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人生470期:阿彌陀佛成佛之路——《無量壽經》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70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35 (7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本期專題.認識篇】《無量壽經》的流傳發展

↑TOP
被視為淨土根本經的《無量壽經》,
其譯本與注疏也是淨土三經中最多的,
專研淨土的陳劍鍠教授為我們介紹譯本、特色,
也透過蓮池大師、印光大師分析會集本的利弊,
了解佛經原典的重要性。

■ 陳劍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佛說無量壽經》有二卷,又稱為《雙卷經》、《兩卷無量壽經》,為了跟《佛說阿彌陀經》有所區別,因而又名《大經》。

譯本「五存七缺」

有關《無量壽經》的漢譯本,據說有十二種,現存五種,七種已經散佚,因而一般認為漢譯本的留存情況是「五存七缺」。此十二種譯本名稱,依年代先後以及存、缺情況,臚列如下:

一、《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東漢.安世高譯,缺。
二、《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東漢.支婁迦讖譯,現存。
三、《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二卷,吳.支謙譯,現存。
四、《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曹魏.康僧鎧譯,現存。
五、《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白延譯,缺。
六、《佛說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缺。
七、《佛說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東晉.竺法力譯,缺。
八、《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覺賢譯,缺。
九、《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寶雲譯,缺。
十、《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曇摩密多譯,缺。
十一、《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唐.菩提流志譯,現存。
十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三卷,趙宋.法賢譯,現存。

「五存七缺」的說法,來自於唐.智昇(公元669~740年)的《開元釋教錄》,提及:「此經前後,經十一譯,四本在藏,七本闕。」再加入宋.法賢的譯本,共有十二譯,因此形成「五存七缺」之說。

這個看法經由現代學者考證,歷來是否有十二種譯本,以及尚存的五種譯本的譯出時間以及譯者,都還有許多疑問尚待釐清。如日本學者望月信亨(公元1869~1948年)、常盤大定(1870~1945年)、椎尾辨匡(1876~1971年)、境野黃洋(1871~1933年)、中村元(1912~1999年)等教授,根據歷代經錄的記載、敦煌資料,以及梵文原本的對譯研究,認為本經僅有五種譯本,其餘多為重複、訛傳或是經錄誤題。其中,康僧鎧(生年約199~248年,卒年約253~303年之間)的譯本又被學者指出是竺法護譯於西晉永嘉二年(308年)的譯本。

另外,《無量壽經》的藏譯本,是由印度勝友、施戒與智軍於9世紀初共同譯成,收於藏傳大藏經中《大寶積經》第五會《聖阿彌陀名莊嚴大乘經》。

《無量壽經》內容大意

依據康僧鎧的譯本,《無量壽經》是世尊在王舍城耆闍崛山,為一萬二千位大比丘及普賢、慈氏等諸大菩薩說法,主要敘述在世自在王佛時有一位國王出家為僧,號法藏比丘,於佛前發無上菩提心,觀見二百一十億佛土,思惟五劫,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發四十八大願,久經長劫,依願修行,積無量德行,在十劫前成就佛道,號「無量壽佛」,光明、壽命最尊第一。

彼國國土謂極樂世界,無量功德莊嚴,是清淨安隱的無為涅槃世界。在此國度裡有無數聲聞及菩薩眾,眾生智慧高明,顏貌端莊,但受諸樂,無有眾苦。淨土之道場如講堂、精舍、宮殿、樓觀、寶樹、寶池等均以七寶嚴飾,而且百味飲食,隨眾生心意而呈現。往生彼國的眾生有上輩、中輩、下輩之分,上輩乃修出家戒行之行者,中輩及下輩乃在家之修淨行者,無論上輩、中輩、下輩,皆須發菩提心才能往生。彼國菩薩都能得到一生補處,被弘誓鎧,積累德本,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

釋迦牟尼於本經最後部分,勸彌勒菩薩及諸天人等,備勤精進,不存懷疑,信心迴向;教示貪、瞋、癡等三毒煩惱之苦,殺、盜、淫、妄、酒等五惡之罪,並依五惡而受五痛、五燒之苦報,勸說守五戒行五善,以便能在彼國七寶華中化生。最後教示對於懷疑佛的五智,以及願往的信心不夠堅定的眾生,有往生邊地之慮,並從中比較邊地胎生與蓮花化生的差別,說明眾生應堅信佛智以修諸功德。

本經之要義有四點:

一、顯現成就淨土之因,即阿彌陀佛興發四十八大願,成就極樂世界。
二、法藏菩薩圓滿願行,成為阿彌陀佛,教示稱念佛名,使眾生聞信。
三、教示娑婆穢土之苦惱,令眾生欣求極樂、厭離娑婆,往生彼佛國。
四、十方念佛眾生,三輩具攝,通於聖凡,唯除五逆十惡,誹謗正法。

《無量壽經》會集本

有關《無量壽經》五種譯本的內容及要義,大抵能夠呈現共通內涵。然而,在遣詞用字、教理闡發、彌陀大願之願數等,或有詳略不同之處,因而自古以來便有會集此五種譯本的作法。

最早會集《無量壽經》的是宋代王日休(號龍舒,1105~1173年),名《佛說大彌陀經》,校輯於紹興30年(1160年)至32年間,僅採用四種譯本:(1)後漢.支婁迦讖所譯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2)吳.支謙所譯的《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3)曹魏.康僧鎧所譯的《佛說無量壽經》;(4)宋.法賢所譯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等。至於唐.菩提流志所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王龍舒未見此經,所以沒採用。自宋至明末,持誦者很多,後因雲棲袾宏(1532~1612年)指出其不恰當處,因而漸漸無人讀誦。

雲棲袾宏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這是針對王氏會集本所使用的語詞較為淺顯易懂而說,與五種譯本(乃至流通較廣的康僧鎧譯本)相較,五種譯本的遣詞用字較為古奧難明。但雲棲袾宏接著說:「但其不繇梵本,唯酌華文,未順譯法。」強調古時譯經的可信度及其重要性,非如會集本只是選取華美文詞,而未考慮到古代對譯經的慎重態度,王龍舒依據漢譯本來會集,恐怕背離了梵本所要呈現的意涵。

因此,雲棲袾宏指出「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譯,即無議矣。」然而,最為嚴重的是關於三輩往生發菩提心的問題,王氏會集本只提到中輩須發菩提心,下輩不須發菩提心,但是依《無量壽經》之經義,三輩往生者皆須發菩提心。可見王氏會集本不僅未能全盡經義,還嚴重誤解經義。

印光大師(1861~1940年)也認為王龍舒混淆了《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將《無量壽經》所說的下輩往生人,比擬《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下三品往生者。就《無量壽經》本文所見,下輩並非造惡業之人,以《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來比配他們,是誤將善人認作惡人。

由於印光大師看出王龍舒居士的缺失,而知會集佛經之難,因此反對會集。尤其印光大師慮及會集本可能開啟妄改佛經之端,給闢佛者口實,謂佛經皆後人編造,非從佛國傳譯而來,故一併反對當時魏默深(名源、號承貫,1794~1857年)之會集本。印光大師指斥:「理雖有益,事實大錯,不可依從。」擔心因會集本的流通而「啟人妄改佛經之端。」強調應恢復使用魏譯本。

魏源在〈淨土四經總敘〉指出,淨土法門如果僅是重視《佛說阿彌陀經》,是有所偏闕,應從《無量壽經》去體悟法藏比丘的「因地願海之宏深,與果地之圓滿」,並且從《觀無量壽佛經》中了解「極樂世界之莊嚴,與九品往生之品級」,而在修持方法上應運用《阿彌陀經》所教示的持名法,最後以《普賢行願品》為歸宿。

魏源晚年棲心淨土,對於弘揚淨土法門不遺餘力,此為其貢獻處。然而,自稱其會譯本為「法門之善本」,不免誇大其詞,並有自認為天下第一高人之嫌。自古以來翻譯經論是件大事,甚至層次上昇至國家,帝王皆所支持與關注,印光略述其中道理,並依此批評魏源。印光下一反詰語:「蓮池尚不流通王本,吾儕何敢流通魏本?」了解此語,思過半矣。印光深恐開啟妄加修改佛經之先端,並留有口實給闢佛者,認為「佛經皆後人編造」,而遺留無窮罪業。

相對於魏源的會集本,後續的山東省郭城縣夏蓮居居士(法名慈濟,1884~1965年)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亦未能獲得佛教界的長老們認可,其道理不喻自明。會集的稿本先後修改十次才成定本,完稿於1932年,定本流通於1936年。在最初會集的本子,分作三十七品,以後修訂成為現在的四十八品。初二品是「通序」,第三品是「別序」。會集本的序分很長,第四品以下才是「正宗分」,末後「流通分」也很長。

夏蓮居的會集本被認為「自傲慢僧」,並且有趨向日本淨土真宗之純他力傾向而被嚴厲批判。可見歷來對於會集本是否能全盡經義,或嚴重誤解經義等問題,多所關注。

《無量壽經》注疏本

有關《無量壽經》歷來的注疏、贊述甚多,茲舉印、中、日、韓較重要者如下,以供參考:

一、《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一卷,世親菩薩造、元魏.菩提流支譯。
二、《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二卷,北魏.曇鸞撰。
三、《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
四、《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
五、《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元曉撰。
六、《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三卷,新羅.璟興撰。
七、《無量壽經釋》一卷,日本.源空撰。
八、《無量壽經甄解》十八卷,日本.道隱撰。
十、《無量壽經鈔》七卷,日本.了慧撰。
九、《無量壽經直談要注記》二十四卷,日本.聖聰撰。
十一、《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彭際清撰。
十二、《無量壽經箋註》,民國.丁福保撰。

從古德注疏《無量壽經》來看,此經在傳入日、韓後,獲得重視,如元曉大師、源空大師、道隱禪師都曾注疏,這也使得淨土宗大興,尤其後來法然上人創的「淨土宗」,以及親鸞上人創的「淨土真宗」,更依此經的第十八大願為宗旨,倡說純他力信仰。日本知名的國寶高德院鎌倉大佛,即是淨土宗本尊阿彌陀佛,深受日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