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例如,見面時打躬作揖、稱兄道弟,但背地裡卻批評、辱罵對方,這就是標準的兩面人。他用虛偽的心來待人,是一種表演或假裝出來的態度。

有時候別人刻意虛情假意,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只覺得對方對自己很禮貌、尊敬。但如果對方過於客氣,就該懷疑對方是否虛假,因為兩面人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好話都會說,這種刻意的虛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實在、不恰當的恭敬和禮貌,就是一種虛禮。其實,只要小心觀察、傾聽,並不難判斷出真偽:對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沒有理由對我們這麼讚賞;如果是相處了很久的熟人,那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習性原本就是比較虛偽。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帶著他的母親來看我,一見面就講了許多過度客氣的話,企圖讓我以為他是個很有教養、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的人。但是,他表現得實在太過分了,客氣得異常,讓我警覺到這個人是否另有目的,於是開門見山地問他:「請問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他一聽,馬上就知道找錯了人,趕緊換了個神色,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要做什麼。」要不是他刻意地表現,我其實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甚至懷疑兩人的母子關係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人,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用尊稱稱呼對方,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稱她為大小姐、貴千金,非常客氣,但是對有些人或在某些場合,並不適合這樣稱呼,反而讓人覺得很虛假、肉麻,很不舒服。不過這種虛情假意只是他個人的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所以對別人不會造成大礙。

雖然不會對人造成大礙,但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畢竟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試著多講真話、多講肺腑之言,盡量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和內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習慣虛偽以後,就很難矯正,非得受到慘痛的教訓時,才會改正過來。

其實,只要是虛偽的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和痛苦。除非已經虛偽成性,不但不覺得自己虛偽,內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現仍會讓別人覺得虛偽。

當我們面對虛偽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時,你可能會受到傷害。可能的話,也可以適時提醒他:「不需要用這種表演性的態度、語言,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用處。」如果對方不聽勸,那還是遠離他吧!(摘自/遠離兩面人)

以我自己來說,我也比較喜歡麻煩好人,在我周遭的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弟子,只要是比較願意接受忠告、比較容易聽懂我說話的人,我就會常常麻煩他們,請他們幫我做事。

這是因為好人比較容易受教,我可以在人後批評他,甚至在人前也可以當面指正,聽到我罵他,他不但不會氣我,還會很感激,因為他覺得被罵得很好、切中要害。

例如,我曾經罵一對夫婦愚癡,罵完之後,他們立刻雙雙感激地說:「感謝師父。」不過,在我不了解他們的狀況之前,也不敢隨便罵。我是在他們坦誠告訴我實際情況,也表示亟需我的指點,而且我也清楚他們的需要與接受度後,才痛罵他們一頓。因為此時用軟語勸慰已經沒有用了,必須下猛藥才能把他們罵醒。像這樣的人,罵對他們是有用的,他們被罵過之後,人生開始有了轉變,不再沉溺在痛苦中自怨自艾。但是,像這樣願意受教的人是很難見到的。

如果是比較不受教的人就大不相同了,不但在人前不能指責他,就算單獨和他談話時,也不能罵他,因為他不但不會接受意見,可能還會恨你一輩子。所以,我不但不能罵他,還要請求他。遇到這種人,我就要說好話、採取低姿勢,常常要說:「對不起!」他才會覺得:「師父都已經認錯了,我應該可憐師父,就勉強接受他的意見吧!」

像這樣的人,勸都勸不動、求都求不了,我也不敢和他溝通,一旦見面,只能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像是:「阿彌陀佛,你好嗎?」或是說:「你真好!」因為如果直接告訴他:「你這樣做可能會有問題吧?」他馬上會回嘴說:「我沒有問題。」或者你好心勸告他:「你這樣子做不行。」他也會理直氣壯地說:「有什麼不行!是別人有問題,我沒有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只能說:「是!你是對的,錯在別人不在你,我們大家一起想辦法來改善吧!」

照這麼來看,好人好像比較常被麻煩,還比較容易被指責,這是不是就表示當好人比較吃虧呢?

其實,不喜歡被麻煩、不接受指責的人,無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吃虧,他們得到的只是一時虛榮的尊嚴,並不是真正的自尊心。對我來說,這種人無所謂好壞,但是對他自己而言,卻是件壞事,因為他是自找麻煩、自己害自己,甚至一輩子都沒有轉變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經常讓別人一看就害怕,和別人講話時,別人也不敢回你的嘴,那你就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像個惡人。因為當別人都不敢和你接觸,你就很難從別人那裡得到正面的建議。

相反地,如果你經常被別人欺負,也應該了了分明自己被欺負的原因。如果是莫名其妙地被欺負,或是不知道自己被欺負了,甚至連欺負你的人也不知道他在欺負你,那你就太愚蠢了!可是如果別人麻煩你,麻煩得有道理,而你自己也心甘情願地付出,那可說就是一位菩薩行者了。

總之,能夠虛心接受別人的警告、責罵,是一種優點。正如儒家所說:聞過則喜,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於別人的批評,無論好或不好,我們都應該感謝,因為那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動力。(摘自/好人比較吃虧嗎?)

佛教有一個名詞叫「愛語」,意思是指慈愛的語言、態度與表情。也就是能夠把自己內心想要對人表示的關懷、體貼和勉勵,透過語言、表情,或手勢等肢體行為表現出來,像是點頭、微笑,這些動作,都可以算是「愛語」。

愛語,不只局限於語言。我們的臉部表情、眼神都會講話,連身體動作也會講話,所以稱之為「肢體語言」。只要你心裡很慈悲、柔軟,對人非常關心,你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一個動作、表情,哪怕只是一句話而已,都會讓人感到非常溫暖,這就是愛語的力量。

愛語的「愛」,不要只把它當成是男女感情的愛。愛有很多等級和層次,最低的層次是自私的愛,那是充滿了占有與貪婪的愛,例如我愛吃、我愛看,我愛聽、我……,但這些真的是愛嗎?這些愛都是在追隨自己的貪欲或本能,只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欲望,不是愛語的愛。

真正的愛,是放下自己,一心一意為對方設想,真誠讚美、體諒對方。因此,愛語是佛教的「四攝法」之一,「四攝法」也就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四種方法,先表達對人的關心、勉勵、寬容和諒解,以真誠的善意和對方往來溝通,之後才用佛法來和他們交換意見。

譬如,當你在和小孩子玩的時候,就要玩得像小孩子一樣,讓小孩子玩得很高興,而不要端出大人的架子。以我來說,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但每次遇到小孩子,我都能和他們玩在一起,不會覺得他們很討厭煩人,小孩子也都很喜歡我,覺得我好像就是他們的一分子一樣。

同樣地,如果是和老人家相處,即使你年紀不大,也要放緩步伐,就好像你也是步履蹣跚的老人家一樣,一步步慢慢陪著他走,這樣他就會覺得很溫馨。

要做到這樣,必須是為他人設想,把自己的利害得失放下,不會一直想著自己應該是個怎麼樣的人,堅持非得照自己的方式不可;而是能處處為對方著想,了解對方需要的是什麼、現在的情況如何,這樣才是愛語的表現。

表達佛法不一定非要用佛教名相不可,那些深奧難懂的名詞,有時候反而容易讓人覺得佛法很有距離,甚至害怕。所以我們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話來溝通,而且在態度上,必須是關懷的、慈悲的;如果你老是對別人說:「你要這樣這樣……,那樣那樣……。」那是在教訓人,不是愛語。

愛語應該是循循善誘,讓別人覺得你跟他很親近,而且覺得你說的話、做的事,都是他也應該做的、也應該聽的,而願意主動向你學習。由於你的一言一行都合乎佛法的標準,所以你的愛語也合乎四攝法裡的「攝」,自然能讓別人認同你,也會跟隨你一起,照著佛法所說的來做,這才是真正的「愛語」。(摘自/愛語──讓人歡喜聽你說)

自卑的人除了會帶給自己煩惱,往往也會有自大的心態。因為自卑的人,會自認地位、才能、聲望處處都比不上別人,因此缺乏安全感;在沒有安全感的基礎下,會想盡辦法、不擇手段,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其結果就會自傷傷人。

因此,自卑的人多半同時會有驕傲的傾向,這兩種狀態總是伴隨著出現,原因在於他覺得自己不行,可是又希望讓別人以為他很行。這就像火雞一樣,當牠要和另外一隻雞打鬥的時候,身上的羽毛會瞬間張開來,以表示牠很有看頭、很有力量,好讓對方以為牠是龐大、不容小覷—這就像是人的自卑感在作祟一樣。

自卑的人內心其實非常痛苦,一方面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另一方面又要打腫臉充胖子給別人看。把臉打腫是很痛的,但他卻寧願用這種方式來偽裝,而且當一個人太過強勢,到最後一定會造成別人的痛苦,佛教形容這種人是「卑劣慢」。

所謂「卑劣慢」的意思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辦不到,卻說別人沒什麼了不起。例如,別人坐車,你騎腳踏車,便覺得坐車也沒什麼了不起,這種想法有點類似酸葡萄心理,雖然暫時能讓自己得到很大的滿足與安慰,但其實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自卑的人總是特別敏感,也很容易受傷,別人只要隨口說幾句話,他可能就懷疑是不是在講他。所以,和自卑的人相處,要特別留意他內心的感受,如果進一步想要幫助自卑的人,就不能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勁,要欣賞他、讚美他,做他的朋友。

而且既然知道對方自卑,就要諒解他,對他慈悲。例如,把自己擺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不要表現出你很厲害的樣子,甚至要更加倍尊重他,強調自己是很普通的,讓他覺得你並不特別。因為他本來就認為其他人都沒什麼了不起,所以當你說「我沒什麼了不起」時,你的想法就會和他一致,而能建立起友好的基礎。總而言之,慈悲、讚歎、勉勵,是對待自卑的人最好的方法。

其實自卑的人也有優點值得學習,如果能夠尊重他,並適時讚歎他的優點,就能給他很大的安全感。例如,可以勸勉他說:「你有你的專長、能力,你可以發揮自己的優點,將來一定會有不錯的發展!」用這樣溫暖的話語來勉勵自卑的人,一方面他會學習尊重他人,另一方面會嘗試改變自己,自卑感便會愈來愈輕微。

但是僅僅如此並非長久之計,因為這麼做雖然能讓他暫時遠離自卑感,可是一旦失去溫暖的鼓勵,還是會故態復萌,而一直處在自卑的心態中,卻不自知。所以應該再進一步,幫助他認識自己,讓他勇敢面對自己,才能徹底克服自卑的心態。(摘自/自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