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81期:病得健康,病得安心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81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71 (9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法的療癒】你放不下什麼?

↑TOP
一場病,不管是新冠、急症或腫瘤,或多或少都可能引發我們去思考,往後的人生要怎麼過,還可能遭遇哪些關卡,包括死亡。但我們做好準備,直面生死了嗎?

《法的療癒》是佛教學者杜正民(1952~2016年)透過阿含經典,檢視自己從生病、治療、復發到面對死亡的經歷和體會。本期摘錄〈病中恐懼,洞見我執〉,邀您一起在病中看見自己還執著什麼,學習如何放下,讓自己在病中仍保有心的平穩與安定。

■ 杜正民(《法的療癒》作者)

我習慣一早起床做法鼓八式動禪,細細體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接著就用這樣的心情展開一天,同時也看看自己能維持多久。生病之後,我常在想,當病情加重或臨命終時,我的心還能不能維持這樣的平靜與安定呢?《雜阿含經》第1024經尊者阿濕波誓(Assaji)的故事,正好讓我檢視自己放不下的是什麼。

那是發生在舍衛城的事。當時阿濕波誓生了重病,住在東園鹿母講堂內,由尊者富隣尼(Punniya)負責照顧。一天,佛陀結束下午的禪坐後,來到鹿母講堂探視阿濕波誓。阿濕波誓遠遠看見世尊的身影,便準備起身迎接,佛陀見了便要他安住,別起身執禮。

從恐懼中了解自己

進屋坐定後,佛陀問起阿濕波誓的情況。問病過程,一如《雜阿含經》第103經所述,阿濕波誓的疼痛有增無減。聽完阿濕波誓的描述後,佛陀接著問:「汝莫變悔!」意思是「你感到懊悔不安嗎?」變悔,在巴利文有幾個意思,主要是指曾經做過不當的事,例如犯戒,或者該做的事沒有做得很好,因而感到遺憾。

對於這個問題,通常比丘的答案都是:「沒有,我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但阿濕波誓卻說:「有!我實有變悔!」這個答案出乎佛的意料,於是追問:「莫非你破戒了嗎?」一般而言,犯戒或道德上的缺失,會讓人心生慚愧、感到不安,尤其在重病或臨命終人身上更容易看到。但阿濕波誓搖搖頭說:「我沒有破戒。」

這話聽來有意思,既然沒有破戒,為什麼會覺得遺憾、懊悔呢?「世尊!還沒生病時,我經常禪坐,而且都能入三昧,感受到身心的輕安自在。如今卻很難進入三昧的狀態。莫非我的定力退失了嗎?」

這段對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醒:在慰訪、關懷的過程中,不急著給意見或想法,而是去傾聽,從病患的主訴中,或許可以聽出一點弦外之音,了解對方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有的人是放不下家人、有的人擔心往生之後,將投生何處?阿濕波誓在乎的,不是身體的病痛,而是退失定力。

斷除貪瞋癡才是關鍵

清楚問題的癥結之後,佛陀接著從色、受、想、行、識五蘊,引導阿濕波誓作觀:「阿濕波誓,汝見色即是我、異我、相在否?」

所謂「色是我」,就是將色當作我;「色異我」,是認為「色有別於我,但它是我所擁有的」;「色相在」,意思是指「我在色之中,或者色在我之中」,因此「五蘊是我、異我、相在」的組合,代表了二十種身見,是阿含經典中常見的主題,透過觀照五蘊非我、非我所、不相在來破除我執。

結果,阿濕波誓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可見他很清楚五蘊和合的我,是變幻無常的。佛陀不解:「阿濕波誓,你既然不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在,為什麼還會感到懊悔呢?」

阿濕波誓回答:「世尊!因為我不正思惟。」

正思惟(yoniso manasikāra)在此是指「如理思惟」,也就是提起正念,讓心與四聖諦、三法印相應,不起貪欲、瞋恚、害心等的活動。言下之意,阿濕波誓因為生病,雜念太多,無法如理思惟,所以才會產生定力退失與否的得失心。

佛陀接著教導阿濕波誓,那些以入定為修行核心的沙門、婆羅門,一旦無法入定,也不應執念於自己退失定力。學佛修行的人(聖弟子)不以五蘊為我、我所有、相在,更應該清楚覺知:貪欲、瞋恚、愚癡才是需要根除的對象,唯有當貪欲、瞋恚、愚癡連根拔起、完全斷除,才能真正達到心解脫、慧解脫。換句話說,入定固然有其修證上的意義,但不起貪瞋癡,才是究竟解脫的關鍵。

隨著佛陀的教示,阿濕波誓將心念放在覺知五蘊無我、貪瞋癡永盡無餘的解脫上——去除了我執、貪著,心得解脫,歡喜踊悅,身體的病痛也跟著消失了。看到阿濕波誓歡喜愉悅,佛也就起身離開了。

阿濕波誓的轉變,讓我體會到,臨命終人很需要一個善知識,法師或居士都好,幫助病人提起正念,看見自己內心的恐懼與執著,進一步對症下藥,讓心能夠維持平和、寧靜的狀態,這也是我對三昧的理解。

體驗生活中的三昧

三昧(Samādhi),一般翻譯為「止」或「定」,其實梵文的原意是「等持」,也就是維持心的平靜。

我認為不一定要把三昧當作很高深的狀態,也不見得要一次就達到非常深細的定,而是漸進式的,讓心維持平靜一段時間,接著又向上提昇一點,再維持一段時間,當你的工夫愈好,維持平靜的時間就會愈長。

我一直希望活在佛法裡,將佛法的無常、無我觀念帶入生活,佛法與生活不是斷然的二分法,在生活中就能體驗三昧,而不是只有在蒲團上。所以我很喜歡一早做八式動禪,做完之後,心念維持在一個喜悅的狀態,這個喜悅,不是感官的享受,而是心的平靜。每天提醒自己維持這樣的境界,對我來說就是三昧的練習。

讓心念維持穩定的狀態,至少不要有太大的波動,否則就會產生苦和集;如果能提起正念,就沒有苦和集了。苦是表面現象,集是現象背後的因,如果能清楚分析苦生起的原因,就能對症下藥,也會很清楚最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我們因為設限,一般人會落入常見與斷見,「常」是永生,「斷」變成沒有希望;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生命是無盡的,不能只看今天,也不能只看這一輩子,還要看到過去、現在、未來,而且到最後你會發現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如果可以建立生命是無限的人生觀,就不會限縮在一個時空裡,修行最重要的,是走到生命最終,心還能不能維持平靜。這不只是病人或臨命終人,而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
(摘自《法的療癒:佛陀教我的10堂生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