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校長的十八般武藝
The President's Extensive Skills in Buddhist Practice

作者:釋惠敏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平裝/ 15*21cm / 21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181

ISBN:9789575988517

定價:NT$240

會員價:NT$204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淨信之腦內藥方與外在訊息

↑TOP
佛教之最初證悟:隨信行(四證淨)

依照學習者重視「信仰」或重視「理論」的不同,有「隨信行」、「隨法行」兩種轉凡成聖的證悟方式,確立正信,善法不退。

隨信行者雖然對於佛教理論沒有把握,或沒有充裕的時間研究理論,但是對於「佛、法、聖者僧、戒」四種,體證堅固不壞之清淨信心,稱為「四證淨」(四不壞信)。有名的〈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可表達此「四證淨」的內涵「自淨其意」,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淨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受持戒律。

所謂「四證淨」(四不壞信)之淨信,從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所發現的運作機制,是否可讓我們用於修行或日常生活?

療癒的藝術:儀式、醫學安慰劑

2018年3月《讀者文摘》摘取《國家地理雜誌》(2016年12月)的文章,以「人體自癒力:科學顯示,除了飲食、行為及思考,信念也會左右我們的感受」為標題,報導「朝聖、醫學安慰劑」相關實例與研究。或許可讓我們參考而善用「淨信」的力量,自利利人。

此報導提及:有宗教朝聖者雖帶有傷痛,但因堅信信仰的對象會給予療癒力量,因此可跋涉135公里路。另外,帕金森氏症(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的病人,參加新藥試驗,透過隨機安排進行安慰療法的假手術,居然獲得改善。

上述的儀式或醫學安慰劑效應,猶如精彩的藝術表演,讓人身歷其境、渾然忘我,療癒的戲碼目的,是在腦中創造出高度期望,產生影響身體的變化。

此表演藝術延伸到療癒的諸多面向,於潛意識發揮功效。昂貴的安慰劑會比便宜的有效;注射的效果比錠劑有效;而效用最強的是假手術。

病人被告知在嚴謹的臨床試驗中,安慰劑可展現能夠誘發自癒力的效用。醫院也是一處經常上演信念戲碼的場所,醫療設備(道具)的「舞台」、穿制服(戲裝)的醫護人員(演員),數以百計利用預期心理的替代療法,包括順勢療法、維他命針劑、音療等,都被證實具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腦內藥方:正確的「信念+經驗」

二十一世紀初,科學家才得以觀察這些影響在腦中作用的過程。例如: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實驗,在受試者的手腕上塗抹乳膏,然後綁上可能產生疼痛或熱度的電極,再讓受試者接受腦部掃描。

受試者被告知其中一種乳膏可減輕疼痛,其實兩種乳膏都不具減輕疼痛的成分。經過幾次制約後,受試者學會在塗有「止痛」乳膏的手腕上,感覺到較輕微的疼痛。最後一回試驗時,受試者對於強烈電擊的感受就跟被輕捏差不多。

大腦掃描顯示,正常的疼痛感從傷處開始,瞬間沿著脊椎上傳至大腦辨識疼痛的部位,安慰劑反應則是反向作用。前額葉皮層的治療期望將訊號傳遞至腦幹,製造出類鴉片,並釋放至脊椎,產生止痛效果。該實驗的主持人說:「正確的信念和正確的經驗共同作用,就是處方。」

美國陸軍醫療中心疼痛暨成癮專科史佩瓦克(Christopher Spevak)醫師運用此「腦內藥方」的機制,協助病人控制慢性疼痛。他讓病人說自己的故事,從而得知某人小時候非常喜歡家門外的桉樹,或者愛吃薄荷糖。每當病人服用類鴉片止痛劑,同時也嗅聞桉樹油或吃薄荷糖,病人開始將感官體驗與藥物建立連結。一段時間後,醫師將藥物減量,只提供感覺或氣味,此時患者的大腦已能從體內藥房獲得所需的藥物,學會控制慢性疼痛。

外在訊息的作用

最近,有實驗室測試外在訊息(例如:他人的反應)對受試者疼痛經驗的影響,結果認為:在改變疼痛的感受上,社交訊息的作用,可能比制約與下意識的提示更強大,這或許是大型宗教活動群眾效應的影響力原因。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感受手臂上的灼痛感,要求他們評估強度。此外,受試者還看了一系列先前的受試者用來標示疼痛度的記號。實驗結果顯示:雖然刺激強度相同,受試者卻會參照前人的反應,來回報自身的疼痛感。受試者之皮膚傳導反應測試(身體傳導電流的非自主性變化)顯示,他們不僅回報他們認為研究人員想聽的內容,實際上對痛苦的反應也比較小。研究人員說:「從人際關係中獲得訊息,不僅對主觀感受產生深遠的影響,對疼痛以及康復等與健康有關的結果也一樣。」

「安慰劑」與「反安慰劑」效應

相對於「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安慰劑(placebo)效應;若對於藥物抱有負面的態度,則容易讓病患產生病情惡化的反安慰劑(nocebo)效應。

依此「唯心所造」的正反效應,若能選擇「止惡行善」(戒)、或聖賢、真理(佛法僧三寶)作為淨信對象,對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保持「尊重、敬意」儀式意義,或許是佛教之最初證悟「隨信行」的學習方便,也是「正向心理學」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