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482期

第三人生正精彩

退休後,您想過怎樣的生活?第三人生(Third Act)的概念正夯,經過25歲之前學習的第一階段;25~55歲之間,發展職涯、成家立業、為老後儲蓄的第二階段;55歲以後的第三階段,開發人生第二曲線。第三人生的典範聖嚴法師,曾說:「百千計畫忙碌一生,萬緣放下前程似錦。」現在就跟著法師學習老年之道,打造美好的晚年!

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未來可能還有一、二十年的「老後」,我們該如何準備?根據研究,50歲是打好老後基礎的好時機,尤其健康攸關老後的生活品質,從腦力、體力、社會力著手,預約美好的第三人生。果雲法師、曾濟群、侯坤宏、陳秀梅珍惜歲月的禮物,體驗難得的生命逆襲,從中蛻變,享受第三人生的風光。

「北美參學札記」今夏,常啟法師到美國純西方眾僧團夏斯塔修道院(Shasta Abbey)短期參學,藉由他山之石,反思漢傳佛教的出路。CBETA轉型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這是邁向電子佛典永續發展重要的一步,「特別報導」惠敏法師細數CBETA的成立歷史,對佛教界、學術界產生了極大影響,也是資訊時代的法供養。「世界佛教村.香港」香港最終回!有暋法師到香港慈山寺服務七個月,法師寫下他的觀察與學習,這些所學將成為他回馬來西亞辦學、辦道場的資糧,期許帶給現代人需要的佛法。

►內容試閱

【本期專題】

聖嚴法師
教您打造美好晚年

因應超高齡社會,引發第三人生話題,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老年可謂第三人生的典範:法師於六十歲開創法鼓山,弘化的足跡遍於全球。七十七歲退位及至八十歲往生前,依然會客、演講、著述不輟,並發起社會關懷運動,不斷地開創生命新局。

關於晚年,法師曾說:「我主動要做的,是發起一些社會運動,這是我很高興、很歡喜做的事,所以做起來很輕鬆;而被動的事,我只是應對而已,不需要花太多心血。……在晚年裡,我所遇到的人,我所經歷的事,都是那麼可愛,如果有些不甚可愛的人、不甚可愛的事讓我遇上了,還是覺得可愛。因此,我的晚年是非常美好的。」

您也希望有個美好晚年嗎?跟著法師傳授的老年之道,一起活出踏實、豐厚、心靈昇華的老後。

【本期專題.分享篇】
果雲法師:
出家,才是我想要的人生

五十三歲退休後,踏上出家修行之路,果雲法師的第三人生,從頭開始。在團體中消融自我、學習奉獻,他說人生不分階段,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

【生命的園丁】
陳大誠:
出生入死四十年,教我無常這一課

從大二開始投身緊急救護,他練就了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看盡生老病死,他更體會到生命無常。……

【北學參學札記】
傳承與改變(上)——
夏斯塔修道院參學記

今年夏天,常啟法師到美國,短期參學純西方眾僧團夏斯塔修道院(Shasta Abbey)。常啟法師觀察創辦人法雲慈友,學習日僧道元禪師入宋將漢傳……

►延伸閱讀

聖嚴法師/口述;李慧菊/採訪整理

聖嚴法師口述,胡麗桂整理

►前期推薦

人生481期:
病得健康,病得安心


病,是無常給人最直接的衝擊:身體,需要面對、處理病的痛;心理,更需接受、放下心的苦。聖嚴法師口述「我的病」,提到住院期間面臨許多的第一次,也遭遇種種不適,法師自述……

人生424

人生480期:
把禪帶回家


禪,在當代,儼然是生活美學的代名詞,我們總希望能把生活環境布置得很有禪味,但往往一動手,禪就變成纏甚至慘了。繼程法師提醒回歸禪的精神「化繁為簡」,最後超越分別、比較,體會「沒有美,因為沒有不美」……

人生424

人生479期:
走路去


走路,雙腳不斷地抬起與放下,看似天經地義,卻距離我們很遙遠。但由於各種省時省力的發明,開車上下班、搭乘電梯上下樓,甚至到轉角買杯咖啡也要發動摩托車。凡事講求速效、便利的現代人,似乎不習慣……

人生424

人生478期:
年輕要素


年輕人選擇無肉的飲食,大多受到社群或同儕的影響,演變成一種「愛地球、愛自己」的生活風格。隨著各類蔬食主義興起,未來肉、3D列印人造肉也成為熱門話題,透過Q&A,釐清各種「素」的理念……

人生477期:
競賽人生 好輸好贏


人生就像一場競賽,勝負之間,我們學到了什麼?佛教徒是否拒絕競賽、不談勝負?所謂的「佛系打法」又是怎麼一回事?禪修者如何看待其中的輸贏?本期專題帶您一探究竟……

人生476期:
超越愛別離苦


人生路上離別有時,相聚有時,彷彿生命就是聚散交織的一場旅行。旅途中的來來去去,有人短暫相伴、也有人從此不再相見,而角色關係的轉換、世代更迭、青春和回憶的逝去、色身的衰老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別離……

►2023人生雜誌訂閱方案

人生雜誌訂閱特惠

客服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