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生467期:大家來持〈準提咒〉

作者:人生雜誌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7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生單行本

規格:平裝 / 21x28 cm / 彩色

商品編號:1215000467

定價:NT$180

會員價:NT$135 (7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廣角萬花鏡】預約美好的老後

↑TOP
很多人覺得長照問題很沉重,但換個角度想,
如果照顧小baby讓人感到甜蜜快樂溫馨,
是緣於新生的喜悅和希望,
那老後的父母距離下一世的美滿生命愈來愈近,
這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

■ 林純綾

一個月前,爸爸因故在我家住了一週,由於他夜半發生的譫妄與企圖逃家事件,讓我做了一個決定:爸爸的問題,已到了需要長照資源介入的程度。

尋求外援,感恩長照

打了衛福部1966長照專線,一週內即有家訪員前來探視,並評估爸爸的失能情形,不到一個月時間,即判定爸爸屬於三級輕度失能,每個月可獲得一萬五千元左右的居家照護補助額度,至於爸爸實際使用到的居服項目,我們僅需負擔費用的16%。對於走在漫漫長照路的家庭,以及像我與兄姊這樣,必須工作而無法分身照護家中長輩的人來說,不論從具體的服務到經濟支援,都讓我們大大鬆了一口氣。

居服個案管理師昨天又來探視爸爸,並和我們確認爸爸實際需要的照護項目。送她離開之際,回想近來發生種種,我語重心長對她說:「謝謝你從事這項工作,以後這個國家很需要你們。」

這顆地球上的老人愈來愈多,小孩和年輕人愈來愈少了。我做過好幾檔基金公司廣告,講的都是面對這不可逆的趨勢,投資人要及早做好退休準備,且愈早開始愈好。這是從經濟上的未雨綢繆來說,也很務實;而我在自己的父親身上,看到的則是物質與金錢上的準備固然重要,但精神與心靈上的資糧同樣不可或缺,也必須趁早準備好。

父親健康的潰堤效應

在此前,我並不太留意自家長輩的狀況,於公於私都只專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幾年前,我曾跟爸爸說:「你只要把自己照顧好,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忙。」那時我以為,爸爸只是眼睛不好,手腳都還行動自如,沒啥問題才是;但不過三五年光景,這個原本能從中和一路騎自行車來到我淡水山上的家、孔武有力的父親,就因為眼睛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整天癱躺沙發上、罹患肌少症的虛弱老人。

這讓我發現,很多長輩,只要身體出了點毛病,往往不知該如何正確處理,或許隱瞞、或許放任、或許過度依賴藥物,以致這個小毛病成為水壩上的一道裂縫,引發後續整個身體「全組壞了了」的潰堤效應,我的爸爸就是如此。

此外,昨天檢視爸爸的日常用藥,驚覺他已達藥物濫用的程度。除了老年人普遍的降三高藥物,他還服用了抗焦慮、憂鬱、通便、安眠藥……每天睡前至凌晨,他服用的藥物就高達13顆,這已不是吃藥,是吃毒了。瀏覽相關資訊,發現和爸爸有相同問題的長輩比例並不低,且逐年攀升。當一個人肉身出了問題,若只想要依賴藥物解決,這相當程度反映了心靈的貧乏,而結果也往往適得其反。

昨天個案管理師問我:「爸爸有什麼興趣?」我答不出來,一家人也面面相覷。

「你爸爸最喜歡游泳了。」想了一下後,媽媽說。

「游泳?他根本不會游泳啊!」我反駁道。

「是乾泳──打麻將啦!」

媽媽說罷,一家人又面面相覷了。

精神依怙至關重要

70多歲的爸爸,是傳統大男人,工作賺錢即是人生全部,並未思考培養興趣、經營社交或是充實心靈這類的課題,以致從工作崗位退下後,生活頓失重心,眼睛還沒出問題前,偶爾還會出門運動,但自罹患眼疾,慢慢地從不能開車、自行車,到最後平日主要的交通工具摩托車也不能騎了,他絕大部分的行動力自此凍結,即使勸他還是要常站起走動、教他甩手功,或是要他和媽媽一同外出散步,他總是應付地做兩下,待我們轉身離開,便回復沙發馬鈴薯狀態。這是人失去「活著」的動力使然。

近幾年,他生活的重心,轉為看病、吃藥。即便失去了活著的動力,但肉身的苦,如長期失眠、排便不順等老人常見問題,種種苦受還是會令他心生畏懼、設法解決;可是他選擇了錯誤的方式,過往所有的壞習慣一個不改(爸爸說這叫「自由」),而希冀藥物能解決他身體與情緒上的一切問題,終而導致藥物濫用的結果。身體喪失了自主性與自癒力,拖著這樣一個肉身,心情很難好起來,又沒有興趣與精神上的移轉與支持,人處在這樣的惡性循環,除了個人生活品質每況愈下,家人的壓力與負擔也是沉重的。

藉著這回爸爸的問題一次引爆,也是做子女的我們正視並調整他生活的契機。再不能用工作忙或沒有同住做藉口了,因為一切的漠視和放任不處理,最後都會反噬自己,這是最科學的因果律在向我示警。

有意思的是,當我跟同事提起家裡狀況時,便發現,原來每個人都差不了多少,這個家裡也有吃止痛藥成癮的老人,那個家裡爸媽已經分居幾十年,爸爸一人現在還在外獨居;剛申請下來的長照服務項目,也有好幾位同事在詢問。我家發生的事像一面鏡子,讓他們看見自己即將或其實已然面臨的問題,而開始認真地為自家長輩和自己的未來打算……其實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是要不要說、面不面對而已。

承平的日子過久了,便以為理所當然,青壯的年歲,努力拚搏事業似是主流價值,緣於這回家中長輩的狀況,除了一樁樁持續面對、處理之外,也讓我深感,一個人,擁有精神上的依怙有多麼重要。

看顧父母,第一大福田

感恩佛法做我依怙。我的力量與智慧都很微淺,但正如聖嚴師父在《觀音妙智──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講要》中所云:「我們非常的幸運與安全,不要說十方諸佛,連像觀世音菩薩那樣的大菩薩,隨時隨地都等待著救助我們……處處都有菩薩,處處都是諸佛,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

是啊!我終究是幸運的。人很有限,但有佛菩薩加持,儘管外境八風不止,只要想到佛菩薩就在左右看顧著我,那實實在在的安全感,讓我很有信心地走在未來趨勢持續向上的人生路上。

這段時間,我拿了計數器給媽媽,讓她開始持念觀音名號。這段和媽媽同住的日子,陪她看了不少法鼓講堂的課程,尤其觀音法門,讓她建立起佛法的正知見與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除了爸爸孱弱的身體需照顧,還健朗的媽媽,更需要關照她的精神生活。有觀世音菩薩幫我照顧她,我很安心。

40歲前,工作是我行走現世人間的主旋律;此刻起,如何照顧老後父母,則是我生命中的重要課題。

照顧父母是每個人的第一大福田,此際我感到,此言真實不虛。守護著他們,其實就是在守護我們自己的老後。如何積極面對父母身心狀態的變化、善用資源以提供他們更好的照護,同時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讓他們認識佛法,了解生命其實是相續不斷的旅程,現世人生好好地過,就能更好地往生下一世。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世人的觀念其實很顛倒,老後絕不是夕陽餘暉,而是預約下一段更好的生存狀態的黃金時間──好好的老,真的至關鍵、至重要啊!

我想擁有一個好好的老後,直至往生彌陀淨土。所以我發願要好好地看顧父母,隨緣盡分地領他們走老後這段路。很多人覺得長照問題很沉重,但換個角度想,如果照顧小baby讓人感到甜蜜快樂溫馨,是緣於新生的喜悅和希望,那老後的父母距離下一世的美滿生命愈來愈近,這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