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戒律與佛教命脈:標宗顯德篇

作者:釋濟群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26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00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50232001

ISBN:9789574473908

定價:NT$280

會員價:NT$23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敘宗勸學

↑TOP
贊戒殊勝

夫律海沖深,津通萬象。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騰嶽波云而潮不過限。

本篇起始,即以大海為喻,讚歎戒律殊勝。這也是佛陀在說法時常用的比喻。《四分律》中,佛陀就以大海八種功德來比喻戒法的甚深廣大。

其一,「諸一切眾流皆往投之。」一切江河之水終將匯歸大海,比喻佛弟子通過學戒,將身心融入佛法海洋。

其二,「海水常住,不失潮法。」大海潮起潮落而井然有序,若佛弟子安住于戒,便能言行如法,至死無犯。

其三,「今五大河,恒河閻摩那薩羅阿夷羅婆提摩河,皆投於海而失本名,名之為海。」五大河水匯入大海後,都會失去原有名字而共稱為海。佛教僧團也是同樣,身份懸殊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姓出家後,都將成為沙門釋子,沒有任何差別。這也是《阿含經》所說的「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

其四,「此五大河及天雨,盡歸於海,而海水無有增減。」所有的江河水及雨水盡數流入大海,海水卻不增不減。在佛法中,佛弟子舍家修道,證悟涅槃,涅槃界同樣沒有增減。不會因為多一人證悟涅槃,涅槃界即隨之增加;少一人證悟涅槃,涅槃界即隨之減少。

其五,「海水盡鹹,同為一味。」所有流入大海的水,最終都是同樣的鹹味。在佛法中,一切修道者所證,也是同樣的法味、解脫味。

其六,「海水不受死屍,設有死屍,風飄出置岸上。」海納百川而不受死屍,無論什麼屍體落入海中,風浪最終會將它們漂到岸上。在佛教僧團中,如果有人犯下根本戒而不知悔改,也會被僧團通過羯磨擯除出去。

其七,「海水多出珍奇異寶,陸地所無有,盡出於海。」大海蘊藏著各種奇珍異寶,許多陸地沒有的珍寶都出自大海深處。佛法中同樣多出珍寶,那就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功德法財。

其八,「大海水,大形者所居處。」海洋裡有很多身形巨大的眾生,而在佛法中,則有很多得道證果的聖賢,如四向四果的聖人等。

「夫律海沖深,津通萬象。」沖深,即幽深、深奧。津,即渡口。萬象,宇宙間一切事物或景象。佛陀制定的戒律如大海般深邃無邊,難見其底。而作為通向解脫彼岸和無上菩提的渡口,每條戒都含攝一切境界。比如受持不殺生戒,是發誓不傷害一切眾生,其所緣包含一切眾生;受持不偷盜戒,是發誓決不盜取任何物品,其所緣是一切情與無情之物。由此可見,戒律的深度和廣度皆不可思議。

「雖包含無外而不宿死屍。」死屍,指破根本大戒者。戒律含攝一切眾生,也就是說,在十法界中,除福智究竟圓滿的佛陀,九界眾生都要依戒行持而成就解脫,甚至動物也不排除在外。關於這個問題,有些宗派持不同觀點,認為動物無法受戒。但依本宗觀點,五戒、八戒等在家戒,動物也通受無礙。雖然戒律覆蓋的面如此之廣,但對已破根本大戒者,清淨僧團是不能容納的。前面講到大海八大特點的第六條中,也有同樣的說明。當然,如果破戒後還有懺悔心,可繼續在僧團當學悔比丘,但不能享受作為僧人擁有的基本待遇。具體內容,今後在《僧網大綱篇》會詳細解說,如「奪三十五事」等。至於毀犯根本大戒而無意懺悔者,將被徹底驅逐出僧團,是為滅擯,就像大海將死屍棄之於岸。

「騰嶽波云而潮不過限。」騰嶽波云,以大海波濤比喻戒律制定及開遮的甚深緣起,岳喻其高深,云喻其變化。佛教戒律並不是在僧團建立之初就已完備,而是在日後發展過程中,佛陀針對弟子們出現的種種不如法行為逐步制定。每一條戒都是針對某個具體問題而產生,制了又開,開了又制,如大海波濤般澎湃洶湧。雖然戒律的開遮持犯極其複雜,但一切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就像大海那樣,潮起潮落皆有一定之規。

勸勉大眾

故凡廁豫玄門者,克須清禁,無容於非。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無染於世。故能德益于時,跡超塵網。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非道無以顯其德。

這一段主要介紹僧人的行儀,勸勉大眾應該依戒定慧行持。

「故凡廁豫玄門者,克須清禁,無容於非。」廁豫,準備加入。玄門,佛法深妙之門。清禁,清淨戒法。所以說,凡是想要出家成為沙門、成為僧團一分子的學人,必須嚴格以戒為師,依戒行持。因為戒律是出家人的行為準則,更是保護行者不受傷害的堅實鎧甲。由此而能防護身口意三業,不再容納非法行為。

「沐心道水者,慕存出要,無染於世。」道水,佛法就像淨水一樣,能使我們清洗塵垢。出要,導向出離的要素,指定和慧。那些沐浴在佛法海洋中的行者,必須將心安住於定慧之中,這是我們出離生死、超越輪回的關鍵。有定,而能令心安住,如如不動;有慧,而能觀照世事,化解煩惱。惟其如此,我們的心才不會被世俗所染,超然塵外。戒定慧是佛法修學的基本次第。首先從行為上遠離非法,然後乃能得定發慧,出離塵網。世俗在哪裡?是外在的五欲塵勞,更是內在的無明煩惱。我們之所以會對外境產生興趣,無非是相應的世俗心在作用。持戒可以幫助我們遠離外境誘惑,修定則能幫助我們簡化心靈環境,令妄心平息,並安住於善所緣。在此前提下,再作空性觀修,徹底化解無明。如此,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地無染於世。當貪嗔癡息滅了,又有什麼能干擾我們的心,染汙我們的心?

「故能德益于時。」德,由戒定慧形成的高尚生命品質。具足這樣的德行,才能化世導俗,利益人天。因為他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是以純正的發心去做,不夾雜絲毫名利心和世俗心。這種傳遞道德力量的言行,才能具有感召力、震懾力。否則的話,所謂的利他往往是自欺欺人而已。

「跡超塵網。」塵勞就像網一樣,凡夫身陷紅塵,就像魚兒被困網中,難以逃脫。惟有勤修戒定慧,才能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具有怎樣的內在德行,才能散發怎樣的氣息,所謂誠於中而形於外。否則,我們靠什麼出離世俗?是不是頭髮剃了就能超然物外?是不是披上一件僧衣就能超然物外?是不是住在深山古寺就能超然物外?都不是。超然物外是生命內在的境界,惟有在佛法的長期熏修下,才能摒棄世俗雜染,超越紅塵羈絆,真正具備解脫能力。

「良由非法無以光其儀。」法,淨戒。儀,外在威儀。一個不持淨戒的人,就沒有莊嚴的儀錶,沒有如法的舉止。僧眾乃人天導師,行住坐臥都要具備相應威儀。不僅出家人如此,各行各業莫不如此。商人有商人的行儀,軍人有軍人的行儀,教師有教師的行儀。同學們從社會各個行業走入佛門,多少還帶著世俗習氣。如何完成這種轉化?必須「五年學戒,不離依止」。在佛陀時代,戒律就是僧團的日常生活方式。只要住在僧團,無須多少時間即可熟悉各項軌則。為什麼佛陀要求以五年時間依止師長呢?這一過程主要是讓我們在和尚或依止師的指導下,成就外在威儀,培養內在德行,從一個在家人轉變為如法如律、具足威儀的僧寶。如果沒有這一階段的磨礪,即使剃髮染衣,往往還帶著世俗的言行習慣,帶著世俗的觀念想法。出家幾十年,整個生命氣質依然故我,所謂光頭俗漢也。

「非道無以顯其德。」道,即定慧之道。如果不習定修慧,就無法開顯生命內在的高尚品質。出家修道,決不僅僅是為了具備外在形象,更要進一步培養內在氣質。我們之所以是凡夫,無非是由自身的無明、我執、貪嗔癡所致。怎樣完成生命品質的轉換?怎樣成就佛菩薩那樣的悲智二德?都要通過戒定慧的修習。

末法亂象

而澆末淺識,庸見之流,雖名參緇服,學非經遠。行不依律,何善之有?情既疏野,寧究真要。封懷守株,志絕通望。局之心首,而言無詣。意雖論道,不異於俗。與世同流,事乖真趣。研習積年,猶迷暗托。況談世論,孰能體之。

這一段,道宣律師主要給我們說明了末世的衰相、亂象。

「而澆末淺識,庸見之流。」澆末,風俗澆薄的末世。淺識,缺乏佛法正見。庸見,等同於世俗觀念。末法時代,許多出家人對佛法的認識很膚淺,和世間從未聞法者的見識並沒有什麼區別。

「雖名參緇服,學非經遠。」參,加入在內。緇,黑色,出家人要剃髮染衣,將袈裟染為壞色,故以緇服代指僧人,以緇門代指佛門,與此相對應,在家人稱為白衣。經遠,作長遠謀劃。有些人雖然具備出家人的形象,成為名義上的出家人,但在修學上並沒有什麼長遠規劃。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不少人剛學佛或出家時,也有向道之心。但幾年之後,由於修學不得力等諸多原因,道心不增反退。漸漸地,修行、解脫似乎成了一種說法。甚至說都懶得再說,想都懶得再想。那個原來似乎就在眼前的佛,也一步步由大殿退回了遙不可及的西天。修學目標一旦模糊,過日子和求名利,自然成了這些出家人的現實。

「行不依律,何善之有。」如果在行為上不以戒律為規範,所有的善行和善法都不可能建立起來。行不依律,既可能是由於對戒律的無知,也可能是因修學不深入而對戒律失去敬畏之心。若不能認識到戒律對修行及生命的重要意義,不能依戒約束身口意三業,我們就很難從貪嗔癡的串習中走出來,很難止息殺盜淫妄等不良行為的延續。那樣的話,我們的整個行為還是世俗心的相續。人的存在,無非是被觀念和心態所左右。出家後,如果沒有洗心革面的毅力,不下顛覆舊我的功夫,很難在根本上改變自我。即使有這樣的意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也難以達成目標。事實上,所有善法都建立在戒的基礎上。因為戒是防非止惡的力量,缺乏這一前提,所謂的善行往往夾帶各種煩惱雜染,而不是純粹的善、如法的善。有時,這樣的善行甚至是功不抵過的。所以說,戒律是善法成就的保障,包括人天善法,也包括解脫、成佛這種究竟的善,無漏的善。

「情既疏野,寧究真要。」疏野,放縱不拘。真要,真實精要之理。因為不依戒律,人們就會縱容自身情緒,縱容個人欲望,乃至縱容貪嗔癡,最終使不良串習不斷壯大,使生命落入惡性循環中。這樣的話,怎麼還有能力參究佛法真諦,證悟空性呢?

「封懷守株,志絕通望。」封懷,封閉自己的內心。守株,固執自己的淺陋。這樣的人對佛法真理和戒定慧三無漏學將一無所知。受戒之後,依然固守自己的陋習,雖然也學一些戒律,卻不能依戒而行,更不懂得進一步希求聖果。現實中,確實有很多出家人不求上進,不思修學,所作所為都是順著固有習性,依然為貪嗔癡左右。即使做一些修行、弘法的事,也是順著不良習性在做,在根本上與佛法了不相干。

「局之心首,而言無詣。」整個認識都局限於原有的世俗之見,所出之言無關佛法義理,于人於己皆無真實利益。整個修學過程,應不斷以佛法調整原有觀念,以修行調整自身心態,從而完成生命的改善。人生正是由觀念和心態決定,這也是修行的重點所在。如果一味依從自我感覺,就會隨著貪嗔癡越走越遠。因為凡夫的感覺就是無明,就是貪嗔癡。如果不從觀念加以調整,忙來忙去,仍會糾纏于固有串習中。

「意雖論道,不異於俗。」雖然有時也會講一點佛法,但只是作為文字來說,內心並不相應。更何況,不少人還帶著世俗心談論佛法,以談玄說妙為能事,並不是以慈悲心和利他心來說。當代就有不少這樣的佛法研究者,講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來妙筆生花,但這一切的目的,只是為了換取所謂的學位、職稱。表面看來似乎都與佛法相關,實際卻是為了世俗的名聞利養。

「與世同流,事乖真趣。」乖,違背。現在很多人在做事時,更多是和世俗心相應,和世俗習氣同流合污,所作所為就會背離佛法實質,背離出家初心。做著做著就開始進入心靈誤區。我們每做一件事,每緣一種境界,都會有某種心行與之相應。所以我們要時時審視,在學佛和做事的過程中,究竟是以什麼心和所緣境相應。如果和貪嗔癡相應,無論所做的事業多麼冠冕堂皇,仍是世俗行為。惟有和戒定慧相應,才是邁向解脫的修行。

「研習積年,猶迷暗托。」積年,多年。暗托,不達前事,冥然為之。有些人雖在不斷研究教理,卻不能領會佛法真諦;雖然也在做事,也在弘法,卻不清楚做事和弘法的意義何在。儘管拼命做著,但更多是追求一種外在結果,不懂得如何用心,如何與法相應。

「況談世論,孰能體之。」體,瞭解。如果在修學過程中尚且不能善用其心,何況是單純談論一些世俗話題,從事一些世俗行為,就更難從中認識佛法真諦了。事實上,整個修行就是幫助我們「善用其心」。前兩年,我一直在講述《道次第》,其高明之處,就是為我們建構了一套簡明的修學引導。修行正是調心的過程,從走出凡夫心到成就佛菩薩品質,自始至終,是以佛法完成內心的調整。遺憾的是,很多人雖然學了不少道理,面對事相時,卻不懂得如何調心,一味追求外在的得失、是非和名利,最後成就巨大的凡夫心。社會上,很多人就是這樣把心做壞了。甚至在出家人中,這類現象也比比皆是。

目前,教界的商業化、世俗化很嚴重。雖然寺院建得很大,佛像塑得很大,法會辦得很大,但仔細考察,法的含量究竟有多少?當佛法含量日漸減少之際,相應的,世俗成分就在隨之增加。這都是我們需要警惕的誤區。也有些人雖然好心辦事,但不知做事的重點是什麼,更不知如何將做事變成修行,如何在做事過程中完成心行的調整。如果我們不懂得這些,單純追求外在結果,最後就和世人開公司、忙事業沒什麼本質區別了,也會以名利為追求,以得失為重心,成為佛法包裝下的世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