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全套三冊不分售)

作者:濟群法師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1088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261111

ISBN:9786263188150

定價:NT$1500

會員價:NT$1,275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學習《道次第》的意義

↑TOP
首先我們要發心,為六道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修學佛法。

一、修行要做什麼

今後我們要養成習慣,不論聞法還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這樣一種發心。我們講菩提心教法,講得再多,關鍵還是要落到實處,那就是對心行的訓練。其實任何一件事都是這樣,如果不通過實際訓練,它就是一種知識。就像我們學習游泳的知識,或各種游泳方法,但就是不下水。那即使你把世上所有的游泳知識都掌握了,跳到水中的時候,照樣要淹死。如果學佛不能落實到心行,也是同樣。

相反,有些人雖然不懂很多道理,但懂得具體操作,而且每天都在做,反而用得很好。就像學游泳的人被老師指導一下,然後反覆練習。雖然他不會講很多道理,但一樣可以在水中游得很好。

我們所學的佛法,必須落實到心行才能產生作用。這需要一個訓練過程。怎麼訓練?其實並不複雜。所有訓練要做的,無非是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糾正錯誤。我們從觀念到行為,都已養成許多錯誤習慣。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打網球有一套規範動作,並不是很複雜。但在訓練過程中,我們很難一下子掌握規範,原因是難以從習慣動作中擺脫出來。反覆練習,主要在於糾正錯誤。在訓練過程中,比如拿起拍子,往往會進入錯誤習慣,姿勢不對,這就要有教練不斷為你糾正。一個簡單的動作,可能要練上一千遍一萬遍,才能形成正確習慣。

一方面是重複正確。我們可能知道很多正確的知識,但這些知識沒有力量。為什麼沒力量?因為我們還不熟悉它,還不能把它轉化成心行力量。我們說熟能生巧,熟悉了才有力量。所以,任何一種想法和行為都要不斷訓練。

修行也是同樣,首先要轉化錯誤習慣,這又包括兩方面:一是我們的起心動念,即錯誤觀念;二是由觀念養成的錯誤行為。學習教理就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觀念,在此過程中,轉化並修正錯誤觀念。

然後,還要把佛法所說的正確知見落實到心行。比如因果的觀念,無常的觀念,無我的觀念,空的觀念,人生是苦的觀念⋯⋯把這些觀念逐步落實到心行中。事實上,轉化觀念正是修行的過程。過去我們總覺得,學教理是學教理,修行是修行,其實不是這樣。我們學習教理,對教理不斷地正確思惟,就是修行的過程。修行修什麼?就是修正觀念,修正行為。我們的行為有三種: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思想的行為,所以叫身、語、意三業。思惟法義的過程,就是在修正固有觀念。

當觀念被修正了,心態也會隨之得到調整。因為所有的煩惱和不健康情緒,都是建立在錯誤觀念的基礎上。有人把錢和地位看得很重,覺得這些很實在,有了它們內心才踏實。如果他真正意識到外獲得正確觀念後,我們還要把它落實到心行。就像菩提心教法,首先從理論上知道菩提心有什麼

特徵,然後在技術上知道它的用心方法。知道這些原理後,需要通過不斷運用來熟悉。

在無盡的生命延續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心理力量。想一想,自己的我執有多大,貪心有多大,嗔心有多大,慢心有多大,嫉妒心有多大?當我們被煩惱主宰並支配時,那種不舒服的狀態,就體現了心的力量。可見,左右我們的就是心念。

每種心念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命延續過程中逐漸積累的。我們不斷地訓練嗔心,訓練嫉妒心,訓練虛榮心;不斷地訓練貪吃的心,貪睡的心,貪色的心,貪名的心⋯⋯因為不同的訓練,所以大千世界形成了芸芸眾生的種種差別。當然這不是有意的訓練,而是習慣性的積累,並已達到任運自如的程度。當我們要貪的時候,看到一種好東西就貪了;當我們聽到不喜歡的話,很自然地就嗔恨;當我們想到自己的長處,就覺得飄飄然,一點都不費勁。為什麼?因為它已經習慣了。

現在我們要把菩提心訓練到這個程度:看到每一位眾生,都自然地生起平等心,生起慈悲心。如果發菩提心也和生起貪心、嗔心那麼自然的話,就說明我們的心已經接近佛菩薩了。所以說,發心不只是一句口號,關鍵在於訓練。

我們現在有很多心。看到家裡人,看到沒關係的人;看到尊敬的人,看到討厭的人;看到對你有恩的人,看到和你有仇的人;看到你愛過的人,看到你恨過的人⋯⋯起心動念都不一樣,是不是?這些就是凡夫心的種種差別。

在修行過程中,我們要訓練一種心,來代替這一切的心──那就是菩提心。佛菩薩只有慈悲、智慧,沒有別的。而我們卻有很多心,每天變化無常,連自己都搞不清,什麼時候開心,什麼時候痛苦。

在財富的無常性、虛幻性,意識到人生價值不在這裡,意識到所有外在事物對我們只有暫時而非永久的意義,意識到人生最高價值不是通過外在物質獲得的,而是來自內在生命的改善,一旦他懂得這些道理,對外在的執著自然就會淡了。執著淡化了,貪嗔痴的力量也就削弱了。

八正道是佛法修行的不二中道,其中就有正思惟。可見,正確思考本身就是很好的修行。佛法的正見、止觀、契入空性,都是建立在正思惟的基礎上。在聲聞乘教法中,講到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其中的如理作意就是正思惟。所以說,這是修行的常規道路。我們不要以為學教理不是修行,正確地學教理就是修行。

我們痛苦的時候,想不痛苦都做不到;而開心的時候,又那麼忘乎所以⋯⋯這個心總是七上八下。

如果我們只有慈悲和智慧,每天都會活得很開心。因為真正能傷害我們的,就是這顆心。修行所做的,無非是訓練自己的心,把菩提心訓練起來,把它變成一種習慣。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有人有虛榮的習慣,有人有愛打扮的習慣,等等。修行要做的,就是把發菩提心變成習慣,像我們日常的習慣那麼自然。那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功德也在無窮無盡地增長,盡虛空遍法界地增長,修行就省力了。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行基礎,無論誦什麼經,做什麼事,都能與佛菩薩的功德相應。反之,如果沒有這樣一種心行訓練,即使每天在誦經,在念佛,在做很多善行,哪怕在蓋廟和弘法,但因為我們沒有想著利益一切眾生,必然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基礎上。做得再多,最終成就的還是凡夫心,無法從根本上提高生命素質。很多人說,我在念佛,為什麼煩惱還很多,執著還很多,牽掛還很多?那就需要想一想,念佛時是用什麼心去念,做善事時是用什麼心去做?我們沒有念佛時,又在怎麼用心?如果每天都在貪嗔痴,修行自然上不去。

修行的根本就是發心。我們學習佛法,首先要發心利益一切眾生,每天帶著這種心來學。不只是學習佛法,包括做別的事,也要養成習慣。《華嚴經.淨行品》就是引導我們做這樣的訓練。學佛不在於懂的道理有多少,關鍵在於領會了多少,能用的有多少。

二、《道次第》的殊勝

當然,如果我們想要弘法,想要利益眾生,還是要學習很多經教。從個人修行來說,也要有相應的正見為基礎。現在佛教界存在的問題,就是聞思比較薄弱,盲修瞎煉的人比比皆是。正見就是眼睛,如果沒有正見,就像沒有眼睛,最後不知會修到哪裡去,是很危險的。

所以一是發心,一是聞思正見,都是修學佛法的根本。研究所預科三年對大家的培養,是有計畫、有目標,也有明確指導思想的。這和一般的佛學院不一樣。因為我發現,整個佛法修學體系,不論漢傳、南傳還是藏傳,都有非常核心的要領。只是因為佛法太博大了,很多人不知道核心是什麼。

漢傳佛教的傳統是八大宗派,但我個人感覺,宗派佛教還是有一定的時節因緣性。漢傳佛教從隋唐進入鼎盛,明清以來卻一路衰落,尤其是經過十年浩劫,整個教界的信仰比較混亂。很多人修學多年,依然無所適從。學不知道該怎麼學,修也不知道該怎麼修。多半就是念佛、打坐,但念佛、打坐也有各種方法,這些說法能否給人有效的引導?結果往往是不明確的。

其他語系的佛教也有不同問題。藏傳佛教雖然在修行次第上有它的長處,但夾雜著複雜的藏文化背景,一般信眾未必有能力認識其中精髓。雖然現在來漢地的西藏傳法者很多,但真正發心好、有素質的並不多。而且多數漢地信眾對藏傳佛教還是偏於盲信,追求現世功利,熱中算命、打卦、求財、求保佑。總體來說,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弘揚有些混亂。

至於佛學院的教學,走的是現代學院教育的路線。漢傳佛教自古以來就有各自的宗派教育,比如天台宗有天台的教學體系,華嚴宗有華嚴的教學體系,唯識宗有唯識的教學體系,禪宗有禪宗的教學方法,淨土宗有淨土的教學方法。不像現在,天下寺院一本經,念的都是兩堂功課。而目前這種學院式的教育,是清末民初引進的西方教育。最早有楊仁山辦祇園精舍,後來各地寺院陸續辦學,也走過了一百多年歷程。但這種辦學是不是很適合佛教界的人才培養呢?事實上也存在不少問題。

因為學院的辦學方式是綜合性的,除佛學外,還有大量文化課程。佛學方面也學得比較雜,課程多,涉及面廣,沒有明確的核心思想,引導思路。全國二三十所佛學院,從一九八〇年開始辦學,畢業的學生至少有幾千上萬,但真正成才、能寫能講的並不多,走到外面弘法的法師也沒多少,甚至不少學生出現信仰淡化的現象。所以有些老和尚對佛學院不是很信任,特別是北方的道場,不太願意把徒弟送到佛學院,也有一定道理。很多時候,學僧從佛學院畢業了,卻能說不能行。真正能說嗎?其實也說不清楚。

但我們的研究所不同,從教學到弘法,包括我們現在編的「戒幢佛學論叢」和雜誌等,都有明確的、一以貫之的指導思想。這是基於我們對佛法核心內涵的理解。

佛法的核心是什麼?我們通過幾年的學習,究竟要獲得什麼,成就什麼?必須很明確。通過多年修學,並參照藏傳和南傳的教學體系,我逐步發現了佛法的核心要素,並在年初(二〇〇四年)發表《漢傳佛教的反思》,提出佛法修學的五大要素。

其中,第一是菩提心。

第二是聞思正見。如空性見、唯識見、如來藏的見,或阿含經典中苦、空、無常、無我的見,或是大圓滿、大手印的見。

第三是止觀。即如何把正見落實到心行的實踐,這點非常重要。如果知見不能落實到心行,落實到止觀,我們所學的佛法將成為一種哲學。研究哲學和學佛的不同就在這裡。哲學界、文化界對佛教的研究,僅僅是作為一種知識。而我們對所有教理的學習,最終要落實到止觀,也就是從聞思走向修行。所以止觀既有教理的基礎,也有技術的部分,即怎麼用心。在這個層面,需要老師的特別指導,這就涉及傳承的問題。各宗修行都有自身的傳承和用心方法,這是屬於技術層面的。

第四是道次第。即修學的先後次第。頓悟成佛固然是好,但頓悟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就像有人吃七個餅才飽,他覺得,吃第七個餅就好了,前六個豈不是浪費?事實上,吃到第七個才飽,是因為有前面六個的基礎。再如文學藝術的創作靈感,也來自積累,否則就不可能會有文學藝術的智慧火花。

同樣,頓悟離不開漸修。沒有次第的積累,就沒有頓悟,所謂「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六祖惠能一聽到《金剛經》,內心就產生極大的震撼。很多人可能會羨慕,那為什麼其他人聽到沒感覺,六祖聽到就心有所悟呢?其中道理,用《金剛經》的話來說,就是「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為在宿世種下善根,所以聽到《金剛經》才會如此震撼。

在弘法過程中,這種情況非常明顯。有的人你怎麼說也沒用,有的人你隨便一說,他就猛然醒悟。

有的人怎麼學也不容易上路,有的人聽些簡單的道理,他就能上路照著做了。這是什麼原因?也是善根的問題。但善根深淺不是天生的,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要有次第,否則就無從入手。這對普通大眾來說尤其重要。那些根機特別好的人,隨便哪裡都可以入手。就像特別有本事的人,沒有樓梯也可以飛簷走壁,上到屋頂。可對一般人來說,如果樓梯搭得不是特別好,他爬一半還可能摔下來。

所以人和人不一樣,要看清自己的根機。

雖然不同法門對應不同根機的眾生,但佛法修行還是要有一套次第,即大家都可以走的路。畢竟芸芸眾生中,多數是大眾化的根機。就像這個世上,真正對人生有思考、有想法的人並不多,多數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所以要有適合大眾的常規線路,這就是道次第。

第五是戒律。所有修行都要以戒為基礎,由戒而生定、發慧。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也是無上菩提之本,但戒只是基礎,不是一切。過去有人誇大了戒律的作用,以為學戒就可以了生死,可以成佛,這是不對的。戒是基礎,菩提心是根本,正見是關鍵。

整個佛法的內涵,不外乎這五大要素。任何宗派的修行都不能離開這些要素。如果某個宗派沒有完整的五大要素,學人就不容易修好,甚至這個宗派也無法長期發展。一些傳統宗派在弘揚中逐漸衰落,或是我們接觸某個宗派後,在修行上覺得困難,修不起來,都和缺乏五大要素有關。(注:以上是濟群法師二〇〇四年初在《漢傳佛教的反思》一文中所說的五大要素,後於二〇〇六年初發表《佛法修學次第的思考》,將五大要素的內容和次第確定為: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沿用至今。)

研究所的課程,就是按五大要素設置的。有側重發心的,比如以後會給大家講《入菩薩行論》,是關於菩提心的內容。也有側重知見方面的,還有止觀、道次第、戒律。

我們現在講的《道次第》,是集中反映五大要素的一部論典,也是修學佛法的奠基之作。佛法太博大了,很多人學修多年,總是不得要領。而佛教界對人才的需求已經迫不及待,研究所也想快速培養人才,希望大家在短時間內領會並掌握佛法核心,進一步學習其他經論,為佛學研究和未來弘法打下基礎。

《道次第》是藏傳佛教的論著,但不屬於密宗,而是顯教的。宗大師有兩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一部是《菩提道次第略論》(及更詳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述顯教的修行;還有一部是《密宗道次第廣論》,講述密宗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略論》是指導修行的綱要書,在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地位非常高。這部論能傳到漢地,是因為民國年間有一批法師去西藏求法。

《道次第》有四種,除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還有《菩提道次第攝頌》,即《極略論》,以及《三主要道頌》,把《道次第》最核心的內容,用偈頌非常簡練地概括出來。可見,這部論非常重要。

宗大師早年造出《廣論》之後,覺得《廣論》太廣博了,共二十四卷。對每個問題旁徵博引,從各種知見去抉擇,還批判了當時的各種錯誤知見,比較深奧。為了讓不同根機者都能接受《道次第》教法,宗大師在此基礎上撰寫《略論》,把《廣論》的核心內容整理出來。所以,《略論》和《廣論》在思想內涵上是一致的。《極略論》(《攝頌》)就更簡要了。

當年,太虛大師為了了解藏傳佛教,在四川成立漢藏教理學院,並派一些人到藏地求法,有法尊法師、大勇法師、觀空法師等。其中,大勇法師翻譯了《菩提道次第略論》,法尊法師翻譯了《廣論》、《攝頌》和《三主要道頌》。法尊法師翻譯《廣論》後,太虛大師非常讚歎,專門為此寫了一篇序,覺得《廣論》統攝一切經教,依三士道建立修學體系,不論對於個人修學,還是整個佛教的健康發展,都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