食息之具。高棋施架,置巾單瓶缽之器。屏佛殿,建法堂,明佛祖親自屬授。」一方長床,要睡臥、飲食、坐禪兼用,一個木架要共放梳洗用巾和食器罐瓶,僅設法堂,不另設佛殿。禪師立定的「禪居」,極至簡約。

如此清淨簡約的禪宗精神,飄洋過海流傳至日本京都,發展出禪美學,禪意化整為零地體現在建築、裝置,乃至日常生活之中,置身其中,心靈彷彿得到洗滌,得以自在呼吸。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家屋坪數有限,窗門外車水馬龍,加上生活的忙碌緊張,以禪居為自己打造一個心靈空間,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然而,一般人如何著手?

國內知名的禪建築設計行者林炳輝表示,「禪居」並無標準,一方「禪空間」只要具備「安靜獨處的功能」、維持「視覺感的平衡與簡約」,讓空氣保持流通,擺一盞茶,安一小盆綠栽,即便只是一個塌塌米大的空間,也能讓身置其中的人,舒心安靜。修行者還可以再掛上佛像畫軸或擺上一小尊佛像,另外放一蒲團方便打坐,此空間即能成為修行者的助緣;甚至也可以成為家人一起喝茶、互相分享生活點滴的小天地。

禪居實踐,修行好自在

林炳輝指出,空間的作用如同劇場,是心靈溝通的場域,觀眾進入劇場自然能夠感受到情節的力量,綜使在理性上清楚進行中的故事是虛幻的,也會覺得真實無比。他強調,空間帶來的影響力,如同修行中的「藉假修真」,具備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佛教學者吳汝鈞也曾在〈游戲三昧:禪的美學情調〉中,指出空間對於禪定修習過程的影響力,他表示,禪定「在整個修持過程,意志的絕對化是最重要的功課。在方法上,這功課需要在清淨和寂靜的環境中進行。」

若能讓家屋變禪居,或在家中打造一小方禪居,透過空間營造出寧靜自在,建構它的我們,也將被它建構出更安適自在的生命。

繼蔣勳之後,第二位臺東池上駐地畫家林銓居,將一處棄用的鐵工廠改造成住所,打破空間固有思維,格局採零隔間,讓空氣自由流通;大片窗戶,將屋外自然之景延攬入屋,開闊視覺感受。藉由這處全新的空間,開展清淨持戒、親近善知識,專心作畫的幸福生活。

長期處於高壓工作導致身心瀕臨崩潰、最後選擇返回山林簡居的出版人曾泉希,對於人與居所空間的關係尤有感觸,「身心應該處在更對的場域」。五年的時間,她親身驗證了這個想法,探訪住所周邊生長的植物、呼吸山林的空氣,在緩慢的生活空間裡,舒展自已原本緊縮的生命,在返璞歸真中,也找回身心的健康。

青年設計師張凱琦雖客居車水馬龍的市區,一幀黑白分明的佛陀像、展開的《金剛經》本、一串念珠、一株淡綠色桔梗花,這些物件的語彙為她搭架了一個亦修行亦生活的空間,成為她的心靈避風港,暫隔城市生活的的壓迫和緊張。

女性企業家張云綺是每日做定課的虔誠佛教徒,她與家人各持不同信仰,卻彼此和諧安好。她為家人打造一個溫暖開放的廚房,成為相互分享、無話不談的空間。此外,也擁有個人拜佛打坐的小空間,獨立的修行空間沒有障蔽她與親人間的情感,反讓她成為更具慈悲與智慧的妻子和母親。

禪心為本懷,天地可為家

聖嚴法師曾說:「平常生活即是禪的修行」、「禪宗是絕對積極、入世、化世的。它不僅是理論、也不僅是信仰,而是一種活潑、自在、踏實的生活。」

不論是歸隱山林生活,或是客居都市叢林,亦或身處家庭日常,禪境空間的意義,是出自內心對淨與靜的嚮往及渴求,以及對自身狀態的初步覺照。而居住空間的禪意,終究是在提醒我們,回來聆聽自己、看見自己,藉由沉澱,超越外境對自己的牽制與干擾,重新得到身心與世界的平衡。漸漸地,內在的慈悲心也會被啟動,眼前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或一個單調的轉彎處,都將透露無數可愛的訊息,在禪中開展出生命的喜悅與包容。

此刻,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讓我們深刻地體驗無常,並重新界定人類空間的維度,然而,我們的自性本心,終究是超越空間,開闊而無限的,當下,就從以禪為居開始,給自己一方淨土,或者一朵小花,看看它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什麼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