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生死不惑:40則生死自在指引
Life and Death Without Confusion: 40 Guidelines on Freedom in Life and Death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生死Follow Me

規格:平裝 / 12.8*19cm / 16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810011

ISBN:9789575989927

定價:NT$200

會員價:NT$17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如何面對死亡?

↑TOP
如何面對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嚴?

面對死亡的三種態度

以禪修者的立場來看,死亡可以分三個層次或三種態度:
1. 隨業生死──生和死,自己做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夢死。
2.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與死,活要好好地活,死要勇敢地死;活得快樂,死得乾脆。
3. 超越生死──雖然有生有死,但是對於已經解脫、超越生死、大悟徹底的人來講,生不以貪為生,死不以怕為死;生與死不僅僅相同,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能生則必須求生,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時能使自己提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因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萬種的責任,帶著一生的功德,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生死的現象,猶如日出與日沒。日沒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消失,其本身並不會消失;日出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懸於太虛空中。

人的肉體雖然有生與死的現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淨佛性,永遠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懼它;對我們的未來,應該充滿著希望。

當以喜悅的心,勇敢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於自己一生的行為,不論是善、是惡,都要感謝,因為那是歷練的經驗,應當無怨、無悔、無瞋、無傲。過去的已成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此時最為重要。

修行而隨願、隨念往生

往生時的心態,有六種因素,可以決定死亡後未來的前途:
1. 隨業──善業、惡業,哪一種較重,就到哪個地方去。
2. 隨重──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3. 隨習──未作大善、大惡,但有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時,便隨習氣的趣向而投生他處。
4. 隨緣──哪一種因緣先成熟,就到哪裡去。
5. 隨念──由臨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決定去處。
6. 隨願──臨命終者的心願是什麼,就決定死亡後到哪裡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隨念、隨願,如果變成了隨業、隨重、隨習、隨緣,那是非常可憐的。

臨命終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親友應當以虔誠安定的心,為他誦經、持咒、念佛菩薩聖號,或者在他旁邊禪修,以定力和信力,幫助他的神識免於茫然,免於昏亂,而能得到安定,迎向光明,這樣才不會使亡者下墮,而能超生。

死亡的尊嚴,原則是不能違背平安與寧靜,不是讓臨終的人痛苦地走,不論是在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對死亡的人有害無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嚴,切忌慌亂地用器械搶救,不可呼天搶地地哭喊。重要的是,讓他平安、寧靜、祥和、溫馨地離開人間。 ——選自《平安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