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菩薩就是這樣成佛: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五個錦囊

作者:比丘丹增.嘉措, 比丘尼圖丹.卻准

譯者:林姿瑩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0月06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8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860801

ISBN:9786269710270

定價:NT$499

會員價:NT$424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序 實踐波羅蜜多,修菩薩行

↑TOP
文/比丘尼圖丹.卻准

尊者與我非常高興能為諸位讀者帶來「智悲文庫」的第六冊——《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Courageous Compassion),本書詳盡介紹了菩薩(梵bodhisattva)的事業。菩薩是為了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益他人而希求正等正覺(梵samyaksaṃbodhi)的大悲者。本書延續第五冊《菩提心起》(In Praise of Great Compassion)的主題,後者解釋了生起大悲心的方法,以及菩提心(梵bodhicitta)的利他意樂。這兩本既實用又啟發人心的書籍,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想像,而有別於許多現代人時常陷入的慣性模式——一方面讓人感到無聊、焦慮,好像沒太大意義;另一方面,又太過汲汲營營,想要努力實現自己或他人對成功不切實際的幻想。
如同第五冊提到的,菩提心的生起需要仰賴皈依真實的修道導師——佛(buddha)、法、僧三寶。關於發菩提心,以及佛教修行的增上戒學、增上定學、增上慧學等主題,則已詳述於第四冊《達賴喇嘛說止觀》(Following in the Buddha’s Footsteps)之中。

為了要追隨佛陀,我們必須熟悉自己在輪迴(梵saṃsāra)裡的現狀,那是由無明(梵avidyā)、煩惱(梵kleśa)、有漏業(梵karma)所推動且令人永不滿足的生死輪轉;同時也要熟悉其他的選項,也就是解脫(梵mokṣa;藏thar pa)與正等正覺。這當中的核心,在於要瞭解第三冊《如來藏,藏如來》(Samsāra, Nirvāna, and Buddha Nature)所介紹的四聖諦(梵catvāry āryasatyāni)。假使能了知我們的佛性——自心的根本清淨,對於自己能成就涅槃(梵nirvāṇa)的心靈自由,也會更具有信心。

瞭解苦(梵duḥkha;巴dukkha;在輪迴中感受到的不滿足)與苦因其中的一個重要條件,即是要瞭解業力與因果法則,也就是自身行為的純正與否,會如何影響自己的投生與目前的生命體驗,而此事又奠基於能否珍視這個具有機緣可值遇、學習、修行佛陀解脫教法的寶貴人身。然而,如此的機緣為時相當短暫。因此,身為凡夫的我們,必須明智地決定自己的優先事項,以便使生活富有意義。無論是道(梵mārga;巴magga;藏lam)上的初修或老參,都要把重點放在懂得如何選擇能在道上引導自己的優秀上師,以及知道如何與上師建立健康的關係,好讓自己能夠領受上師的法教。這些主題都詳述於第二冊《收拾書包成佛去!》(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t Practice),其中也解釋了依靠正理來檢驗法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並規畫每日的禪修。

由於「智悲文庫」的目標讀者不見得是在佛教環境中長大的人,因此第一冊《尊者達賴喇嘛開示成佛之道》(Approaching the Buddhist Path)書中,探討了佛教對生命、心(梵citta;藏sems)與情緒的看法,為我們闡述佛法(梵Buddhadharma)起源與流傳的相關歷史背景,同時介紹了系統化的修行道路。此外,書中還提及道上採用的工具、如何評估進展、如何處理情緒,以及如何運用佛教觀點處理現代的問題。

本系列叢書還有更多冊數即將問世。後續將深入探討實相的本質、自性空,以及密宗的甚深修持。現在,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書——《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

略說《菩薩就是這樣成佛的》

前幾冊的序言中,曾提及當初開始撰寫「智悲文庫」的因緣。在此,我想分享一些關於本書的準備情形,包括向尊者所諮詢的一些特定主題。曾有一說,在具有極高了證功德的瑜伽士眼中,我們的世界即是淨土。我在某次訪談中提出這個問題,尊者轉而詢問在場的四位格西與仁波切,激起了一段活力四射的長時間藏語討論。過了一會兒,他們一起哄堂大笑。尊者一邊開心地輕笑,一邊對我說:「我們不知道。也許是這個,也許是那個。」

後來,我又提出佛陀如何感知的話題,又引起另一段澎湃激昂的長時間藏語辯論,最後以笑聲落幕,並總結到:「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成佛才能曉得這一點。」後來,尊者與桑東(Samdhong)仁波切出於悲心,再次解釋了一些重要論典對佛陀的感知的看法。正如讀者將在第十一章中所見的,尊者的珍寶導師尼瑪老師(Gen Nyima-la,「Gen」表示老師,「la」為敬語)認同:「只有佛才能回答這個問題!」

在尊者提出「智悲文庫」的概念時,他強調此系列叢書必須與眾不同,不應只著重藏地所修習的佛教。他希望大眾(特別是他的弟子)能同時熟悉巴利語與梵文這兩種傳統,以及梵文傳統中所修習的藏傳與漢傳佛教,進而對佛陀法教能有廣博的知識,以及因知識所產生的欣賞。尊者的目標,是希望以對彼此宗義(梵siddhānta;藏grub mtha’)與修行的瞭解為基礎,強化各種傳統之間佛教徒的相互合作。讀者在閱覽本系列叢書的過程中,將瞭解所有佛教傳統共有的基本前提,以及各個傳統的獨特解釋。

第一部:菩薩的修行與事業

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包含菩薩的修行與事業,第二部包含聲聞乘、獨覺乘與菩薩乘,以及其對應的果——阿羅漢果與無上正覺。

第一部首先介紹菩薩的修行,在此,菩薩是指發菩提心並修菩薩行的大悲者。儘管我們現在可能還不是菩薩,但仍然能像他們一樣修行,從而熟悉悲憫與智慧的事業。菩薩的事業可概括為六波羅蜜(或稱「六度」)——布施(梵dāna;巴dāna;音譯「檀那」)、持戒(梵śīla;巴sīla;音譯「尸羅」)、忍辱(梵kṣānti;巴khanti;音譯「羼提」)、精進(梵vīrya;巴viriya;音譯「毗梨耶」)、靜慮(梵dhyāna;巴jhāna;音譯「禪那」)與般若(梵prajñā;巴paññā)。這六波羅蜜的修行也可說是十波羅蜜,而後四波羅蜜屬於第六的般若波羅蜜。另外的四波羅蜜是方便(梵upāya,音譯「漚波耶」)、願(梵praṇidhāna;巴panidhāna;音譯「鉢羅尼陀那」)、力(梵bala;音譯「波羅」)與智(梵jñāna;巴ñāṇa;音譯「若那)。梵文傳統對十波羅蜜的解釋,請參見本書的第二章與第三章。

第四章鼓勵我們透過善巧方便與悲心,與他人分享佛法。本章的內容主要來自1993年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所舉辦,尊者與一群西方佛教導師的座談。西方佛教導師與尊者分享了他們在西方佛法中心的活動,以及佛法在西方傳揚的情形。由於佛教對西方國家來說是新興的事物,自然會遇到許多挑戰與問題。此外,對於如何教學、儀軌的作用、西方學生與亞洲師長的關係,以及西方教師與佛弟子的關係等,也容易讓人有所困惑。

尊者在這次會議與其他場合,以及本系列叢書的採訪中,分享了他的想法。尊者明確表示,他並沒有制定相關的政策。達賴喇嘛的地位與教皇不同,對於藏傳佛教組織或教師並無制度上的掌控權。尊者反倒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與建議,認為大家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要接受這些建議。有關尊者給予的上師行為準則相關建議,收錄在《收拾書包成佛去!》的第四章與第五章。

許多人並不清楚巴利語傳統中也闡述菩薩道。《菩提心起》第八章解釋了巴利語傳統的菩提心與菩薩,本書第五章則解釋巴利語傳統中,由法護尊者(Dhammapāla)於六世紀所寫《所行藏注》(Cariyāpiṭaka-aṭṭhakathā)其中闡釋的菩薩修行。法護尊者的釋論與梵文傳統的解釋相輔相成,兩者都為我們的心開啟了一條如何身處世上的嶄新道路。

第二部:三乘與三乘的果

第二部則深入探討三乘與三乘的果,並解釋根本乘(Fundamental Vehicle)與大乘修行者在朝著各自的阿羅漢果與佛果前進時,一路上所成就的地道次第。關於聲聞(梵śrāvaka;巴sāvaka)、獨覺(梵pratyekabuddha;巴paccekabuddha;緣覺)等根本乘修行者的「道」與「地」(梵bhūmi),本書第六章當中闡述了巴利語傳統的看法,第七章則描述梵文傳統的主張。後續幾章則是梵文傳統的觀點,包括:第八章討論菩薩的五道;第九章與第十章闡述菩薩見道與修道對應的菩薩地(bodhisattva ground),這些菩薩的成就實在不可思議又令人欽佩。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則述及最終的目標,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果。

「道」與「地」的教導通常不包括在道次第(藏lam rim)的教材當中,而是另外獨立教授的。然而,尊者希望學生也能夠學習到出家眾(monastic)的課程中,有關義理研究的重要教導,因此「智悲文庫」也收錄了「道」與「地」的教導,以及許多其他的主題。尊者經常提醒我們,我們應當禪修自己學到的一切,而非認為某些經典是研究之用,或是以為較簡短的指南才是禪修之用。

書中每一章都有「反思」的段落,鼓勵讀者一一思惟。這些反思,不僅回顧了書裡的一些要點,同時也為讀者提供機會能實踐這些教導,轉化自心。

本書用語說明

雖然這套系列叢書是以合著的方式編寫,但主要都來自尊者的教導。我則研究並撰述關於巴利語傳統的內容,也編寫一些其他的段落與「反思」的章節。為了便於閱讀,書中省略了大多數的敬語(編按:本書均保留尊稱),但這不減損我們對最卓越的聖賢、博學智者、學者與修行者的深深敬重。

第一次出現的外文術語,會以斜體(編按:本書採正體形式)加上括號表示。除非是附有「巴」或「藏」分別表示巴利語或藏語的名相,否則括號內的拼音斜體字(編按:本書採正體字)皆為梵語。如果同時列有兩個斜體術語,則第一個是梵語,第二個是巴利語(編按:本書以「梵」表示梵語,以「巴」表示巴利語)。為了保持一致性,除了引用自巴利語經典的摘述外,其他如「nirvāṇa」(涅槃)、「Dharma」(法)、「arhat」(阿羅漢)、「ārya」(聖者)等梵語與巴利語的常用術語,皆採用梵語拼寫。

為了保持段落的閱讀流暢,不見得都會在術語第一次出現時加上注釋,故而於書末附錄「詞彙解釋」。「Sūtra」(經)通常指「Sūtrayāna」(經乘),「Tantra」(續)則對應「Tantrayāna」(密乘)。而當這兩個拼音的首字未大寫時,代表的是「經部」、「續部」這兩類典籍。在此,「大乘」(梵Mahāyāna)主要是指梵文傳統所說的菩薩道。一般而言,所有義理方面的相關術語含義,都依照中觀應成派(Prāsaṅgika Madhyamaka)的宗義解釋。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書中的「我」指的都是達賴喇嘛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