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聖嚴研究第一輯
Studies of Master Sheng Yen Vol.1

作者: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3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聖嚴思想論叢

規格:15x21 cm ∕ 平裝 ∕ 43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280011

ISBN:9789575985097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與弘揚(節錄)/林其賢

↑TOP
林其賢(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下列兩個問題:
1.人間淨土思想的定性與定位。
2.人間淨土思想的施設架構特色與價值。

主要結論有:
1.人間淨土思想是中國佛教百年來現代化的繼續發展,此現代化的主軸是人間化。而與前代大德不同的是,問題意識從「為何要人間化」、「人間化如何可能」轉移到「如何將佛法人間化」。從而由對人世間的社會參與中取得社會認同與信賴,形成對社會大眾普化教育的社會啟蒙運動。

2.由於問題意識為「如何將佛法人間化」、「如何建設人間」,於是從信仰的佛教引發到學術的佛教,從儀式化的佛教引發到實踐的佛教,從菁英專修的佛教引發到大眾普遍的佛教。並且因為著眼於社會推廣教化,於是以生活致用為主要教學,講求淺顯易懂而且實際有效。

3.對社會大眾的普化教育為人間淨土思想成果展現,其根本為佛教學的學術研究與禪修。社會大眾教育的推動,其最前緣的普化教育施設係以心靈環保為核心,開展四環及心五四。特色則依修學起點與歷程的指點,有注重心靈層面品德教育、肯定自我為行為主體、鼓勵發心從凡夫菩薩做起、立足本土融攝各系佛法建立宗派等項。

§關鍵字:人間佛教、人間淨土、近代佛教復興

一、佛教現代化的接力運動

聖嚴法師之生命歷程充滿驚奇:
(一)法師兩度披剃,兼具「童貞入道」與「半路出家」的身分。
(二)法師早年棄學,學歷有限,竟能留學日本榮取博士之最高學位。
(三)取得博士後,又以一具現代國際學養的學者回歸傳統以禪師身分指導修行。
(四)宗教事業起步甚晚,所承又甚有限,竟以六十之年創建出法鼓山之龐大業績。
(五)在社會普遍對佛教觀感不高時,以佛教僧侶提昇社會形象。
(六)毫無世家庇蔭的農村子弟出身,站上世界舞台代表漢傳佛教發聲呼籲世界和平。
 
法師再度出家時依律受戒,並深研戒律,但並未以戒師名。閉關時歷練各種禪修法門,以至於海內外主持禪七,然社會並未以禪師稱。青年時以批判基督教名,而後研究宗教比較學、留學東洋接受現代學術教育取得博士學位、執教上庠,亦未以學者名。以宗教師提倡禮儀辦理佛化婚禮、佛化奠祭、設置生命園區、關心自殺防治、……。如何辨識法師的身分與角色?

法師思想與教學施設也充滿許多奇特的組合,如:
(一)建設人間淨土與往生西方淨土。
(二)觀音信仰與禪修鍛鍊。
(三)存有論層次的緣起性空依據與如來藏依據弘揚禪法。
(四)立足人生佛教,又辦理法會薦亡。
(五)重視各宗教學,又自立宗派。

如何理解法師生命歷程的跳躍與思想的奇特組合?
 
聖嚴法師少年時從學之靜安佛學院為太虛大師學生所創辦主持,二度出家之和尚東初長老亦為太虛大師學生,而聖嚴法師亦自述此理念係承自太虛大師、印順導師、東初長老。如果把佛教現代化的啟始以楊仁山居士為第一代,太虛大師、歐陽竟無居士等為第二代,印順導師、慈航法師、東初長老、呂澂居士等為第三代,則星雲法師、證嚴法師、聖嚴法師等為第四代。路線或有重印度重漢地之別,但基本上當代佛教的現代化和人間化幾乎是重疊的兩個概念。現代化是從時間的範疇立說,人間化是從空間的範疇觀察。
 
「現代化」是從時間概念立說,是當代佛教回應西方帶來的全面挑戰,而有「佛教何處去」、「佛教如何延續」之問。由於對當時佛教表現不滿意,而對佛陀教法有信心,於是從「什麼是佛教」的問題意識出發回溯到原始佛教去確認佛教的本質,並由此得出「佛在人間」、「佛教應該人間化」的答案。

「人間化」是在佛教「現代化」的問題中發展得出來的答案,從空間的範疇立說,可視為努力目標的不斷修正,從鬼道、天道拉回到人道,從死後拉回到現生,從遠離眾生的山林拉回到不離人群的人間。
從儒家與佛家的現代化發展對照著來看,義理深度與生活應用廣度的詮釋轉換別具意味。
 
當代儒家曾感慨,千百年來儒學活動的場域如孔廟、州縣學校,到了現代,這些空間的功能全都消解不見了。而原來做為家庭教育核心的儒家倫理也大抵退位。儒家的現代化過程,主要是在大學裡的學術層面進行轉換。儒學在大學系所中確立了地位,而佛教僧侶則連一般演講都還被大多數的大學拒絕在門外。對比著儒家學院化的榮景與生活儒學的蕭條,佛教則是從生活的佛教為基礎發展支持著學術的佛教。
 
聖嚴法師的生命歷程正是當代佛教現代化過程中,接續著佛教何處去的大問題繼續解答「為什麼要人間化」以及「如何人間化」的問題,而愈來愈偏重對後一項的答問。因此其教學特色尤在於應用的經驗的連結,把佛教艱深高遠的面象盡量地生活化以為平常實用。此一取向即以「人間淨土」為標記。
 
1989年,聖嚴法師創建法鼓山。同時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做為法鼓山的精神指歸。此後這兩句衍為二十句的〈四眾佛子共勉語〉,再又歸納為〈法鼓山的共識〉。「人間淨土」從此成為法鼓山弘化的精神指標,也成為聖嚴法師的弘化標記。如2000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就是因為推動「人間淨土」思想,秉持「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不輟,落實文化教育的努力事蹟而受到評審委員的肯定。
 
建設人間淨土是接續楊仁山居士、太虛大師以來佛教現代化取向的繼續發展,因此「建設人間淨土」所要面對的問題除了進一步解釋「為何要人間化」,並在存有論層次處理「人間化如何可能」外,與前期發展最大的不同是,問題意識轉移為討論:「如何」建設人間淨土的問題。

本文主要目的在於:
1.了解人間淨土思想的定性與定位。
2.探討人間淨土思想的價值與功能。

擬就「如何建設人間」的層面討論法師對建設人間淨土的規畫方案來檢視其各項教學施設,討論其思想及實踐之成果價值以及其可能的發展。

二、人間淨土思想的建立與實踐
 
聖嚴法師早期的佛法實踐,最被稱道的有:少年時拜懺的體驗建立了對觀音的信仰、對佛教的信心;二度出家依律受戒,閉關六年,深入經藏並實修禪法,出國留學時依律而住……。這些都是非常特殊而有倫理實踐上的深刻意涵。但是,這些操履只能說明法師宗教師身分能力的養成,而無法解釋:為什麼是人間佛教的取向?和人間淨土思想的直接關聯為何?本節擬探討法師人間淨土思想的形成、建立與實踐。

(一)人間淨土思想的形成
 
聖嚴法師人間淨土標記的彰顯雖然為時較晚,約當法師六十之年,但是聖嚴法師對人間淨土信念的縕釀與確立則起源甚早。先後有來自太虛大師人生佛教和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啟發。
 
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一則是用「生」來區分「死」,用「人」來區分「鬼神」。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則是在人生佛教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用「人間」來區分密宗的重視天道、淨土宗的重視他方、禪宗的重視山林。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概括,人生佛教主要是要和度亡佛教作區分,人間佛教則是要和山林佛教作區分,這系列發展所對照出的佛教兩種不同取向,可以視為長遠以來入世與出世之辨的老命題。遠從佛陀時代的僧團僧與蘭若僧之緊張關係,到上座部、大眾部之諍,大乘、小乘之辯,都可視為這個命題的不同呈現。出世是出離煩惱的象徵,這是佛法不可少的重要成分,但是卻含帶有遠離人間、遠離眾生的傾向。入世是化度世間、濟渡眾生,這又是佛法的功能所在,但如何能不沾滯於塵俗?兩者是否該並存?該並存則優先順序如何安排?因此,歷來不免有或重或輕的偏向。
 
法師少年出家,以當時(1940年代)一般對佛法的認識水平,多是「對佛教採取歧視及批評的態度,連佛教徒自己都誤解因果的道理,以為未來是無法改變的,命運是無法掌握的,把佛家的因果觀說成了宿命論,使得佛教的人生觀變得非常消極、厭世、逃避。」然而法師卻非常特別地能辨識出那是變了質的信仰,並非佛陀的本懷,認為「真正的佛教應該是活用、實用、積極、入世且為關懷人間疾苦而設」。
 
這除了是法師早慧使然,亦與少年時的宗教體驗有深切的關聯。
 
法師曾自述少年於狼山出家,師長教他禮拜觀音以消業障。三個月後,於禮拜時覺通體清涼,從此頭腦清明、記憶明澈。對觀音菩薩深生信心,更引生向法之心。此為法師對佛法利益之初次體驗。由於深切地體認佛法對人的現世是有用的,同時由於師長的講授,知道佛經不僅僅是拿來誦給亡靈做為超度之用,還應該是用來講給人類大眾聽,而照著去做的。法師認為:「孔孟之道可以治世,佛教的義理及其方法可以化世,若能互為表裡,一定可以實現世界大同或人間淨土的局面。因此有一種不能自我控制的願望,要盡我所能,讀懂、讀通佛經,用來告訴他人。」
 
法師在上海的時期,親見國家社會的動亂和人民生活的不安,於是有「要想國泰民安,要從挽救人心做起」,要想「挽救人心,須從教育著手」的想念。而其所謂教育,即是佛教信仰核心的因果觀念,認為能有因果觀念,每一個人便都能安分守己,盡其在我,努力不懈。既不逃避現實,也不推諉責任。只可惜,「佛教雖然是那麼地好,由於佛教沒有人才去普遍地弘揚,所以知道它的人很少,而誤解它的人很多。」
 
對佛法有正面的理解與切實的體會,但也有佛法並未發揚的遺憾,因此引導著法師與當代佛教復興運動接上關聯。法師自述:近世以來,佛教和整個廣大社會的群眾脫節,以至於佛教給人的印象是逃避現實,與世無益,甚至迷信有害,而應加以廢止和淘汰的宗教。因此,有楊仁山居士提倡刻印佛經、流通佛書,並且成立學院,培育僧俗弘法人才。楊仁山的學生太虛,起而提倡「人生佛教」;太虛的學生印順,繼而主張「人間佛教」;聖嚴法師的師父東初老人,則辦《人生》月刊;而他創立「法鼓山」,目的是在「建設人間淨土」。這都是為了挽救佛教慧命於倒懸的措施,也是回歸佛陀釋迦牟尼本懷的運動。
 
這就說明,為什麼法師並沒有走上傳統佛教的路子而是太虛大師開展一系列佛教現代化的走向來。從這個角度,我們也才能比較理解,為什麼法師在二十至三十五歲這段青年期,寫了這麼多的文章,批判抱持逃避主義的居士與出家人,1而其基本主張,即是法師二十八歲(1957年)時首次提出學佛者應該要「在人間努力,使人間成為淨土、成為佛國」的呼籲。法師說:

我們能把地球淨化以後,地球也未嘗不能稱為極樂世界,筆者以 為,為了免除「十萬億佛土」的長途跋涉,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在人間努力,使人間成為淨土,成為佛國。
  
佛說「心淨國土淨」,能使人人做到「心淨」,此土豈不就是淨?如果專求往生西方去享樂,而不顧人間罪惡的消除,實在與基督教的上生天國說同樣的屬於厭世與逃世,佛教徒怎會如此地自私?

同年8月,有〈理想的社會與美化的人生〉提到:「世間淺見人士,都以為佛教的人生過於消極,因為學佛的最後目的是在超脫三界,離開這個世界,而不是來努力於這個世界的建設。事實上,離開這個世界是學佛的目的,建設這個世界才是學佛的手段。」又說:「美化人生是佛國淨土的基礎,佛國淨土是美化人生的表現。」

我們應該先從最基本的地方做起,那就是五戒、十善,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如果戒定慧三學俱足,那就是了生脫死的機緣成熟,也就是真常妙有,美化人生的境界。
  
大同世界或人間淨土,是佛國境界的一個過程,也是美化人生的一種表現,然而過程不是終點,表現也不是究竟,超出三界火宅,擺脫 六道輪迴才算是佛國淨土的目的,才算是美化人生的理想。那就是彌陀淨土之類的佛國淨土。

這已經顯示其日後「建設人間淨土,往生西方淨土」的思想根源,將傳統佛教與人間淨土綰合。
 
1958年,法師二十九歲,有〈論佛教人生的創造與建設〉,指出時代雖然艱鉅,佛教不但要面對,更要領導時代、化民導俗。方法即在於健全自己,並以所處世界,做為創造淨土之中心,進而影響他人。
 
《維摩經》上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我們既然生在這個世界,就該以這所在的世界,作為創造淨土的中心。……先從我們本身著手,然後再由我們去影響他人,他人再去影響他人,……到最後,豈不就是佛國淨土的顯現嗎?(《人生》〔舊〕10卷1期)
 
宗教體驗發起了生命內在強烈的責任感、義務感等等的道德情感,承擔了追尋與實踐所需要的種種心理動力。加上「佛教的義理與方法可以化世」的深刻信念,維繫著對佛法義學的渴望。法師從少年出家起,先是爭取念佛學院,再有日後設法退伍再度出家,努力六年閉關,在師長道友的同聲反對下毅然東去留學,在美國風雪中借宿成立道場教導禪修,跪地求成一長老成就辦佛學研究所,長年努力在法規上修法通過辦宗教研修學院……。當然還有法鼓山的創建與上百本的各類著述。如此諸多大事不可思議的一一成辦,如果從這一個基礎來理解,也才比較容易說明其努力和堅持的原動力來自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