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72期:與地藏菩薩有約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72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35 (7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慈悲願力,守護眾生

↑TOP
地藏菩薩的孝親精神,在華人世界廣為流傳,
發願救度眾生,主動守護眾生
發揮「善安慰說者」的慈悲力量,貼近人間,
世間也多了許多地藏追隨者,一起發揚地藏精神。

■ 邱惠敏

在疫情瀰漫、國際戰端紛起的末法時代,許多人都會想到誓願到地獄救度的地藏菩薩,不管世界多麼黑暗,他遵守佛陀給他的囑咐——守護娑婆世界的眾生,使眾生離苦得樂。地藏菩薩給眾生無窮的希望與信心,而眾生透過地藏法門,尋得心靈歸依處。

為何人們對地藏菩薩與地藏法門深具信心?眾生與地藏菩薩又有什麼約定?

地藏菩薩與娑婆世界眾生有著不可思議的因緣,憐憫罪苦眾生,化千萬億身,不止於現在世,並於未來世界;不獨於人世間,也於他道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故《地藏經》第六品〈如來讚歎品〉中,佛陀讚歎地藏菩薩願力不可思議:「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

與地藏菩薩的「大孝」有約

相傳新羅(韓國)僧人金喬覺為地藏菩薩的化身,大陸安徽九華山為地藏菩薩的人間道場,這樣的傳說,令不少人深覺地藏菩薩更為貼近世間。東初老人認為地藏菩薩有別其他菩薩的一大特性就是主動、積極,雖然其他大菩薩如彌勒、觀音等化百千身形於六道度生,但其願力都有畢竟的時期,唯有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的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無有止境。

在《地藏經》中,彰顯了地藏菩薩重視孝道、陰間救度、因果循環的大願精神,成了中國社會中下階層救度的希望,加上與中元超薦習俗結合,可說是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幾乎無人不識地藏菩薩。印順長老在〈地藏菩薩之聖德及其法門〉一文中提到:「在我的故鄉,七月三十日,家家都燒地藏香,紀念地藏菩薩。一般學佛的人,每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或發心書寫流通,可謂家喻戶曉。」隨著地藏信仰的弘揚,也使地藏菩薩成為跨宗教的信仰對象。

自古至今,許多人與地藏菩薩相遇,大多被《地藏經》描述的婆羅門女、光目女的孝親精神所感動,經中屢屢說道為親人往生廣做布施或持誦此經,可超薦親人得脫三惡道苦。明末清初四大師的蕅益大師與地藏菩薩的相遇,即因父親往生,也因持誦《地藏經》的因緣,得知自己罪障深重,令大師萌生出家念頭。近代致力弘揚戒律的弘一法師事母至孝,也因聽靜權法師講《地藏經》,當場想起亡母而涕泣不止。

縱使物換星移,地藏菩薩的報恩精神與願力,對當代人依舊受用無窮。臺北市立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系副教授曾玉華為往生的父親誦了七百部《地藏經》;而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所教授張育嘉則因父親生病開始誦《地藏經》,後來父親往生後,依然持誦此經當成定課至今。

與地藏菩薩的「善安慰說」有約

在地藏三經之一的《占察善惡業報經》中,地藏菩薩凸顯「善安慰說者」的撫慰安定力量,聖嚴法師在《菩薩行願》中解說「善安慰說者」:「會說法來安慰他人,因為他所演說的佛法,能夠善巧開導初發心修行的眾生,使他們修學大乘佛法,不致因心性怯懦而不敢求大乘佛法、不敢相信眾生將來都能成佛。」

許多人遭受挫折,陷於人生幽谷,因為遇見地藏菩薩而得到身心安慰,生起希望,迎向光明。大力弘揚地藏法門的夢參老和尚,與地藏菩薩有特殊的因緣,他夢到一位老和尚指引他去參訪地藏菩薩聖地九華山;出家後因政治、誣蔑之故深陷囹圄三十三年,但深修地藏法門的老和尚,明白這一切是自己的業報而深深懺悔,當有人為獲釋後的老和尚抱不平時,老和尚只笑笑地說,這段經歷只是更堅定他對地藏菩薩的信仰,也勸眾人今生能得遇地藏法門,就要不斷修行,不可放棄。

任職臺電核二電廠的林正忠,則靠地藏信仰度過人生難關,因同修往生深深自責,雖然平時有禪修、念佛,卻仍遲遲無法走出傷痛,因緣際會下法師建議他誦一百部《地藏經》,將功德迴向給同修,祈願離苦得樂。在誦經的過程中,林正忠感受到地藏菩薩的「善安慰」力量,讓自己的內心逐漸安定。

同樣曾對人生充滿茫然的朱佩霜,擔任義工時因結識的師姊引介而接觸地藏法門,在圖書館中更遇見《地藏經》,看到婆羅門女、光目女的孝順,開啟她反省自己的為人處世,與人相處上態度更柔軟,學習如何利他。

與地藏菩薩的「大願」有約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發的大願,令聞者莫不動容與讚歎,如明朝蕅益大師受地藏菩薩的大願感召,誓做「地藏孤臣」,願替地藏菩薩守護眾生,其精神令弘一大師每次說及地藏菩薩必提大師,以大師為榜樣。

在馬來西亞弘法、已故的竺摩長老於《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說:「地藏菩薩在釋迦佛法中,是代表大願的實踐者;從這實踐的大願中,可以見到菩薩救度眾生的精神,也可以認識佛陀說法救世的事業。」聖嚴法師的恩師東初老人也轉化地藏菩薩的精神,在現代社會就是奉獻自已、服務他人,這不僅僅是佛教徒的責任,更是人人都可做的善業。

法鼓山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的學佛、出家,甚至擔任執事都與地藏菩薩有關,地藏菩薩就像法師的善知識,以地藏菩薩的大願自我勉勵,「眾生需要我,眾生就是我菩薩道的著力點,苦難的眾生就是我們關懷的悲福田。」他每天面對關懷服務的動力,來自於對地藏菩薩大願力的啟發,地藏菩薩是他關懷的大靠山。

曾玉華則將地藏菩薩的大願「度盡眾生,方證菩提」,轉化成「世界上沒有不能愛的人」,了解世間縱然有種種不美好與苦厄,但地藏菩薩都沒有放棄度眾生,她願學地藏菩薩當「善安慰說者」,主動給需要的人關懷。張育嘉認為儘管凡夫能力有限,他非常珍惜這些助人的因緣,希望藉由圓滿這些善緣,讓周遭的人從中得到一些正向的力量,離苦得樂。

人生一切遭遇,都為宿業所感,個人的別業,所遭受病苦貧窮的疾難,只有難忍能忍,努力改善;社會大眾的共業,所遷受的天災人禍劫難,必須社會大眾共同努力,一起發願,用共願轉化共業。竺摩長老曾說:「地藏菩薩在眾生界中精勤苦幹,不辭勞瘁,尤足以傳達了釋尊面對現實,克服困難的無畏精神。」

地藏菩薩誓願守護眾生,猶如我們的心靈靠山,我們也應與地藏菩薩約定,發揚大孝大願的精神,誠如東初老人所說,要積極奉獻我們自己、服務社會,當個地藏菩薩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