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空與遍:天臺精要導讀

作者:任博克 Brook A. Ziporyn

譯者:郭晨

出版社:五南圖書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44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1320151

ISBN:9786263439535

定價:NT$480

會員價:NT$40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章 此處即苦之終結:早期佛教對苦的放任

↑TOP
一、苦的弔詭性

佛教思想始於苦,也終於苦。更確切地說,佛教源於四聖諦。初次閱讀,四聖諦中對苦的處理過於簡單,令人失望,幾近於將複雜問題簡單化了。第一聖諦(苦諦)認為所有經驗都必然涉及苦。第二聖諦(集諦)對此進行解釋:苦源於欲,或源於對欲的渴愛和執著。第三聖諦(滅諦)斷言我們能夠終結此因(欲),也就能夠終結此果(苦)。第四聖諦(道諦)提出了終結欲和苦的實踐道路。

上述四聖諦的教義模式,通常被非常直接地理解為:如果事物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展,我們就會受苦。當我們的「所欲」求不得「所有」的時候,便誕生了苦。隨後,我們常常想要將「所有」變得與「所欲」一致:我們試著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佛陀做出了一個令人驚異的舉動,從相反的方向解決了欲望與現實不一致的問題:與其改變現實,不如改變欲望。

但這種理解問題的方式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非常不滿。首先,我們是否真能改變自己的欲望?意志並不能直接控制欲望。顯然地,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決定去欲求何物,或者通過決定而不欲求何物。然而,佛教的傳統解釋卻認為欲望是能夠被改變的,而第四聖諦就列出了「如何改變」的方法:也就是遵循八正道的戒、定、慧。最終來說,這乃是一個從私欲私利中覺悟出來的問題。而在這程中它涉及了清晰地見察到所有經驗包含著苦,以及對特定經驗的欲望總奠基在錯誤的信念上。換言之,這些欲望經驗,實際上終將讓我們從苦中解救出來。我們對事物的欲求並不是事物的如相,而是建立錯誤的認知上。而當我們能夠察照到其中的不合理性,就不必停留在不如實的自我欲求狀態中。我們一度將欲望以及欲求事物視之為受苦的形式—我們一度實在地感知到苦,且在這種苦感中受苦—但卻也能從中自發地不再欲求,這就像手握火紅的熱鐵丸會感知到痛苦,並由此直接引發出一種反應:感覺到痛,就會放手。當對事物看得更明白時,當之前忽略之處被注意到時,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欲望了。

然而要注意的是,這仍然意味著要去保留、促成我們最基本的欲望:擺脫苦的欲望。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旨在通過多少有些複雜或間接的方式,將樂最大化,將苦最小化。只是我們時常不經意地用了笨拙、無益於自身的方式罷了。但除非這種希望擺脫苦的欲望一直存在,否則任何的經驗,哪怕終結苦的經驗,都對我們無益。倘若我們真的「滅絕」了所有的欲望,也就意味著不會擁有任何現存欲望,能夠讓我們領會、感激、享受苦的終結之果實了。這種情況下,苦的終結和苦本身都毫無益處。所有價值都基於欲望。因此,我們獲得了某個經驗,不論它是苦還是苦的終結,如果我們所欲的並不是它,它就對我們沒有價值。

這種想法引發了一個在理解四聖諦時值得尋思的問題:為了滅苦而去滅欲,是否就像是討厭臉而砍掉了鼻子?或者更激烈來說,它是否有點像只為了治療頭痛卻把頭給砍了下來?正如尼采所說,我們不會欣賞只通過拔牙來治療牙痛的牙醫。這似乎是以一種殘忍的、有些狂熱的、幾近暴力的方式,去對待有待細膩處理的問題。我們真的願意不對任何事物存有欲望嗎?真的願意不享受事物嗎?真的願意被動地接受任何事情,並且不對它產生任何觀點、任何意願、任何動作、任何欲望嗎?

這當然是對佛教立場笨拙的扭曲,但它有時也潛藏在佛教思想與實踐中,那些相對精細複雜的表達背景之中。其實就連最一般的佛教修行經驗,也能發現這種扭曲有些問題在其中。因為在修行中,欲望的終結所引發的喜悅經驗,很難使用一般欲望所經驗到的快樂和詞語來加以描述與分析。然而令人驚訝的是,你會發現:按照事物本身現成呈現的樣子去接受事物,是一個非常讓人滿足的經驗,就像你得到了一個不知不覺一直渴望的某個事物一樣。這能讓你重新評價:欲望、愉悅、滿足、甚至經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