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僧伽禮儀及塔像製造:僧像致敬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4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232011

ISBN:9789574473915

定價:NT$320

會員價:NT$272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僧像致敬

↑TOP
第一節 禮敬的建立

一、實相禮

就中分二,如題所明。初中分三:一、制相敬意。二、對敬立緣,合不兩相。三、立敬儀式。

初中,《智論》云:「諸佛不以生身為禮敬也,若見法身,是名供養。如佛從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空故,為先見佛。蓮華色尼寶階先禮,佛不受之。」

第一節,說明佛教的禮敬之道依據什麼而建立。首先介紹實相禮,此為七種禮佛方式之一,又名實相平等禮。其餘六種分別是我慢求名禮、身心禮、發智清淨禮、遍入法界禮、正觀修誠禮,以實相禮為最高禮敬方式,其特點為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

「《智論》云:諸佛不以生身為禮敬也,若見法身,是名供養。」生身,謂從父母所生,為諸佛應化之身。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是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大智度論》說:十方三世諸佛都不以禮敬其色身作為最高禮敬方式,惟有證悟空性,徹見諸佛法身,才是究竟意義上的禮敬和供養。關於這個道理,《金剛經》有一廣為流傳的偈頌:「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如果你只是執著於如來的色相和音聲,並不等於見到如來。那怎樣才是見到如來呢?《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就是空相。諸佛的色身、報身是有相的,但這些只是佛陀的化現,並非究竟,惟有無相的法身才是佛陀真身。如果以為見到三十二相就是見到如來,那麼轉輪聖王也具備三十二相,難道就是如來了嗎?

「如佛從忉利天下,須菩提在石窟中觀無常空故,為先見佛。蓮華色尼寶階先禮,佛不受之。」佛陀曾前往忉利天為母說法,回到人間時,很多弟子因為想念佛陀,爭先恐後想第一個見到。按僧團禮儀,女眾必須排在男眾後面。蓮花色比丘尼為先睹聖顏,以神通將自己變現為轉輪聖王,排在迎接隊伍之首。當她見到佛陀時,佛陀卻說:「第一個見到我的是須菩提而不是你。」蓮花色尼左顧右盼,不見須菩提身影。原來須菩提聽說佛陀從忉利天返回人間時,也想前去迎接,但想到佛陀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就在林中入空性定,當下與佛相應,這才是真正的見佛。

所以說,我們既要恭敬佛陀色身,又不可執著於此,以為見到色相就是見到如來。那樣的話,將永遠停留在禮敬的初級階段。但有些人因此矯枉過正,覺得大可不必再行虛禮,這也是錯誤的,因為佛陀的法身並未離開色身。若能證悟色身實質,其當下也是法身,這就是《永嘉證道歌》所說的「幻化空身即法身」。雖然不執著色相,但也不能排斥色相。尤其是對皈依的修行來說,首先還是要從恭敬住持三寶開始,通過外在禮敬調整心行,從而契入空性,得見法身。

二、禮敬的建立及意義

所以相敬者,為除慢法故。

為什麼要制定長幼有序、互相恭敬的禮儀呢?就是為了幫助僧眾去除驕慢,培養謙恭之心。如果沒有相應的長幼之序,人們便容易妄自尊大,互相輕視。于個人修行,將增長我慢;於僧團大眾,將導致不安定因素。
關於這個問題,道宣律師引了三部經律作為說明。

《四分律》

《四分》中,由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訶責已,告言:「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耶?」諸比丘言各不定,或云十二頭陀者、大姓、多聞法師、持律、禪師等。佛言:「汝等各各長慢,故作是語。」廣說三鳥獸相恭敬法,便說偈言:「其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隨法訓。「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
道宣律師首先引《四分律》說明相互禮敬的規則。在僧團中,究竟以誰為長,以誰為幼呢?

「《四分》中,由諸比丘不知大小故,佛訶責已。」《四分律》「房舍揵度」記載,某次安居期間,六群比丘搶先將好房子都佔領了。結果舍利弗、目犍連這些長老們卻因晚到而得不到應有待遇,睡在外面的土堆上。對於比丘們這種不分大小尊卑的行為,佛陀進行了嚴厲呵斥。

「告言:汝謂誰應受第一座、第一水、第一食,乃至起迎逆禮拜、恭敬問訊耶?」佛陀批評之後又問大家:「你們說,究竟誰可以在僧團享受優先待遇?誰可以坐在第一個座位?水來了誰可以第一個飲用?飯來了誰應該第一個受用?又是誰最有資格被人迎接、被人歡送,並接受大眾的恭敬、禮拜、問訊?」

「諸比丘言各不定,或云十二頭陀者、大姓、多聞法師、持律、禪師等。」比丘們各有各的說法。有的說,修頭陀苦行的比丘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出生於婆羅門、剎帝利等高貴種姓的比丘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博學多聞、辯才無礙的法師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持戒精嚴、通達律典的律師應該享受這種禮遇;有的說,精進禪修的禪師們應該享受這種禮遇,等等,不一而足。

「佛言:汝等各各長慢,故作是語。」佛陀聽了這些回答後卻批評說:「你們都是因為自己的慢心,才會有這些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位比丘提出的都是自己推崇的人。崇尚苦行者,認為頭陀是第一;崇尚持律者,認為律師是第一;崇尚禪修者,又認為禪師是第一。佛陀說:如果根據個人喜好或長處來判斷,其實是不對的。究其根源,無非是內心深處的我慢在作怪,覺得我崇尚的法門才是第一。

「廣說三鳥獸相恭敬法。」然後佛陀為比丘們說了一個故事。過去世中,有一隻鳥、一隻獼猴和一頭大象共同住在一棵尼拘律樹旁。它們想:「我們既然住在一起,應該有大小尊卑的禮儀,以年高者為長,年少者為幼。」大象說:「我小時候,此樹長至我的肚臍。」獼猴說:「我小時候,舉手就能碰到樹頂。」小鳥說:「我的印象中,是我在雪山王右面吃了尼拘律樹的果實,然後把種子拉在這裡才長成的樹。」顯然,小鳥才是其中最年長的。於是,大象把獼猴馱到背上,獼猴又讓小鳥站到肩上,由長及幼,彼此恭敬。

「便說偈言:『其敬長老者,是人能護法,現世有名譽,將來生善道。』教化人民皆隨法訓。」然後小鳥說了一首偈頌:「如果有人尊敬長者,就能護持世間的禮儀道德。這樣做不僅現世能感得良好名譽,未來還能投生善道,繼續享受樂果。」三鳥獸以它們的現身說法,教化民眾遵循禮儀,敬老愛幼。

「汝等於我法律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佛陀以這個故事向比丘們說明了禮敬之道,告誡僧眾們:「你們在我的僧團出家,就應該遵循戒律規範,按照僧團的禮儀綱常行事,彼此恭敬有禮。只有這樣,佛法才能在世間流布廣大。」

「自今已去,聽隨長幼恭敬禮拜上座,迎逆問訊。」接著,佛陀制定了僧團的禮敬規則,要求僧眾按長幼次第和睦相處,下座對上座應當具有相應禮節,如迎接、禮拜、問訊等。

不過,僧團的長幼是依戒臘而非年齡而定。受戒時間短的,應對受戒時間長的表示恭敬。因為戒臘是清淨僧齡的記錄,代表著你在僧團中的資歷。根據戒律規定,出家人每年要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以精勤道業。安居結束後還須自恣,對安居期間是否出現不良行為加以檢討並如法懺悔。然後就是受歲,表示又獲得一個清淨僧齡,增加一臘。而沙彌因尚未受戒,尚未成為僧團正式成員,則按生年次第論長幼。年齡相同者,便依出家時間而定。如此,依長幼而有禮敬規則。幼的一方須恭敬長的一方,長的一方有資格接受幼的一方禮拜問訊等,只須合十答禮即可。若是耆年碩德,亦可不作回應。

僧團雖然重視戒臘,但更講究德行,重視法的內涵。如果受戒時間很長,卻不懂得戒、不懂得法,這種人需要終生依止,不可獨立生活。如《佛說正恭敬經》所言:「假使百歲比丘不能通達如是等句,彼人應受依止。」所以不僅是臘長的問題,關鍵是有法。事實上,僧團之所以重視臘,就是因為每個臘本應包含著法。清淨僧格從何而來?就是因為有戒,就是代表持戒修行的記錄。如果沒有這些內涵,雖受戒多年,不過徒具形式而已。僅僅依靠這個儀式,生命內涵是不會發生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