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交心:自利利他的助人法則

作者:楊蓓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般若方程式

規格:14.8x21 cm / 平裝 / 14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50081

ISBN:9789575985905

定價:NT$160

會員價:NT$136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自序】小石子與珠簾

↑TOP
小學的時候,常常因為上課愛講話而被老師罰站;長大以後,因為教書,愛講話的老毛病成功地轉化,取得一個合法的位置來說話,沒想到,久而久之,連義工的工作都以說話上課為主,好為人師的行為模式,就這樣地在生命歷程中周而復始地輪迴著。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說話集」,在各式各樣的場合因著各種邀請說著自己點點滴滴的「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內容是生活中和自己經驗背景混雜在一起的學習和省思,藉此在腦中做些發想和整理而已,因此,看不出其中的邏輯和系統,像是散落四處的小石子,自己覺得有趣罷了。沒想到法鼓文化的法師和夥伴們獨具慧眼地看出其中的連結處,巧妙地把這些小石子串成一片珠簾,並且說服我這將是一片可以利益他人的珠簾,於是就有了「交心」。

習禪學佛以來,知道自己並沒有卯足全力想要證涅槃、斷生死,但也在有一搭沒一搭之間從未間斷,於是一路行來,看見許多可愛的小石子,也思索著這些小石子是怎麼來的,它們的意義何在,它們與我的關係是什麼。面對這個紛擾的世界,很想把這些小石子琢磨成玉珠子,讓它們的光亮可以與人分享。這種心情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覺得自己學得不夠,不敢大大方方端出來,另一方面,又很想野人獻曝,希望吸引人來共同增長。

浸淫在助人工作的領域數十年,也在法鼓山當義工十來年,在與人接觸這件事上,遊走在專業和非專業之間,其間的互相對話、質疑、印證、核對,是我最大的學習,其中的共同點,就是交心。

人心的脆弱與強韌,都不是我們可能意料的,然而,當人們願意關懷自己,與自己交心,讓自心妥貼安住之餘,更能同理、慈悲眾生,以關懷承接撫慰他人,將心連心,拔苦予樂,共創生命意義,這是佛家的菩薩道,也是助人工作者共同的願望,所以我始終認為助人工作就是修行的一種形式。

還記得一九七八年在美國念碩士時,在臨床心理系修了一門人格心理學的課,任課老師是位執業的心理醫生。第一堂課在分配研究生的閱讀資料時,他指著我說:「你是亞洲人,這本書中有一章的研究非你莫屬。」我翻看了一下書本,書名是《東方心理學》(Eastern Psychology),內容卻陌生得無以復加,當時我巧妙地逃掉了,腦中留下老師失望的表情和自己疑惑的烙印。

約莫二十年後,偶然再翻看此書,原來西方人心目中的東方心理學,就是佛法。至此,我終於明白了老師的失望,也遺憾於自己到了中年才開始接觸我們文化中早已存在的瑰寶。於是,心裡總是念著要把一粒粒的小石子琢磨成玉珠子。

人與自己交心,身心俱安;與別人交心,人間祥和。然而,在這個紛擾的世界,交心,談何容易?就如同散落四處的小石子,不但不易發光,更無法串成珠簾,成為一扇有區隔但又能穿透的門。此時,修行就成為關鍵。不論是專業的、業餘的助人工作者或義工,甚至是普羅大眾,只要能看見自心,以安頓自己、關懷眾人為目標,小石子就能漸漸被淬鍊成玉珠子。

有人可能會問:「不修行,難道就做不到嗎?」我會說:「人活著,就是修行。」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能獲致幸福快樂,只要觀念方法得當,我們兜的圈子就會小一點。想想看,如果有許多人都在努力把手邊上的小石子磨成玉珠子,這世界不就形成了一片光明璀璨的珠簾嗎?

這本書能出版要感謝法鼓文化的用心編輯,讓我在自以為是又好為人師的輪迴中,有機會把自己身邊的小石子琢磨著,試試看能否成為玉珠子,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同行,共織珠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