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2010法鼓山年鑑

作者:法鼓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法鼓山年鑑

商品編號:1215500101

ISBN:9789868135291

定價:NT$800

會員價:NT$68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懷恩報恩 願願相續

↑TOP
建立清淨和合、符合律制的現代化僧團,培育具悲願心的出家人,一直是聖嚴師父的大悲願心。多年來,藉由師父的身教與言教,以及在漢傳禪法的熏陶下,以務實、奉獻為弘化本懷的法鼓山僧團,在師父捨報一週年後的2010年,續以懷恩報恩的願心為動力,齊心齊力,展現法鼓山第二代弟子的能量。

因為聖嚴師父的捨報,僧團的運作有些微調整,但是在已建立起的制度和基礎之上,仍井然有序地前進。例如:往年由師父親自提出的年度主題,這一年改由僧團觀察社會環境的需要,以師父所撰寫的「安和豐富」為主題年,以知福、惜福、培福、種福的「四福」為方法,以「簡單享受綠生活」為生活方針,提供大眾一整年的安心原則與方法。

另一方面,原本聖嚴師父對僧團的早齋開示、對專職同仁的精神講話、護法總會於各地的關懷行、海外弘化等,均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承續關懷的足跡;至於海外禪修指導方面,則在僧團禪修中心副都監果元法師的帶領下,與法鼓山僧伽大學禪學系的學僧們,接續師父於海外弘揚漢傳禪法的願心。而普化中心也以延續師父法身為職志,發揚聖嚴書院佛學班、開辦福田班、設立法鼓講堂等,皆以師父著作為根本,引領學員深入佛法義理,並且在生活中落實。

隨著聖嚴師父的步履,僧團有承續,有開創,無非都是懷抱師恩,為法鼓山理念、續佛慧命,願願相續。2010年的僧團概況,分別以法務推廣、僧眾教育、道場建設、國際參與等四個面向,介紹如下:

法務推廣

在法會方面,為了緬懷聖嚴師父教澤,傳持漢傳佛法,2010年的僧團,在師父圓寂滿週年的農曆正年初九(國曆2月22日),以「大悲心起‧願願相續」為主題,舉辦傳燈法會,並將師父圓寂日訂為「法鼓傳燈日」,即是標舉著以禪宗傳燈的精神,將師父所提出的法鼓山理念,願願相續傳承下去。當天,近萬人與會,透過印製有師父所作〈菩薩行〉的瓷缽,承接由方丈和尚點燃母燈後,再由僧團法師一一點燃與會大眾手中捧持的菩薩燈火,不僅象徵願願相續,佛法明燈不斷,更是對師父最好的供養。

邁入第四年的大悲心水陸法會在2010年亦有幾項創舉。為了再提昇信眾與會的品質,法會籌辦小組除出版《大悲心修行自知錄》,為信眾規畫前行功課;善運網路科技的水陸法會,於法會啟建前三個月,即架設水陸專屬網站,法會期間更延續2009年透過網路直播方式,廣邀全球人士參與共修,一睹法鼓山水陸法會莊嚴、盛大並富含人文精神的現場。

佛學課程方面,普化中心推辦的聖嚴書院「佛學班」持續穩定成長,2010年再開辦法鼓山義工的通識教育課程「福田班」,即受到廣大回響,同時提昇義工服務和身心的品質。除此,普化中心並運用網際網路,在既有的數位學習網上開設「法鼓講堂」,僧團法師透過線上弘講,與聽眾達到雙向的交流,讓網路學佛超越時空,更活潑而即時。
另一方面,聖嚴師父網站的開站、法鼓山網路電視台的開播,亦是運用並結合現代網路科技優勢的傳播媒介,跨越時空的限制,接引大眾更親近佛法。

在禪修推廣方面,傳燈院於2009年,因應現代人身心忙錄而開辦的「初級禪訓密集班」,各地分院於2010年更廣為推辦,兩天密集的課程,包含完整研習基礎禪修的方法,引起大眾熱烈回響。而禪堂首辦的「中英默照禪十四」,接引了不少外籍禪眾,這是禪堂朝向國際禪修的重要里程碑。

除了在國內舉辦國際禪修,繼起聖嚴師父弘化西方的大願,僧團果元、果祺法師等陸續至德國、美國、墨西哥等地指導禪修;果元法師更帶領僧眾再次前往印尼,主持禪修。其中,德國、墨西哥更是師父圓寂後,僧團首度受邀前往弘化之地。

僧眾培育

僧眾培育是僧團健全發展的基礎,有完善的培育制度,方能培養出具道心、有弘化能力的僧眾,尤其聖嚴師父特別強調要具有現代化精神、國際觀的出家人,方能為漢傳佛教的弘傳,生生不息。

因此,本年僧團除提供僧眾在既有的禪修、佛學弘講、法會等領執培訓,以及參與大事關懷、進階禪修,與專業管理、溝通協調等培訓課程外,由於這一年廣開信眾教育課程,大量的師資需求,也讓僧眾不斷在參與弘化、學習中成長。

另外,鑑於自聖嚴師父圓寂後,僧團深感師父思想、理念弘傳的重要,除了透過四眾弟子展開的普化教育,更需要藉由各種研討會、學術發表會,積極與佛教界、跨宗教等不同領域人士進行交流。因此,2010年僧團派員出席多項學術研討會,發表研究師父思想的相關論文,例如:僧團果祥法師、常諗法師出席9月的「華嚴全球論壇」(Huayen Forum of Globalization)暨「世界佛教青年僧伽協會第七屆年會」(The 7th General Conference of World Buddhist Sangha Youth, WBSY)上,分別發表〈跨宗教交流經驗與見聞〉、〈禪佛教、全球化與「心倫理」〉。同月,副住持果品法師等代表前往中國廣州參加「廣東禪宗六祖文化節學術研討會──六祖禪的傳承與發展」,僧團共有果鏡、果光、果毅、常隨等四位法師發表論文,研討論文集也收錄常元、常諗及常慶等三位法師的論文。

聖基會則在5月,舉辦第四屆「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特別增設「信眾論壇」,以「聖嚴法師的教導與時代意義」為主題,由僧團法師發表師父的相關論文,共九篇,研究面向涵融師父的思想、行誼、建僧悲願與三大教育的落實等,將師父的思想、教導原貌,做全盤地研究與分享。論文內容為首次在聖嚴思想研討會中發表,各篇均由師父的僧眾弟子所研究,不但在資料收集上更為豐富,更提出了切合師父建僧、領眾的精神和悲願;再者,每場次皆由戒長法師與僧大學僧共同發表,展現了僧團培育新生代的用心與前瞻,不但培育僧眾,對信眾更起向心,也讓與會大眾領受一場深具法鼓家風的研討會。

道場建設

2010年,法鼓山於全臺各地均有道場建設工程的進行,包括:正式啟用的三峽天南寺、臺南雲集寺,進行中的桃園齋明寺新建禪堂、重建的農禪寺,以及規畫中的臺中寶雲寺。於此僅就已完成的三峽天南寺、台南雲集寺,及啟動重建工程中的北投農禪寺建設概況說明如下:

三峽天南寺
隸屬於禪修中心的天南寺於2007年動工興建,2010年2月27日正式啟用,典禮當天將近七千人參加。定位為禪修教育中心的天南寺,以推廣漢傳禪修為使命,因此啟用後的天南寺隨即舉辦了多場精進禪修活動,包括一場國際保育協會成員的禪三,成為法鼓山另一處推廣禪修教育的重鎮。

臺南雲集寺

雲集寺於2006年開始動工,2010年4月11日舉辦落成開光典禮。雲集寺位於臺南佳里,占地五百六十餘坪,「雲集寺」一名,由聖嚴師父於生前命名。啟用典禮當天,同步舉辦皈依典禮;並於8月首度舉辦三昧水懺暨三時繫念法會等,接引雲嘉南地區民眾親近佛法。啟用後的雲集寺,也展開一系列念佛、禪坐等共修,凝聚起南臺灣民眾建設人間淨土的力量。

北投農禪寺

農禪寺改建計畫於2010年上半年啟動,預計將舊有鐵皮屋建築改建為水月道場。因此農禪寺在新春過年期間即規畫了一場「興家‧新家‧心家」改建前巡禮的展覽。展覽主題自東初老和尚於1965年的開創,至聖嚴師父在此地致力於心靈環保的推廣,跨越時空近五十年,見證師父帶領四眾弟子耕耘法鼓山的過程。

之後於5月份舉辦動土灑淨儀式,正式啟動工程,預計於2012年改建完成啟用。聖嚴師父在生前,即為此一改建寺院定位為水月道場,除從景觀上,設計出如立在水上的建築,同時也賦予其「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的意涵。雖然世間都是幻化所成,但仍要藉假修真,接引大眾,透過佛法成就自己、利益他人。

國際參與

國際化是聖嚴師父指示法鼓山三大發展方向之一。在國際參與方面,過去師父大力拓展弘化;近年來,僧團法師積極參與國際會議與國際性活動,延伸多元關懷觸角,分享漢傳佛教的智慧與推廣「心靈環保」的理念。

在2010年,以美國法鼓山佛教協會(Dharma Drum Mountain Buddhist Association, DDMBA)最為積極參與。首先是5月與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The Global Peace Initiative of Women, GPIW)共同在紐約象岡道場舉辦「氣候變遷的內在向度」(Inner Dimensions of Climate Change)青年沉思會議;10月參加由全球女性和平促進會舉辦的美國沉思者聯盟會議(The Alliance of American Contemplatives),並出席「地球憲章」(The Earth Charter Initiative)於印度舉辦的十週年系列會議,以及11月出席於墨西哥舉辦的「第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16 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16),皆由僧團果禪法師、常濟法師代表出席。

此外,尚有2月跨宗教會議的第四屆「佛教與基督教研討會」(Buddhist-Christian Symposium),由副都監果元法師、僧大學僧常護法師前往泰國參加;11月於南韓首爾舉行的國際宗教領袖高峰會議,僧大副院長常寬法師代表分享提昇心靈富裕之道。另外,亦出席多項在中國大陸寺院或大學所舉辦的研討會,代表出席的僧眾,不論是以心靈環保,或是漢傳禪法為發表主題,皆是建立在聖嚴師父的思想基礎上發揚。

結語

法鼓山僧團從三十年前的四位僧眾,到今日包括僧大學僧,將近三百人的規模,僧團依照師父所擘畫的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等三大教育而行,承持漢傳禪風,致力於國際間的交流、對話、合作,成就無分國族、宗教,清淨祥和的人間淨土,即是透過僧大、佛教學院等大學院教育以培養在弘法、服務領域裡,引導大眾、啟迪人心的僧眾人才。

而如何實踐和推動,聖嚴師父在生前即多所指示,方向明確、目標清楚,只是在師父晚年生病期間,仍念茲在茲漢傳佛教的未來,這份憂心和對僧團弟子的期許,刊錄在師父晚年的口述著作,即2010年出版的《美好的晚年》一書中。在這本師父生前最後的口述歷史,刊載了一篇師父生前親筆所寫的〈告誡眾弟子書〉,諄諄期勉法鼓山僧俗四眾,以推動漢傳禪佛教為使命,利益普世的人間大眾。

僧團是帶領法鼓山前進的指標,在聖嚴師父長期奠定的厚實基礎及教導下,僧團將以法為依歸,師志己志,師願己願,成為現代化僧團的一個典範,履踐弘法利生的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