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漢傳佛教的療癒之道
The Path to Healing in Chinese Buddhist Practice

作者:梅靜軒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 15*21cm / 22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91

ISBN:9789575989583

定價:NT$290

會員價:NT$24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Chapter 1 佛典醫療

↑TOP
病中修持——《雜阿含經》教說

在漢譯的《大藏經》中,蘊涵許多與疾病相關的知識,從病的定義、成因、治療方法,到面對痛苦的態度等,對於疾病的論說相當詳盡。我們可以透過《大藏經》,從宗教的角度來理解疾病,並找到面對疾病的應對之道。因此,在介紹漢傳佛教寺院醫學前,先依《大藏經》不同部類為主題,擇要介紹。

首先,在阿含部類的《雜阿含經》中,有不少與病相關主題的教說、開示。這些教法多數由佛陀親自解說,或由弟子轉述。在這些病相應經群中,聽受教法的主角,除了佛陀身邊的大弟子、長老和新學比丘外,也有在家的男眾居士—優婆塞。佛陀根據不同特質、程度的弟子,因材施教,給予最適用的教法。這些聽受教法的弟子、居士們在受到次第明確的引導並思惟教義後,也都紛紛從原本悲苦的身心狀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解脫。類似的敘事情節與教法內容,可見於阿含部類的其他經中,或是不同語言的對應經。

病痛三譬喻

在這類與病相關的經群中,對於病痛的描述,最為生動逼真的,莫過於《雜阿含經》的103經,也就是差摩比丘的故事了。當時差摩比丘住在拘舍彌國的跋陀梨園中,身得重病。消息傳到了附近瞿師羅園的上座比丘們耳裡,長老比丘們很關心差摩比丘的病況,便差遣陀娑比丘前往探視。103經的後續經文,便是陀娑比丘帶著上座們的訊息,數次往返於兩處林園中探病的故事情節。

差摩比丘被問到病況如何時,回答說:「我的病一直好不了,弄得我焦躁不安,各式各樣的苦,排山倒海般迎面而來,一波強過一波。這苦該怎麼說呢?就好像幾個壯丁,抓著一個瘦弱的人,在他頭上繫緊繩子,同時再用力扭轉他的兩手。我現在身體的痛苦,相較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又譬如說屠夫殺牛,以利刃硬生生地切開牛腹,取出內臟。我現在的腹痛程度,甚至超過了那頭牛。再比如說兩個大力士抓著孱弱的人,將他吊在火堆之上,燒他的腳。我現在腳底灼熱的痛苦程度,也不亞於此……。」

像這樣從頭到腳,從體腔到四肢的三種劇苦譬喻,相信任誰讀來,都痛徹心扉,心有戚戚焉。在《雜阿含經》的其他經文中,當患病者被問到病苦多寡時,不外以「即說三種譬,如差摩(《叉摩經》)說」來表達受苦的程度。這麼具體、這麼有畫面,讓我們猶如身歷其境的病痛,又該如何化解?

轉苦為道用

我們在許多經典中,都曾經看到這句話「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樹給孤獨園可說是一個熱門的說法場景;而供養這座園林的給孤獨長者,是佛陀時代的一位大護法。有一次給孤獨長者生了重病,受苦不已,佛陀便在某日清晨到舍衛城乞食時,前往長者家中探視。尊者雖臥病在床,仍奮力掙扎著要起身迎接,此時,佛陀立即軟語勸慰:「長者勿起!增其苦患。」坐定後,便問長者病情,是否還能忍受?身體所受之苦是增還是減?長者回答:「甚苦!世尊!難可堪忍……苦受但增不損。」

見長者這般深受病苦折磨,苦楚只增不減的情況,佛陀便對長者開示,當學「四不壞淨」——「於佛不壞淨,於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也就是說無論在何種艱難的情況下,對於佛、法、僧三寶的淨信都不毀壞,也不屈服於病痛引發的苦惱,而喪失對戒律持守的堅持。

長者聽聞後,回覆世尊說:「是的,弟子一直以來都遵循著這四不壞淨的教法,不曾忘失、捨棄教法呢!」佛陀聽聞後也備感欣慰,並授記長者未來將得阿那含果位。

在《雜阿含經》的1030至1032經,也都同樣是關於給孤獨長者的病緣開示,不過出場人物略有變異。探視者分別為佛陀、阿難,以及舍利弗與阿難兩人一同前往瞻病。三則故事中,說法的內容雖略有差別,不過對居士說法的原則都在於「示、教、利、喜」,也就是開示法義,演說、教導修持,使白衣居士聞法後,能心生歡喜。

除了四不壞淨之外,較常見的開示內容還有觀五蘊——色、受、想、行、識的生滅無常。因如實了知五蘊身心的無常特性,便能於五蘊身心不起貪著的念想,又或者教導四念處、七覺支的觀修方法。

綜合來說,以對三寶的淨信安定患病者內心,不受憂悲苦惱的情緒干擾,進而從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的次第,漸次引導應機的行者,如是觀修身心緣起聚合、緣滅離散的無常本質。唯有透過佛法熏習,對五蘊身心進行如實諦觀,才能於病苦的難題上豁達瞭然,淡然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