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親密、孤獨與自由:關於人生的25道習題

作者:楊蓓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15*21cm / 18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032

ISBN:4716795014455

定價:NT$230

會員價:NT$182 (79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親密產生的迷霧

↑TOP
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親密感,為什麼?因為親密裡有我們活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元素──愛與被愛。而人生在追求一生的美好的同時,愛與被愛的滿足,是非常重要的酬賞之一。

但是我們又常問這是真愛嗎?於是我們抓住各式各樣的線索來肯定這就是愛,也肯定自己被愛。所以當有人送花,送禮物時,我們認為那就是被愛。我們沒有能力真的去感受,沒有能力去覺察,只能藉著一些外在的事物來告訴自己:我擁有這些,所以我擁有愛,我也能夠去愛。

在我們追求親密的過程中,也因為性的介入,讓我們對於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感受──愛與被愛,變得很模糊。因為性行為讓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自我認同感的變化衍生出控制、嫉妒、背叛、信任等課題。於是自然而然的,我們會問「親密」的追求,到底是真?是假?人在找尋或者肯定「我是否真的被愛?」,或是「我是否真的愛這個人?」的問題上,費盡心思。

親密,看似一團迷霧的原因,起源於我們很少有機會真正地回頭去疑惑自己,問問自己在逃避什麼?於是,所有的外顯行為皆成為衡量親密的標準。親密,成為緊抓不放的桎梏,而不是真摯的分享和自在的對待。事實上,人在自以為是的親密中,逃避真誠的面對和自我真心的慈悲。

為什麼真誠的面對是這麼的困難?因為,人在面對自己的時候,都逃得駕輕就熟,更何況是面對另一個人。然而,我們逃到哪兒去呢?逃到各種角色扮演當中,只要把角色扮演好,其中有沒有真實的人味,就顯得不重要了。所以,角色也常常是一種面具。夫妻、父母、師生……等等都是角色,角色讓我們維繫住所有的社會關係,但其中是否有親近的滿足感呢?這是很值得我們去細問自己的。

面對關係時,我們往往用過去經驗所學會的方式,在相處的過程中看不見自己,又不要擁有感覺,於是要找出新的方法很困難。所以,真正要面對關係時,必需要去思考的是:「我對這個關係有所期待,可是我為什麼要期待這樣的一個關係?在這個關係裡,我究竟做了些什麼?」

要避免「我努力了什麼」的想法,很多人一旦用了「努力」這個詞,便覺得這是別人欠他,因為自己一直在努力,是付出的一方。此時我們應該轉換態度,看看「我做了什麼」,接著「我做了這些事對關係有用嗎?」

如果沒有用,那麼就要回頭來問問自己,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從自己的身上找資源,資源則來自於感覺。此時,我們會發現「感覺」非常有用,而且是正向的,這樣我們才能接觸到在關係中的「真心」。

慈悲,根本的真心

很多人會去學很多技巧,可是最終都要回歸到自己的心,從心的感覺著手,找回我們最原始的真心,然後運用最真的感覺去與人互動。也就是說,跨越操縱、跨越虛假。

人回到真心時,是希望自已跟所有的人都有良好的關係與互動,而不是去消滅或抹平俱存的衝突。此時,我們要一層一層地回頭看自己,發覺對人的真心——慈悲。

自己會想對人真心,便能活在很溫暖、很慈悲的狀態,如此就會想要溫柔的對待週邊的人,即使是不認識的人。當衝突所帶出來的憤怒等情緒都已經化解了,我們會發現人的內在世界是很美的。

所以,衝突並不是壞事,不但是常態,它還是轉機。因為我們在跨越衝突的過程當中,一層一層往內看時,可能看到了自己的私心、自以為是、好強與不服輸等,當我們一步一步再深入探究時,我們將會看到,除了這些負面的部分外,原來自己還是希望世界可以和平,希望自己可以對他人好,這樣子的一個過程,就是成長。

心理學家雖然說我們活在虛假中,但也告訴我們,當人可以跨越自己的虛假,可以跨越要操縱環境的人事物時,他是一個成長的個體,是逐漸走向自我實現的道路。所以當我們回到慈悲的狀態,對於一個人走向那個自我實現,這個方向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