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唯識關鍵字
Key Words of Vijnaptimatra-vada

作者:許洋主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2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21x15 cm / 36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51

ISBN:9789575987756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三篇 隨煩惱

↑TOP
12惛沉styāna

styāna 漢譯為「惛沉」或「疲」等,根源於「癡」。
安慧論師詮釋「惛沉」為「心的不堪任、不調暢」。
心若沒了活力、作用與功能,
就像一灘不會流動的死水那樣,
對身心產生莫大的影響,也被無明煩惱困住。
此時,能把煩惱的沙塵沖刷掉的,只有智慧的大水柱。

「惛沉」是梵文styāna 的漢譯。styāna 是由動詞語根√ styā-4+名詞語基構成音ana 而成的中性名詞。√ styā
意謂凝固、變稠密、增加, 而由它構成的styāna 有強硬、無感情、不關心之意。其漢譯除了「惛沉」之外,尚有「疲」。

心不調暢,猶如死水
安慧論師詮釋「惛沉」為「心的不堪任、不調暢(styānaṃ cittasyākarmaṇyatā staimityaṃ)」。心是認識
主體,具有認識宇宙萬物的能力。說心「不堪任」,即是說它失能了;說心「不調暢」,即是說它停滯不通。總之,就是說心沒有活力、沒有作用、沒有功能,像一灘不會流動的水。
水和風一樣會流動;流動是水的特性之一。因此,水不流動時,水就失去它的作用,以及它所以為水的資格和
條件。一般稱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大概也是就這點而論的吧。依據以上的說明,把一個惛沉的人譬喻為不流動的死水,可說十分貼切吧。
水,一旦不流動而成為死水時,則在生活上與它相關的人絕對不能袖手旁觀、等閒視之。為什麼呢?因為它終
究會為環境及健康帶來大小不等的傷害。同樣地,一個陷入惛沉的人也會因它而心先受損傷,進而身和口,乃至在日常生活和職場工作上,多多少少也會遭殃。一個「心不堪任、不調暢」的人,不可能反應敏捷,卻很可能因遲鈍而失去機先;他所遭受某些損害,也可能導致極具破壞性的後果。
如上述,安慧論師在把「惛沉」解作「心的不堪任、不調暢」後,進而闡釋「不調暢」。日本佛教學者宇井伯
壽在《唯識三十頌釋論》中,將「不調暢」譯為「無働の狀態」。其中,「働」一字是日本人創造的漢字,它的意義相當於英文的“work”,亦即「工作」、「起作用」之意。「働」也可引申為身體器官、才能等活動、發生效力。據此,可知心不調暢的意思,不論是心不起任何活動或心停滯不通,在在彰顯心不能發揮它的認識能力或作用。
至此可推知:「惛沉」此一隨煩惱會和哪一個根本煩惱有關聯?正確的答案是「癡」。惛沉屬於癡的一部分,
亦即被包括在癡的部類之中。惛沉的人不會一臉聰明、手腳敏捷,倒是看起來一副愚昧遲鈍的樣態;反應不但緩慢而且錯誤失據。愚癡無聞凡夫常因不能徹底斷除惛沉這煩惱,而使自己遭受極為不堪的後果吧!

心若無慟,不起作用
依據佛教的主張,心掌管認識的功能。我們能見、聞、覺、知物體的長、短、方、圓等形狀,和青、黃、赤、白等顏色,以及種種聲音、香氣、味道,可觸物、思想感受等,都是心所使然。如果心「罷工」或「停止」,
猶如死了一般,我們的心將無從發揮見聞覺知的作用,因而變成一無所知。
在認識論方面,小乘佛教和大乘唯識佛教有很大的差異,關於這點,在此不可能以三言兩語說明它。因此,只
能簡單地說:當認識作用發起時,一定有認識的主體和被認識的客體。互相接觸,認識能力才能被發揮出來的,亦即認識作用才能成立。因此,若心不堪任、不調暢,處於「無作用」的狀態,就沒有人能了解任何內在或外在的所緣即對象—宇宙萬物。難怪安慧論師絲毫不敢輕忽「惛沉」的嚴重性,而說它會成為一切煩惱與隨煩惱的助伴。
也就是說,所有的煩惱,不論是根本的或枝末的,都可能因「惛沉」的影響而生起、增長。
惛沉既然是隨煩惱之一,則它對人性的向上提昇,顯然具有障礙作用,甚至反而會促成人的良知、良能向下沉淪。又,凡夫為什麼會縱容自己墮落而不可自拔呢?從上述惛沉是癡的一部分,大概就能明白箇中原委。愚癡的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分辨種種善惡,反正只要「適性」就好;「適性」是古人的說法,用現代人的說法是「只要我喜歡」。
不論是「適性」或「我喜歡」,都含有個人的感受和欲求;倘若多數的人所作所為,都只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以令自己歡欣雀躍,整個社會不大亂才怪。相反地,修習菩薩乘的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使自己知道如何去追求善法。即使他在圓滿成就他的善法欲時,會歷經許許多多的障礙和艱苦,他的內心也很明白:這樣做的結果是既利他又自利。完全出於自利的動機或為達成自利的目的才有所作為,是很難得到大成就的;縱使有所得,那種收穫也不能長久享用。

智慧水柱,沖刷塵垢
簡言之,依據佛法,只有先利他後才有自利;這是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先抱持一份利他的心意,如此才能使自己真正獲得好處。有智慧的人知道: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無人可互相合作、幫忙時,他很難生存下去;直到最後斷氣,他會一直活得很辛苦,無論身心各方面都將疲憊與失衡。因此,每一個人必須關懷自己周遭的一切,尤其是自己以外的有情眾生:這才是智慧的開端。只要智慧開始滋長,哪有餘地容許惛沉生起、增長?
若說得到智慧是果,則促成這個果的因是什麼呢?佛教徒了解因果關係:如是因造成如是果;有如是因時,才會發生如是果。因此,明白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西方人也說:「No pains, no gains.(沒有勞苦,就沒有收穫)」那麼,要怎樣「勞」才能有「穫」呢?佛教徒應努力學習戒、定、慧此三增上學,不論是自修或從善知識學,或二者兼行,務必使自己認識正信的佛法,同時依教奉行。這一來,終有一天「客塵煩惱」才會徹底消失不見,顯露出來的只有「正知見」。
煩惱有如一堆汙穢的沙塵,而智慧是一道既潔淨又強而有力的大水柱。當有情眾生的心識被那堆沙塵蓋住時,非常需要那道大水柱不斷地沖刷。煩惱的沙塵隨時隨地包圍著我們,但那道智慧的大水柱是否一直由我們掌握住呢?

——原刊於《人生》雜誌362期(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