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禪味關東:古寺散步
Zen in the Kanto Region: A Spiritual Tour of the Ancient Temples

作者:秦就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11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琉璃文學

規格:平裝 / 21x17 cm / 216頁 / 彩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700331

ISBN:9789575987312

定價:NT$320

會員價:NT$27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淺草寺】下町古寺花雲鐘

↑TOP
東京淺草寺一天的參訪者多達數萬,過年期間則超過百萬,能有這樣的盛況,得歸於其地理位置。淺草寺位於東京台東區淺草鬧區,是東京都內最古的寺院,山號「金龍山」;本尊聖觀音菩薩通稱「淺草觀音」,相傳非常靈驗。而雷門上超大的紅燈籠,不只是日本人,同時也是外國人最愛留影之處。常到東京遊玩的人,鮮少不知這座寺院。

瀰漫下町風情的古寺

據《淺草寺緣起》記載,六二八年在隅田川捕魚的檜前濱成、竹成兄弟網到一尊佛像,兩兄弟的主人土師中知(一說名為土師真中知)出家,將自宅改為供養此像的寺院,是為淺草寺之始;六四五年,僧勝海上人將本尊定為祕佛,也因淺草寺的信徒增加,廣漠的武藏野與東京灣出海口一帶逐漸發展。平安時代初,慈覺大師圓仁到訪後,造「前立觀音」像,故今日淺草寺以勝海為開基,圓仁為中興開山。

淺草寺的伽藍多次燒毀,到江戶時代將軍家成為此寺的重要外護,德川家康以淺草寺為祈願所;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則重建五重塔、本堂。又因淺草地區發展成為江戶(今東京)最大的娛樂中心,淺草寺也成為一處著名寺院。

一六八五年,因鄰近住民幫忙清掃寺境,而特別獲准在表參道開業,這便是今日淺草寺雷門到寶藏門兩側熱鬧的「仲見世」商店街的嚆矢。江戶時代中期,寺域西側常舉行大道藝(街頭表演),於是發展成百姓的娛樂場所。近代,淺草寺境先是被指定為公園,接著又成為上演「淺草歌劇」的地方,是電影普及前,極有人氣的大眾喜劇。

一九二三年的關東大地震,東京滿目瘡痍,死亡人數達十三萬人,但在民眾協助下,淺草寺不少建築屹立不搖,可惜淺草寺在一九四五年的東京大空襲,卻浩劫難逃,舊國寶本堂、五重塔等全毀。

二次大戰後,因娛樂多樣化,加上東京其他地方的發展,使得淺草地區一時衰微,幸好在當地百姓的宣傳與推動下,不久此處又成為歌舞、演劇、電影、落語(日本傳統表演藝術,類似說笑話、說書)、漫才(日本相聲)等行業聚集之地,淺草寺一帶處處洋溢著下町風情,成為國際著名的觀光景點。

大燈籠、大草鞋與小本尊

淺草寺原屬天台宗寺院,戰後獨立為聖觀音宗的總本山,是東京都內唯一的板東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札所,同時也是江戶三十三所觀音靈場札所。伽藍多是戰後重建,其中寬十一點四公尺,高十一點七公尺的雷門是淺草寺的總門、表參道入口。高四公尺的大燈籠寫著「雷門」,只在三社祭和颱風來時才會收起,有如淺草寺的象徵,其實燈籠另一面寫的「風雷神門」,才是此門的正式名稱,因這八腳門的兩尊神像正是風神和雷神像。門和燈籠都是松下電器(Panasonic)所捐,因該公司的創建者、被稱為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到此寺祈禱病體痊癒應驗,為報恩乃捐款重建為鋼筋水泥門。

仲見世的盡頭是外觀上、下兩層的寶藏門,上層是文化財收藏庫,屋瓦採耐震、耐蝕、質輕的鈦瓦,是全日本首次使用。門下層左右有兩尊仁王,故此門曾稱為仁王門。門後掛著由二千五百公斤稻草製成的大草鞋,據說捐獻者認為草鞋是仁王力量的展現,有穿著大草鞋的仁王保護寺院,邪魔必逃之夭夭無疑。仁王守護伽藍,也守護本堂中的本尊聖觀音。但偌大仁王所守護的本堂觀音堂的本尊聖觀音像,僅高約五點五公分,成為有趣的對比。

本堂舊堂重建於一六四九年,是日本近代大型寺院建築的代表作,曾指定為國寶,可惜毀於二次大戰。一九五八年重建成鋼筋水泥建築,但外觀和舊本堂如出一轍。正面寬三十四點五公尺,高二十九點四公尺,陡升的瓦葺屋頂是最大特色。堂內面積達三五○坪,分為外陣、內陣。外陣天花板畫有《龍之圖》、《天人之圖》、《散花圖》等以莊嚴本堂;內陣鋪榻榻米,中央是安置本尊的「宮殿」(即櫥子),分為前之間和奧之間,奧之間供養本尊,前之間有前立觀音像。每年十二月十三日的開扉法會,能看到前立觀音,本尊則不公開。

本堂外的石製碑柱,是一座特殊的路標,曾是許多悲傷心碎、悵然若失的父母的流連處,他們一再到這裡探看,這一切都出於天性、親情,以及有朝一日能尋回孩子的「希望」。江戶中期後,淺草到日本橋一帶是鬧區,常有小孩走失,此時,淺草町內會先收容小孩,然後在道標(即路標)上貼通知。石柱正面刻「南無大慈悲觀世音菩薩」與「迷路標石」字樣,左右兩側上方有凹槽,分貼尋人和尋獲雙方資訊,包括孩子的長相、服裝等特徵。一般推測江戶在德川幕府中、後期,人口已達百萬,常有兒童走失,在媒體不發達的時代,這石柱是親子團圓的希望所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