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

作者:廖肇亨, 黃敬家, 林韻柔, 林智莉, 劉家幸, 李淑如, 簡凱廷, 林仁昱, 徐維里

出版社:佛光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21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45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522411

ISBN:9789574577071

定價:NT$600

會員價:NT$51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前言:從近世佛教文學研究的困局談起

↑TOP
《中國佛教文學史》下冊主要處理的時代是宋元明清,基本上以民國肇建為時代下限,大抵約等於近世到近代的歷史階段。撰寫此一時期的佛教文學史難度甚高,遠邁前代,究其緣由,至少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不論是詩詞、小說、戲曲、說唱文學,流傳至今的作品數量往往過於龐大,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通覽全部的作品,傳世作品中真偽相半,還有大量的作品雖然在各種目錄或筆記小說中有所記錄,但卻未能獲見。總而言之,也就是所謂大體符合佛教文學作品,尚未充分完備的整理,連完整的目錄尚付之闕如,一般學者不免有大海撈針的茫然之感,遑論深刻的學術研究,事實上,不只是佛教文學,而是宋代以後的文學史整體,缺乏完整系統性的書志學調查,也有類似的問題。作品的數量雖然多不勝數,但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增加討論的難度。

(二)宋代以後,不論是佛教或是儒學內部,甚至道教,都展示出強烈的融合傾向。華嚴學與宋明理學的關係密切,思想史家於此無法視而不見,莊子乃成達摩東來前之禪。金元時期有「孔門禪」。雖然護國佛教的思想在佛教淵遠流長,但宋代以後,很明顯受到儒家忠義精神的影響,南北宋之交,臨濟宗的禪師大慧宗杲(一〇八九—一一六三年)言:「菩提心則忠義心」,雙方水乳交融,可以思過半矣。明清之際的佛門又喜言孝,許多禪師本身就是鄉里聞名的孝子,佛門又編纂《釋門孝傳》,用以破除儒家對佛教「無君無父」一類的批評,如此一來,與儒家的距離又更進一步。佛門內部,「性、相和會」或「禪淨兼修」也蔚然成風。道教內部諸多神明原本來自佛教,例如哪吒三太子或濟公禪師。這種各種宗教相互強烈融合交攝傾向的結果,使得彼此之間的標識性特色難以辨認。在佛教傳入中國的中古時期,曾經興起種種強烈的辯論,例如「神滅論」,然而宋代以後,經常簡化成為排佛或護佛,與其說是思想內涵的討論,無寧更近於基本立場的宣言。經過各種融合的過程之後,所謂「本質」更加難以確認。

(三)更根本的困難在於:學術界對於近世漢傳佛教往往十分貶抑,日本學界稱之為「近世佛教墮落論」,諸多影響深遠的學術專著對於近世佛教往往十分輕蔑。例如辻善之助(一八七七—一九五五年)的《日本佛教史》、忽滑谷快天(一八六七—一九三四年)《禪學思想史》,乃至於二十世紀中葉出版的《亞洲佛教史》,言及宋元以後的佛教,經常用「庶民佛教」或「世俗佛教」一語概括,主要論點在於近世以來沒有新的佛教宗派出現,或在義理上沒有新的創發,或是無法維持各個宗派獨有的特質,而讓其他宗派,甚至佛教以外的思想流派(例如儒家或道教)滲入。傳統佛教史每喜言隋唐為佛教的黃金時代,各種宗派紛紛問世,然而可惜盛世之後難以為繼,遂步步淪落,此等說法入人甚深,致使近世以後的佛教備受批評。最初努力反駁此種論調的是日本學者荒木見悟(一九一七—二〇一七年),他以晚明中國佛教為例,強調晚明佛教自有時代脈絡,與其他流派的融合帶有強烈的現實需要,是因應時代的呼聲,而非追求類似學問真空狀態的「純禪」或「純淨土」之說,力駁墮落之說。邇近,日本學者末木文美士(一九四九—二〇一六年)、西村玲(一九七二—)透過史料的解讀,說明日本在江戶時期佛教的興盛與活力,絕非「墮落」一詞可以窮其底蘊。以中國來說,晚明清初的佛教盛極一時,高僧輩出,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有極高的成就,特別是詩文書畫。從某個角度看,「庶民佛教」或「世俗佛教」意味著與社會、文化、民俗更緊密的結合。同時,所謂「近世佛教墮落論」的另一個原因其實與前述文獻尚未經過學界系統化的整理有關,對近世佛教著作未能充分掌握,誤以為日本學界整理的《大正藏》或《續藏經》已經將近世佛教文獻一網打盡,殊不知近世藏外文獻極為豐富,遠非現有《藏經》所能盡,然而學界於此尚多餘蘊未發。即以佛教文學的大宗詩歌而言,明清時期的詩僧與僧詩,就目前所能掌握的資料來看,不論人數或是著作,數量之多,題材之廣,都遠非前代可比。是以明清之際的批評家錢謙益(一五八二—一六六四年)在其編選的《列朝詩集》當中,為僧詩獨立一個門類。

不單只是出自個人的宗教信仰,更重要的是明代僧詩已經漪歟盛哉,批評家無法視而不見,清代更是有增無減,可惜學界仍於此多不甚了了,故而類似「近世佛教墮落論」的說法仍然大行其道,致使無法客觀評價其貢獻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