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我們誤解了自己

我們誤解了自己

作者:濟群法師, 周國平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32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772541

ISBN:9786267219591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佛教否定現實幸福嗎

↑TOP
主:剛才的對話中多次提到一個詞:幸福。對於一般人來說,不論追求現實價值還是終極價值,比較關注的是怎樣才能過得好。普通人印象中的幸福,就是基本物質需求有保障,同時精神上也比較豐富。剛才聽到輪迴是苦的時候,我在想,佛教是不是否定現實的幸福?

濟:每個人都嚮往幸福,追求幸福。但什麼是幸福?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往往以為擁有就是幸福——沒錢的時候,有錢就是幸福;沒結婚的時候,結婚就是幸福;沒孩子的時候,有孩子就是幸福;沒房沒車的時候,有房有車就是幸福。我們以為,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幸福。

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人有了以前夢寐以求的生活條件,甚至有了幾輩子、幾十輩子都用不完的財富,卻還是不幸福。為什麼會這樣?關鍵是沒有健康的心態。如果我們對幸福的追求建立在迷惑、煩惱之上,即便擁有再多,也無法得到幸福。反而會因為過度關注物質,帶來攀比、競爭、壓力,以及焦慮、沒有安全感等負面情緒。

佛法告訴我們,心既是痛苦的源頭,也是快樂的源頭。當內心充滿煩惱,這些負面情緒會不斷在人生中製造問題、製造麻煩、製造傷害,會成為製造痛苦的永動機。反之,當人生沒有迷惑、煩惱、壓力時,即使粗茶淡飯也能樂在其中,所謂「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所以佛教更重視心靈健康,重視解脫之樂,而不是把擁有物質當作幸福之本。

修行就是調心之道,只有解除迷惑、煩惱,擁有良好心態,才有能力感受幸福,收穫幸福。

主:瞭解了,佛法不是否定幸福,而是否定我們對幸福的錯誤認知。剛才誤解了自我,現在誤解了幸福,總結起來就是《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我們在生活中就能看到這種現象,物質越來越豐富,科技越來越發達,但沒有煩惱的幸福卻非常難得。

如何靜心

主:剛才提到靜心,這是佛法提倡並擅長的。從哲學的角度,有沒有靜心、安心之類的說法?

周:整個哲學就是讓人靜心,讓人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根本問題——宇宙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終極意義是什麼?我覺得,這種思考的最終結果是讓人超脫一些,這點和佛學的目標一致。剛才濟群法師說,解除煩惱就是幸福,其實,很難從正面定義幸福。

幸福是哲學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在古希臘時期討論得尤其多,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派是伊比鳩魯的快樂主義,認為幸福就是快樂。但他強調的快樂並不是物質和縱欲,而是身體健康,靈魂寧靜。另一派是完善主義,認為幸福就是精神的完善,主要代表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他們強調幸福就是美德,做有道德的人,就是幸福的。

中國古典哲學關注什麼是理想生活,也是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儒家比較接近完善主義,孔子的幸福觀歸納為一句話,就是安貧樂道——物質生活可以簡單些,在精神上追求快樂。道家比較接近快樂主義,其幸福觀也可歸納為一句話,就是全性保真——保護好生命完整、真實的狀態,不讓它被物質破壞了。這句話出自《淮南子》,是早期楊子的說法,我覺得可以代表他們的觀點。

可見,東西方哲學都是從價值觀來說幸福——讓自身最珍貴的東西保持良好狀態。這最珍貴的是什麼?完善主義強調精神,快樂主義強調生命。其實這兩派也不是那麼絕對,都強調生命要單純,不要複雜,否則就是痛苦的根源;同時強調精神應該豐富,要高貴、優秀而有信仰。我覺得兩者可以結合起來,讓精神和生命都有良好狀態,就是幸福。

老天給每個人一條命,一顆心,把這條命照看好,把這顆心安頓好,人生就是幸福的。人心為什麼不靜?無非是煩惱和痛苦。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有兩種,一半是自己製造的痛苦,因為價值觀出了問題,沒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把並不重要的東西看得無比重要,追求不到時痛苦,追求到了仍然痛苦。另一半是人生必然會有的痛苦,不能正確看待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那些是自己無法支配的,如果為此糾結,就感到痛苦。

所以,一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這是哲學討論的問題;二是對自己不能支配的命運,要以超脫的智慧對待。斯多葛派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對不能支配的東西,要做到不動心——既然你支配不了,何必為它激動呢?沒必要。這也是哲學討論的問題。

主:超脫的智慧,原來哲學也講這個。《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中說到,命運有一些是可變的,有一些是不可變的,當時周老師就是持這樣的觀點。法師有補充嗎?

濟:靜心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尤其在今天這個浮躁的時代,外在的喧囂刺激,內心的情緒起伏,使每個人都很累。我們想要休息,可是心總在不停地動盪,使我們不得安寧。我常說,未來考量一個人能不能健康地活著,其中非常重要的標準,就是有沒有休息的能力。

在過去,生活環境單純,沒有那麼多娛樂,人們可以靜靜地曬曬太陽,看看月亮,有時間也有心情和自己在一起。但現代人因為網路普及、資訊氾濫,時時刻刻被手機、電腦掌控著,幾乎停不下來,必須到身上的電全部耗完,才能把這些東西放下睡覺。充一晚上電之後,第二天又繼續忙碌,繼續消耗。

其實,身和心本身都有自我療癒的功能,休息就是啟動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身體需要透過休息恢復精力,心靈需要透過放鬆恢復安寧。如果沒有休息的能力,就意味著我們不會有健康的身心。如何讓這顆躁動不安的心平息下來?佛法告訴我們,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改變認識。周老師講到,西方哲學家告誡我們:不要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其中包含什麼道理?就是以智慧審視人生,所謂「智慧不起煩惱」。所有的煩惱都和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有關,生活中每天會發生很多事,這些事對我們產生多大影響,關鍵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如果帶著強烈的我執、二元對立或負面情緒,那麼每件事都可能製造煩惱。反之,如果我們能以智慧透視真相,任何事都不會帶來煩惱。在中國歷史上,王維、蘇東坡等文人士大夫,既是入世的儒家,也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透過學習佛法,在做事的同時,看到世間名利的如夢如幻,不管得意還是失意,都能超然物外。

其次是勤修戒定慧。戒是指導我們過健康、有節制的生活。現代人為什麼靜不下來?就是因為把生活搞得太複雜,索求無度,所以心也變得很亂。如果生活簡單而有規律,心就容易清淨。而定是安心之道,由此開啟智慧。佛法認為心本身就有觀照力,《心經》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告訴我們,生命內在有觀照的智慧,透過禪修使這種智慧得以顯現,就有能力處理情緒,平息躁動,不被煩惱左右。

主:關於如何安心,從理論到實踐,法師講得非常清楚,而且和周老師所說有不少相通之處。比如讓生活盡量單純,在精神層面則以更高的智慧和正確的價值觀看待人生。學佛可以持戒、禪修,哲學有沒有關於靜心的具體作法?

周:這是哲學不如佛法的地方,光在理論上講智慧,但沒有戒和定這些引領人進入智慧狀態的方法。基督教有,但哲學沒有。當然從戒來說,如果生活簡樸就算戒的話,那我還有一點,但是定,一點都沒有。我認為智慧不僅是理論,有些東西是融化在你的血液中,不是知識性的東西。

我在看哲學書和思考的時候,覺得它把我本有的東西喚醒了,讓我本來有的更強大,是這樣的關係。如果單靠接受一些知識,我覺得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若問,哲學哪一塊對我的影響最深,我可能說不出來,但哲學給我的最大好處是很明確的,我覺得哲學好像給了我分身術,把自己分成兩個我。身體的我在這個世界活動,還有一個更高的我,說是理性、靈魂的我也好,佛性的我也好,就在上面看著身體的我活動,還經常把身體的我叫來,讓他向自己彙報,然後給他總結,給他提醒,給他指導。當遇到煩惱時,更高的我就能跳出來看看。我覺得每個人身上都有這樣一個自我,要經常讓他在場,經常處在清醒的狀態,而且要讓他強大。怎麼讓他強大?就是去讀那些偉大的著作,去讀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