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06期:凝視死亡 探索生命智慧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06

定價:NT$150

會員價:NT$30 (20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已搶購一空
目前無法購買

訂閱雜誌 可購買時通知我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生命末期,預約自在告別

↑TOP
凝視死亡,
看見善終其實是善生的相續過程。
好好活、好好生,
平時就開始準備好往生路上的資糧;
當死亡自然到來,就不會害怕,也沒有捨不得。

■ 林何臻

近來,幾位公眾人物透過媒體公開主張,堅決排斥任何侵入性的急救,並呼籲通過安樂死合法化,引發廣泛議論。不禁讓人深思:當生命步向盡頭,身體機能與心智不斷退化,面對不再完美的人生,死,似乎被當成解除病苦的強力特效藥。

不過,單靠一紙預立醫療決定,就等於準備好善終了嗎?死亡,這個人生必修的學分,有哪些更需要學習的功課?才能自在告別,帶著感恩與祝福,迎向下一段生命旅程?

預備善終,心是關鍵

所謂「善終」,根據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訂定的指標,包括:

一、了解自己死之將近;
二、心平氣和地接受;
三、後事交代安排已畢;
四、時間恰當,已準備好;
五、完成與親友的溝通告別;
六、對過去生活的肯定;
七、對身體的照顧及症狀的控制滿意;
八、情緒穩定,焦慮與憂鬱得到緩解;
九、自主性獲得尊重;
十、心願達成,家屬的哀慟可獲得適當的輔導,安然結束,祥和往生。

從這十項指標看來,當生命來到末期,比起身體疼痛的控制,臨終者更需要的是心靈提昇的力量。

投入臺灣佛教臨終關懷研究多年的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曾提出「覺性照顧」(care of awareness)身、受、心、法之「四念住」,鼓勵病人依現實的身心經驗為觀察對象,使「覺性」(念,awareness)敏銳且穩定(住),作為佛教臨終關懷的參考模式。這不僅符合佛教「無我論」、「緣起論」教義,以及「自覺覺他」的要義,也有別於起源於基督宗教「身、心、靈」全人觀點的「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理念。

「臨終病人心理的挫折,往往比肉體的病痛還苦。」投入安寧緩和醫療近二十年的臺大醫院家醫科醫師蔡兆勳,從許多病人身上觀察到,這些鬱結可能源於失能後,臨終者從原本的照護者,轉為接受他人照護的角色,而感到失去自主與尊嚴;有些因長年臥病,與親人相互折磨,苦上加苦;還有更多的人,無法接受將死的事實,最終抱著滿心的不甘、忿恨離世。這種種無法仰賴任何實質藥物來緩解的心苦,才是邁向人生終點以前,最大的難關。

護理師翁瑞萱也從照護末期病人的過程,深刻感受到,身體沒有痛苦,不過是善終條件之一,關鍵仍在於心:「心中不平靜,不可能善終,所以告知病情之外,面對、接受、做準備才是最大的挑戰。」

信仰,生命方向的指引

回憶,是安寧緩和療護中常運用的方法,透過引導病人回顧過往足跡,重建生命的意義,藉此釋放鬱積的衝突與不滿,然後坦然放下。臺灣安寧緩和醫療的推手趙可式博士,近四十年來陪伴上千位病人回顧人生,從中看見截然不同的生命態度:

一位事業有成的大老闆,一輩子汲汲營營,累積了龐大資產,可說是世俗眼裡的人生勝利組。其晚年在病床上回顧生命時,竟徒留喟嘆:「我的一生,就是荒謬。」一位中年罹癌的佛教徒,經商失敗後,為朋友作保又遭背叛,負債累累,不得不變賣家產還債,臨命終時,反倒滿懷感恩。旁人問他,為何不曾怨天尤人?「怨恨別人,自己倒楣。」他雙手合十,笑著回答:「我不要有恨,這一生,就是謝天、謝地、謝菩薩、謝人。」

如果平常就依止正確的信仰,建立清楚的生命觀,對於死亡有正確的理解,那麼臨命終時,就比較不會慌亂。以佛教而言,聖嚴法師曾以旅行為喻,闡釋佛教的生命觀:「前一天在臺灣,後一天可能就到了美國、香港等地,經常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樣,當一期生命的過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過程正等待著去接受。因此,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結果。」

曾經陪伴俗家二姊直到往生的法鼓山洛杉磯道場監院果見法師觀察,當命懸一線之際,信仰猶如汪洋中的一根浮木,能使病人的心不至於被洶湧的恐懼狂浪淹沒。然而,愈接近死亡,身心氣力不斷流失,即使試圖抓住信仰的浮木,單靠一己之力,往往難以辦到,因而更須仰賴善知識從旁引導。

學佛禪修多年的心理工作者楊蓓,感恩有佛法為支持力量,在先生臨終期間,除了安頓好自己與家人的身心,更引導先生放下對色身的執著,無憾告別;而家人也在相互扶持中,慢慢走過失去至親的哀慟。

善終,善生的連續

「面對死亡,不要說大話,因為騙不了別人,更騙不了自己。」即使身為宗教師,果見法師在臨終關懷的經驗中,也觀照到自心對死亡的恐懼。當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更能同理病人之苦,給予適切的關懷與開導,也提醒著自己要積極結合法義與現實面,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加強練習空觀,克服對死亡過程「未知」的恐懼。

「善生與善終其實是一條連續線。」趙可式感嘆地說。「要怎麼死,就要怎麼生,這是從臨終病人身上學到,最重要的功課!」她深深體會,死亡是要準備的,如何準備?就是好好活、好好生。

如何能每一天都活得很好?這就需要運用「四它」的哲學,對於生命中每一次的因緣聚合--不論順逆好壞,都用平常心面對它;以感恩心接受它;接著,盡自己所能地處理它;努力過後,如果因為因緣條件不足而無法解決問題,就暫時先放下它,靜待因緣,然後繼續向前行。如此一來,當死亡自然到來時,就不會害怕,也沒有捨不得了。

聖嚴法師曾以「美好的晚年」來形容自己的生命末期。法師能夠如此自在地向世間告別,正是因為已然善用此生際遇,實踐佛法、利益眾生。當這一期生命結束,便隨著自己的心願而往生,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死亡,是生命必經的過程。接受死亡如同生命的禮物,把握當下奉獻與修行,就是在積累往生的資糧,讓自己在身壞命終之際,也能無憾地做到與大修行人一樣的生命境界--遺憾沒有,心願永遠是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