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漢傳佛教專題史
Chinese Buddhism: A Thematic History

作者:于君方

譯者:方怡蓉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大視野

規格:15x21 cm / 平裝 / 392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0770061

ISBN:9789575989668

定價:NT$700

會員價:NT$59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超度儀式

↑TOP
當今佛教有三大超度儀式:中元節、施食餓鬼、水陸法會,舉辦這些法會的目的是為了利益祖先、家親眷屬,以及一切眾生。前已探討中元節,這一節將專門討論其餘兩種儀式。首先為這些儀式制定儀軌的又是天台大師遵式,從宋代到明代(十一至十七世紀),陸續有人編寫這些儀式的手冊。在這三種儀式之中,施食餓鬼最常舉行,也因此最為人所知。這是因為這種法會隨時可辦,不像中元節只限於農曆七月;也不像水陸法會需歷時七日,施食幾小時內即可完成。

如導論所述,緬懷、崇敬歷代先人的祖先崇拜,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作法是以酒食祭祀。在宋代,人們延續傳統習俗,以生肉和酒供奉亡者,並且燒化混凝紙製成的紙錢和紙衣,供亡者在死後生存的世界中享用。這樣的作法至今不變。如果後人沒有持續祭祀,或死者沒有後代子孫,則成為所謂的厲鬼。然而,按照佛教的說法,人死後經過四十九天即往生六道其中之一,或者如果是虔誠的彌陀信仰者,也可以往生淨土。雖然這三種不同的死後命運顯然相互牴觸,但人們並未因此感到困擾。

但是,由於人死後總會往生到另一處,依據佛教教義,已故者實際上無法從生者的供品中獲益。因此,嚴格說來,佛教儀式不能稱為薦亡儀式,而是出於慈悲心,為了利益眾生而舉辦的。宋代佛教高僧開始關注薦亡儀軌的創制,是因為十世紀出現了不曾見於中國宗教或佛教的新信仰。

人死後,在太史文所謂的「中式煉獄」(Chinese "purgatory")接受十殿閻王的審判,根據生前所犯罪業的種類遭受不同的懲罰。例如,造口惡業者,受拔舌之刑。經歷這一連串的審判和懲罰之後,再根據閻羅王的命令投生六道。惡業太重者變成餓鬼,長受飢渴之苦,唯有出家人在如法舉行的儀式中所施的飲食才能減緩其苦。

這種信仰輕易地結合中國傳統的無祀孤魂信仰,致使普度眾生的慈悲儀式轉變為佛教的薦亡法會。雖然沒有人願意相信已故的親人變成餓鬼,但總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便不是,布施護持這種法會也永遠都會產生大量功德,可以迴向先亡親眷,幫助他們往生善趣,也能為自己帶來現世福報,享有健康、財富與長壽。因此,這些儀式在中國一向很盛行。

天台大師遵式積極展開反對以血祀和酒來祭祖的運動。他根據不空(705-774)所譯的密教經典《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創制施食餓鬼的儀軌。施食的緣起是阿難遇見一餓鬼,名叫「面燃」(又稱「燄口」),餓鬼說阿難三天後壽命將盡,死後投生為餓鬼。阿難大為驚怖,隔天早晨立即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以施食餓鬼之法。依循儀軌供養的食物變成神妙甘露,享用者將可轉化成佛。

遵式提倡每天舉行精簡版的施食儀,念誦經中所載神咒,以度脫可能已往生餓鬼道的祖先,以及其他孤魂野鬼。雖然這個儀式聲稱承襲佛經,而且最初於十一世紀由遵式制定,但今天舉辦的施食法會是根據袾宏在1606年撰寫的儀軌。人們相信施食是救度先亡親眷出地獄最有效的方法,這種儀式一直很流行。

袾宏的儀軌提供指示,說明金剛上師應如何進行三重禮儀。此儀式以結手印、誦咒、觀想,展現身、口、意三業相應,也就是「三密」。觀音、地藏二菩薩出現在儀式程序中的關鍵時刻。主法的金剛上師透過觀想與觀音合一時,是整個儀式的高潮。今天僧人所用的儀軌手冊,是袾宏所作儀軌的精簡版,在他身後約一百年修訂而成。整個儀式過程複雜,需要高度專注。

儀式一開始,餓鬼面燃大士像安置在聖壇上,面對法會僧眾,大眾在壇前持誦〈大悲咒〉及觀音讚。金剛上師在「五方結界」及奉請五方佛之後,旋即祈請觀音菩薩,此時主法和尚結「觀音禪定印」,藉此進入觀音三昧。整場法事的主要行儀皆由金剛上師代表觀音執行。法會最精彩的部分是金剛上師結「破地獄印」,他觀想三道紅光分別從自己的口、手、心散發出去,照破地獄之門。這三道光象徵三股力量,可以消滅地獄眾生所造的身、口、意三業之罪。

此時,金剛上師奉請地藏菩薩協助亡者前來接受供養。金剛上師以一連串手印,完成這段儀式。應邀赴會的餓鬼藉由「懺悔滅罪印」的助力完成懺悔之後,主法和尚結「施甘露印」,將淨水化為甘露,接著結「開咽喉印」,讓餓鬼眾生得飲甘露,同時觀想左手持一朵青蓮花,從中流出甘露讓餓鬼飲用。

水陸法會也是現今普遍舉辦的另一種主要超度儀式,內容包括誦經和禮懺,整個法會在施食亡靈之後圓滿。舉辦這兩種儀式為寺院帶來收入,是二十世紀僧眾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佛教所有超度儀式中,水陸法會最隆重盛大,歷時七日。1934年,佛教高僧法舫(1904-1951)痛陳中國寺院偏重經懺佛事的情況:「「走徧全中國的寺廟,好像三門上都還是掛著一塊某某禪寺的匾額,裡面的禪堂,卻都變成經懺堂、水陸內壇,所住的禪和子,都變成經懺師。」許多佛教領袖批評此類儀式的商業化。為了改變人們對佛教只關心死亡的看法,太虛(1890-1947)首創「人生佛教」一詞,強調在六道輪迴中,佛教關心的是生存於人道的人類。當代人間佛教起源於太虛對超度儀式的重新評價。

今日水陸法會採用的儀軌,是袾宏根據當時所用的文本修訂而成的。這個儀式並非根據佛經,而是源於一個創制傳說。根據袾宏所述,最早的水陸儀文由篤信佛教的梁武帝(502-549年在位)創制。公元前三世紀,秦國將軍白起曾坑殺四十萬人,因為罪孽深重,死後被打入無間地獄,永無出期。他向武帝托夢求助,武帝與寶誌大師(425-514)商議救拔之策,大師根據藏經中的相關經典編纂儀文,完成之後,武帝祈求瑞徵,結果整個殿堂大放光明,他認為這表示此儀文獲得諸佛菩薩認可。這個儀式就這樣流傳下來。

儘管有此老套的神話起源,但水陸法會可能起於晚唐,而在宋代開始流行,當時皇室為其祖先舉辦水陸。元、明兩代的水陸法會是為了統治者家族而舉辦的。到了袾宏那個時代,水陸法會已經非常盛行,因此他認為有必要修訂水陸儀文。水陸法會是隆重盛大、普度群靈的齋會,受邀赴此勝會的「賓客」名單,讓中國人的來世觀一覽無遺,其中不僅有諸佛菩薩,還有道教神祇、民間信奉的山神河神、泰山府君和其他地府冥官、人間的地神、穀神、風神和雨神也都包括在內。

法會召請的冥間亡靈代表社會各階層,包括帝王將相,還有儒士、商賈、農民、工匠、士兵,以及佛僧、道士。顧名思義,一切水陸亡靈都會得到精神救度和物質濟助,因此,即使是自盡者、難產而死的婦女、及流產夭折的胎兒都在邀請之列。儀文中提及的受邀群靈描繪在名為「水陸畫」的卷軸中,法會進行期間垂掛於寺院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