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人間擺渡
人間淨土系列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法鼓文化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人間淨土

規格:15x21 cm / 平裝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600012

ISBN:9789578473379

定價:NT$150

會員價:NT$12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承擔與放下

↑TOP
〈承擔與放下〉

◎ 提得起,放得下,年年吉祥如意。用智慧,種福田,日日都是好日。
﹝法鼓雜誌037P001﹞

◎ 「看得開」是指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強求。
「放得下」是意謂著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勉強做。
「提得起」是就個人的體力、心力、智慧、才能的範圍以內,假使做得到的,就努力做。
﹝法鼓雜誌037P002﹞

◎ 『舍我其誰』是勇於擔當的態度,但是,必須在慈悲心、智慧行的原則下,才能把真正的精神表現出來。
首先,從佛法慈悲的角度來看,這個和你競爭的人如果沒有這個位子就沒辦法生活;而你即使沒有這個位子,也不見得無路可走,在其他位子上,你照樣可以達成目標;那你為什麼不讓他,給人一條路走?
其次,從智慧的立場看,就要判斷自己有多大的信心、多少的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自信,以為你一定做得起來。

真正的信心所憑藉的是:
一、過去類似的經驗中,每次都處理得很好。
二、有沒有其他的人、事、緣來幫你的忙。
前者是主因,後者是助緣。
﹝法鼓鐘聲P018﹞

◎『捨我其誰』正確的解釋是:當你發現火坑裡有很多人將被燒死,觀火者雖多,誰都不願冒險去救,你這時就要發揮『舍我其誰』的慈悲心。
其次,還要考慮到救火技術、工具、方法,這樣才是有智慧的做法,否則,只是火坑裡多燒死一個人而已。
先是發慈悲心,繼之是智慧行,這兩個原則把握住以後,我們才能夠把『舍我其誰』運用得恰到好處。
﹝法鼓鐘聲P020﹞

◎ 真正的放下:
是既不認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為自己放不下;應該擔起的責任和義務照樣去做,應該接受的權利若能以之造福人32675;,也可以接受。
﹝聖嚴說禪P125﹞

◎ 放下的意思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要。而是心中沒想到:「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這是我不要的,那是我非要不可的。」
﹝聖嚴說禪P126﹞

◎ 應該知道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是什麼身分,並清楚這個身分正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

放下而無所求,提起而能接受。
﹝人生月刊135P036﹞

◎ 我常告訴跟著我修行的人說:
「第一要放下自我,第二要放下追求成佛的念頭。」
追求成佛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但已經進入修行的階段之後,就不要老是執著追求自己的目標,而是要時刻記住,照著方向去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老盯住目標、成果。須知此刻努力的過程就是目標,當下努力的付出就是結果,也就是要放下最後的追求。

佛法要我們放下的:
第一是對我們身心世界的執著心。
第二是對佛法成果的追求心。
﹝修行在紅塵P132﹞

◎ 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教的自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佛教入門P188﹞

◎ 佛教的人生方向,是以因果觀必須盡責任,以因緣觀必須盡義務。唯有提昇自我才能改善現況、準備未來;唯有放下自私才能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自利利他的人生價值,便是法鼓山的理念。以提昇人的品質來淨化人心;以建設人間淨土來淨化社會。
﹝人生月刊125P054﹞

◎ 對初學佛法的人要鼓勵發菩提心,要有求道求法的心,要有為了求道而擺下一切的心。
擺下一切的心有兩種:
第一種是放下自己的身外之物,乃至擺下自己身體的享受和苦難,不顧一切去用功;這是鼓勵人修道的一種方便。至於已經在修道的人,除了修道之外,不要再追求、等待、盼望什麼道在你面前出現;這是另一種擺下一切的心。
﹝聖嚴說禪P052﹞

◎ 「解鈴還須繫鈴人」是告訴我們:
自己的債自己還,自己的煩惱自己化解。
如果了解這一層,心中會很坦然,不須依賴他人、權勢或環境,獨力承當的氣魄自然會出現。能獨力承當的話,這個人已得解脫。
﹝聖嚴說禪P153﹞

◎ 遇到煩惱,要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法鼓雜誌082P00l﹞

◎ 「我們應以什麼態度來面對我們的命運?」
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不論什麼要發生的事,就讓它們發生;我們不必對未發生的事過分憂慮,但卻應該未雨綢繆。假如它們是有益的,嘗試使它們發生;假如它們是無益的,嘗試使它們不發生。
如果你生病,除了找醫生治療外,你還能做什麼?如果你沒有生病,你嘗試使自己健康,但你不須擔憂你可能會生病。假如你生病,不必訴苦,也不必與其他人作比較。
假如你採用這樣的態度於日常生活中,你會更加快樂。
﹝佛心眾生心P115﹞

◎ 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
能做的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
﹝佛教入門P201﹞

◎ 心中要常常保持沒有事,也就是腦子裡頭沒有憂鬱、不滿意的事。
﹝法鼓山的方向P106﹞

◎ 一個登山人,只要方向無誤,路線正確,就不要老是瞻前顧後。注意腳下踩穩腳步,一步一步往前走,不要計算何時到達山頂,也不要時刻衡量離開山頂有多遠,唯有不斷努力,才是最實際的。
﹝聖嚴說禪P053﹞

◎ 有人問我要不要錢?我說要。
有人問我能否放得下錢?我說能。
因為我要了錢,不是拿來享受而是去利益社會、弘揚佛法,我在幫他用錢而已。
﹝聖嚴說禪P125﹞

◎ 為了個人的私利,應當少欲知足,安自己的心。
為了眾生的福利,要盡心盡力,安他人的心。
﹝法鼓山的方向P110﹞

◎ 要去除你身心的障礙與病態,比如自私、驕傲、自卑、怯弱等不健全的心理,因為這些都是進入悟境的最大障礙。唯有深受了禪的宗教經驗的人,才能獲得身心的真正健康,也才是一位真正能披露自己的人。
所謂有了真人才能真知,因此他才會衷心確認生活的意義及努力的方向與究極的目標。
﹝學術論考P028﹞

◎ 真正要求自己能夠不蒼涼、不孤單,並不是去要求外力來彌補自己和安慰自己,而是以自己的力量去彌補他人的蒼涼與孤單。
一個真正的聖人,他們的心境是非常平靜的,他們把一切眾生的痛苦,看成自身的痛苦,除了解救眾生的痛苦,沒有別的要求可言,因他們徹底忘卻了自身的利害,所以看一切眾生的事,等同自己的事;唯有在這樣的心境下,他們才真能超越了蒼涼的人生之感!
﹝神通與人通P048﹞

◎ 大機大用不能強求以得,有大機不一定能有大用。
其實有大機也很好,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能夠獨善其身也算大機,若能兼善天下就是大用。
盡力而為非常重要,但盡力之後仍然不能產生大用的話,那就是因緣不具足,不必強求。
﹝聖嚴說禪P118﹞

◎ 我們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
﹝法鼓山的方向P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