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唯識關鍵字
Key Words of Vijnaptimatra-vada

作者:許洋主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36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51

ISBN:9789575987756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篇 認識唯識

↑TOP
01般若prajñā

梵文佛典的漢譯,讓我們得以一窺佛陀的智慧;
然而隨著時代的遷移,
許多佛教術語的意涵不免有所擴張,
而有各種殊異的解法。
透過梵文文法與語義的解析,
能讓我們簡易迅速地明瞭佛法本質,掌握佛法的深妙。
「般若」prajñā是佛教中很重要的詞彙,讓我們一探究竟。

佛教(Buddhism)與基督教(Christianity)、伊斯蘭教(Islamism)同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意謂這三種宗教為世界各地區的人所信奉。然而,實際上這三種宗教在本質上是有差異的。例如從信不信神來說,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即相信宇宙萬物是由一位造物主所創造,所以信徒所思、所說、所做都必須符合神的旨意,神也會因此而關愛他們;而佛教是無神論,認為世間全部,不論是精神的或是物質的,都是因緣所生法;信徒要自己培養智慧去面對、處理他所遭逢的一切問題。佛教徒沒有任何神可依賴,佛菩薩也只是他們的善知識,即老師或好朋友。
佛教的聖典,就數量而言,非常龐大,但就種類而言,則分成三種,即經、律、論。其中,經又可分成顯教經和密教經二種。收在《大正藏》中的顯教經就有八百四十七部。把一套藏經從頭到尾閱讀一次,至少要花費數年,更不要說深入研究。幸好近來有關佛學研究的專門著作或論文,不但在質上不斷提昇,而且在量上也持續增加;這對專門研究佛學者當然會有很大的助益,但對一般只想對佛教略有了解的人而言,要一本一本、一篇一篇閱讀那些作品,確實是一大負擔。
因此,本書擬採用一個比較省時、省力的方法,即選取一些梵文的佛教唯識學詞彙做文法上和語義上的解析,令有心學佛者簡易迅速地明瞭佛法的本質或特質。首先,介紹漢譯經典中常見的「般若」(中文讀音ㄅㄛ ㄖㄜˇ)一詞,梵文原文是prajñā。

prajñā解析
梵語的prajñā,在巴利語作paññā,而漢文音譯作「般若」、「鉢若」、「班若」、「般羅若」、「般剌若」、「鉢羅若」、「鉢羅枳穰」、「鉢羅枳孃」、「鉢羅腎攘」;意譯則作「慧」、「明」、「慧明」、「極智」、「勝慧」、「黠慧」。
prajñā是由接頭詞pra和動詞語根√jñā-9構成的陰性名詞。pra的意思是「向前方」、「前進」,√jñā則為「認識」、「覺知」。這兩部分合成prajñā,原意是「向某個對象前進去認知它」,即「全面地、直接地、徹底地去體驗、覺悟某個對象」。這裡所說的「某個對象」,其實就是佛教所說的「法(dharma)」。在佛教,法有許多的涵義,其中之一,用白話說,就是「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能為人所認知的事物」。其中,「自己的特色」即是佛教典籍所說的「自相」。我們自己或周遭隨時隨地都會有事,這些事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它們都是佛教所說的「法」;它們之中,有的很容易處理,有的卻很棘手,但無論如何都要直接去面對、了解、處理它們,否則簡單的事也會變成很複雜,更不要說本來就很艱難的事。
般若(prajñā)是很重要的佛教術語之一。在大、小乘的經論中都可看到它;它出現的頻率很高。隨著佛教思想的發展,它的意涵難免有所擴張,因而極可能對它引發一些殊異的解法。這是很複雜的議題,絕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以下先引用《俱舍論》梵本及其玄奘(602~664)譯本中有關prajñā(般若)的文句,以印證以上對prajñā此一梵語在文法上和語義上的解析。

梵本:prajñā dharma-pravicayaḥ
玄奘譯本:慧謂擇法

將上揭梵、漢引文對照解說如下:梵文的prajñā即漢文的「慧」;梵文的dharma-pravicayaḥ即漢文的「擇法」。這些引文的意思是:prajñā即般若,是對法的揀擇。pravicayaḥ是由兩個接頭詞pra和vi加上動詞語根√ci-3構成的陽性名詞,原意是「搜究」;漢文意譯除「揀擇」外,尚有「思擇」、「簡擇」等。

揀擇諸法,斷除煩惱
隨後說到擇法時,玄奘譯本更進一步說:「若離擇法,無勝方便能滅諸惑(yato na vinā dharma-pravicayenāsti kleśa-upaśama-abhyupāyaḥ)。」這告訴我們:沒有揀擇,就沒有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好方法。
kleśa是由動詞語根√kliś-4做成的陽性名詞。√kliś有「苦惱」、「汙穢」之意。在漢譯聖典中,kleśa譯作「惑」,亦譯作「煩惱」,指令眾生苦惱、汙穢的東西,如貪、瞋、癡等,因此它是令眾生墮入生死苦海的主因。不能揀擇諸法,就不會用殊勝的方法斷除煩惱,因而不但不能令自己而且不能令眾生躍出「生死泥(saṃsāra-panka)」。由此可見擇法即般若,在斷煩惱、得解脫上有多重要。
又,煩惱也有許多種,但其中最難捨離的應是根本無明。如上述,當無明生起時,必須面對它去做揀擇,才會找出好方法把它斷除。又,從《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這個經題的涵義-唯有像鑽石般堅硬的般若波羅蜜,才能割斷煩惱,也可知:般若才是煩惱的剋星。
總之,佛教並沒有教信徒崇拜至高唯一的神,反而要信徒自己培養、增長自己的智慧,如此才有能力揀擇諸法,進而捨斷煩惱,更進而跳脫輪迴而達到解脫的境界。從以上對prajñā(般若)所做的解析可知:重智即強調智慧,是佛教的本質或特質之一。

——原刊於《人生》雜誌337期(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