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六祖壇經新繹:圓融淡定的生命智慧(增訂版)

作者:吳宏一

出版社:遠流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2月22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3*17*1.9cm

商品編號:1150800901

ISBN:9789573299622

定價:NT$420

會員價:NT$357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內容連載

↑TOP
《六祖壇經》是一部禪宗創始人惠能演講佛法的紀錄,也是中國人所寫的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尊稱為「經」的典籍。它對唐宋以後的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既深且廣的影響。

惠能,一作「慧能」。相傳原本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一帶)。他的父親因犯罪被貶到嶺南的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惠能就在此地出生,所以又自稱嶺南人、新州百姓。他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二年(西元六三八年)二月八日,卒於唐玄宗先天二年(七一三)八月三日,年七十六歲。他是中國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派禪宗的創始人。

第10章 惠能作偈

有一童子❶於碓坊邊過,唱〔一〕誦此偈。惠能一聞〔二〕,知未見性,即識大意。能問童子:「適來❷誦者,是何言偈?」

童子答能曰:「你不知,大師言生死事大,欲傳衣法,令門人等各作一偈,來呈吾看,悟〔三〕大意,即付衣法,稟為六代祖。有一上座名神秀,忽於南廊下書無相偈❸一首,五祖令諸門人盡誦。悟此偈者即見自性,依此修行,即得出離❹。」

惠能答曰:「我此踏碓八箇餘月,未至堂前。望上人❺引惠能至南廊下,見此偈禮拜。亦願誦取,結來生緣,願生佛地。」

童子引能至南廊。能即禮拜此偈。為不識字,請一人讀。惠能聞已,即識大意。惠能亦作一偈,又請得一解書人❻於西間壁上題著,呈自本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四〕大意。❼惠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

佛性常清淨[五],何處有塵埃。❽

又偈曰: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❾

院內徒眾見能作此偈,盡怪。惠能卻❿入碓坊。

【校記】

〔一〕原作「此」字,據敦煌本改。

〔二〕「一聞」前原有「及」字,疑衍,據敦煌本刪。

〔三〕原作「吾」,據敦煌本改。敦煌寫本「吾」「悟」二字常通用。

〔四〕「悟」原作「吾」字。此敦煌寫本所習見,下不贅舉。

〔五〕「佛性常清淨」一句,惠昕本以下,皆改作「本來無一物」。

【注釋】

❶童子——佛家用來稱八歲至二十歲(弱冠)有意出家而寄養寺院的未成年人。梵語「鳩摩羅伽」,漢譯「童子」。

❷適來——剛才。

❸無相偈——不執著色相的偈語。這裡指的是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樹」等句。其實神秀所作偈中有身、心、樹、鏡等等,不僅有相,而且執著於相,決非無相。事實上,在惠能之前,傳統的「無相」,往往指去惡持善的工夫而言。童子以「無相」稱之,或許正是此意。

❹出離——即證入涅槃,脫離生死輪迴的意思。

❺上人——原意是指年高德劭、智德兼修的高僧,這裡借用為對修行者的尊稱。

❻解書人——懂得讀書提筆的人。

❼不識本心四句——這四句是《六祖壇經》的主旨。意思是佛在自身,本性即佛,只要明己本心,識自本性,即得妙義,否則身外求佛,縱使刺血寫經,歷盡塵劫,也是蒸沙作飯,只是徒費工夫。這四句夾在此處,上下文氣不順,極似後人注文附益於此。

❽菩提本無樹四句——見下文「新繹」部分。

❾心是菩提樹四句——見下文「新繹」部分。

❿卻——退回。

【直譯】

有一個年輕的修行者,從舂米的磨坊旁邊經過,口中高聲唱誦這首偈語。惠能一聽,知道作者還沒有悟見自己的本性,而且馬上就了解偈語的大概內容。

惠能問年輕修行者:「剛才你所唱誦的,是誰說的偈語?」

年輕修行者回答惠能說:「你有所不知。弘忍大師說生死是人生大事,想要傳授袈裟心法,命令所有門人等等,各作一首偈句,『來呈給我看』。有悟得禪法要旨的,就傳給他袈裟心法,稟承為禪宗第六代祖師。

「有一個上座弟子名叫神秀的,忽然在南廊下題了無相偈一首。五祖命令所有的門人都要誦念,能夠領會這首偈語,就能夠悟見自己的本性,依照這首偈句修行,就可以解脫生死的輪迴。」

惠能回答說:「我在這裡踏碓八個多月,從來沒有到過禪堂前面。希望上人您帶領我惠能到南廊下,去看這首偈語禮拜它。我也願意誦念記取,結下輩子的因緣,希望往生佛國的淨土。」

年輕修行者帶領惠能到南廊下。惠能立刻禮拜這首偈句。因為不認識字,請一個人讀誦。惠能聽了,馬上了解要旨。惠能也作了一首偈句,又請了一個懂得提筆寫字的人,在西邊的廊壁間題寫上去,呈現自己見自本心的心得。

不識得自己的本心,縱使學習禪法也沒有好處;能夠識得本心,見自本性,就能夠領悟禪宗的要旨。

惠能的偈句是這樣說的:

覺悟的菩提本來沒有樹木,
清明的鏡子也不會有鏡臺。
本來的心性即常清清淨淨,
哪裡會有沾染黏著的塵埃?

又有一首偈句說:

心靈是覺悟的菩提樹,
身體是清淨的明鏡臺。
明鏡本來就清清淨淨,
哪裡會沾染黏著塵埃?

寺院內的門徒俗眾,看到惠能作了這偈句,都覺得非常奇怪。惠能退回到碓坊去。

【新繹】

這一章是寫惠能聽人唱誦神秀的偈句,即知神秀未得無上菩提,尚未悟得佛性,所以在眾人面前另作偈句。所作直指人心,引人側目。

上文說神秀作了「身是菩提樹」那首偈句之後,五祖弘忍要門人焚香敬誦,此章開頭即承此而來,說有個年輕的修行者,經過惠能踏碓的工作場所,正在高聲唱誦這首偈句。惠能一聽,即知大意,而且知道作者尚未悟見本性。所以向該年輕修行者打聽,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從年輕修行者的答話中,我們可以知道五祖私下召見神秀要他再作一偈的事情,眾人是不知曉的。大家仍然認為神秀原作是「無相偈」,已經達到無上菩提的境界,只要依此修行,即可脫離輪迴苦海。

神秀所作的「身是菩提樹」一首,究竟是不是「無相偈」呢?歷來讀者頗有疑義,筆者下面參考近現代一些學者的說法,就此試作一解。

上一章五祖弘忍私下召見神秀於堂內門時,已經說過神秀「只到門前,尚未得入」,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因此期許他「要入得門,見自本性」。「見自本性」的「見」,是特別重要的。這些話,對於五祖之傳付衣法,所以取惠能而捨神秀,關係非常緊切。有人因此把神秀和惠能對立起來看,其實那是錯誤的。禪宗雖然後來有南北之分,惠能和神秀雖然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但他們在佛性本有的認識上,基本上並無差別。他們主要的差異,只是在於解脫苦海、證成涅槃的實踐工夫上,有頓悟和漸修的不同而已。

《景德傳燈錄》卷四記載神秀另有一首「示眾」的偈句:

一切佛法,自心本有。
將心外求,捨父逃走。

「自心本有」,是說眾生人人本來都有本心佛性,不待外求,基本上這與上文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並無不同,但神秀認為凡夫俗眾所以後來與諸佛不同,乃在於遭受了貪、癡、瞋的所謂「三毒」,矇蔽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所謂「六識」,因而產生種種幻想幻象,惑亂身心,受諸苦惱。這也就是所謂「相」。「捨父逃走」的典故,見於《法華經‧信解品》,是說有個富家子弟,不知自家財寶無量,從小離家流浪,四處行乞,多年後雖被其父尋回,卻仍驚惶逃走,不信其父所言。這是比喻凡夫修道,不知自心即佛,卻將心外求,因而身心惑亂,自尋煩惱。神秀認為解脫之道,悟解必須經由漸修,必須先除三毒,清六識,然後才能脫離苦海。易言之,必須先「無相」,先去除「所有相」才可以。

但是,當我們回頭去看神秀的那首「身是菩提樹」的偈句時,卻可發現他之所寫,都是有相,而非無相。他把身比喻為菩提樹,把心比喻為明鏡臺,這都已落於「相」之執著;而且把心性比喻為明鏡,說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也同樣已落於「心」之執著。

佛說《金剛經》,有兩個重點,一是「空相」,一是「無住」。「空相」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住」說的就是經文中常提到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說無所執著,「生其心」,是說顯現本心佛性。上文說過,佛家以為眾生都自具清淨的本心,那也就是所謂佛性。因為凡人常有愚癡貪瞋之想,所以會擾亂自己的身心。我們知道,古人常把心比為明鏡,《大乘起信論》也這樣說:「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神秀所謂「時時勤拂拭」者,正是主張為心鏡除垢的工夫。

據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說:「金剛座上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正等覺,因而謂之菩提樹焉。」可見菩提樹原名畢缽羅,因佛在樹下得道,於是把正覺之義的「菩提」,用來做為樹的代稱。神秀既然把身比做菩提樹,把心比做明鏡臺,顯然都在強調取法乎上和除垢拂塵的工夫。這是一種主張漸修的修持工夫,和五祖所說的「見」自本性、惠能所主張的頓悟,在實踐法門上是不相同的。因此,五祖才說他還達不到「無上菩提」。在五祖的心目中,神秀仍然拘守在「相」和「住」,即「有相」、「執著」的層次,還沒有真正達到《金剛經》中「空相」和「無住」境界。

也因此,上文第二章所記惠能賣柴送到客店,「忽見一客讀《金剛經》,惠能一聞,心明便悟」,和這一章說惠能聽到「有一童子於碓坊邊過,唱誦此偈」,「一聞,知未見性,即識大意」,這兩段文字是應該合看的。重點都在強調惠能有慧根,能頓悟。人的根性是有利鈍之分的。

當然,也有人根據王維〈六祖能禪師碑銘〉的「每大師登座,學眾盈庭,中有三乘之根,供聽一音之法。禪師默然受教,曾不起予。」認為惠能於碓坊工作時,也會在五祖弘法時去旁聽的。這跟惠能究竟能不能識字讀經,都是後人關心的問題。利根大智的人,如果肯多廣知識,總是好事情。

這一章還特別強調惠能的待人謙卑和不識文字。因為待人謙卑,所以年輕的修行者願意幫助他。因為不識文字,所以讀神秀的偈句,和把自己所作的偈句題在壁上,都需要別人幫忙。當時民間教育不普遍,識字的人不多,因此後來通行的宗寶本等等,便附會了這位幫忙惠能的人,是「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而且,在惠能所作的偈句前後,也都有了可能是後人傳抄時增益附注的字句了。

例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見性,即悟大意。」這四句總結《壇經》的要旨,本身就很像是一首偈子。夾在文中,與上下文氣並不通貫。「又偈」的第二首:「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與第一首句意重複,而且「身」「心」是否易位,也都值得商榷。像這些地方,有可能是後人所增益附注而羼入本文之中的例子。

在這一章文字中,最重要的當然是惠能所作的第一首偈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這首偈句成了惠能的代表作。前二句說的正是「空相」,空諸所有,離相而悟空,契合《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後二句說的正是「去住」,去其執著,明心而見性,契合《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這也正是五祖弘忍所標舉的「要入得門,見自本性」的「無上菩提」,至高無上的境界。難怪五祖弘忍一見隨即決定傳付衣法給惠能了。

這裡有一句偈語要特別提出來討論。惠能的這首偈句,從惠昕本以後,通常被改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他字句的改動,無傷大雅,但第三句由「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卻不能不稍作辯說。郭朋的《壇經校釋》於此即有詳細的考辨。郭朋以為:首竄者先把《大品般若》的「性空」誤解為「本無」,再以「本無」來竄改「佛性」。可是,《般若》講的是「性空」,並不是「本無」,因此把「佛性常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不僅有背於「佛性」論,而且也不符合《般若》思想。

郭朋還舉契嵩本《壇經‧南北頓漸品第七》的一段文字為例:「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郭朋以為:神會的回答,雖然表面上受到了惠能的指責,但其實神會還是「答如所問」的。「吾有一物」,是對於「本來無一物」的明顯否定。契嵩之所以露此馬腳,乃是由於他也是一個「佛性」論者!「佛性」論者,終究是不會像《般若》「性空」論者那樣「空」其一切的。

宋代的禪僧黃龍悟新,對「本來無一物」句有詩諷之曰:「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無物,卻受他人一鉢盂。」這是開惠能的玩笑,說如果佛性真的「本來無一物」,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接受五祖所傳的衣物?郭朋就藉這些例證,來說明惠昕本把「佛性本清淨」改為「本來無一物」,是改錯了!後來的契嵩本和宗寶本也都承襲此誤,實在令人不無遺憾。

郭朋從唯物辯證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有其立論的依據,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但筆者以為此固可備一說,但也不必因此而抹殺惠昕本以下諸禪師的體悟和解釋。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論述和解釋,都不過是為了幫助他人了解佛法所作的譬喻罷了,以此喻彼,以此實物喻彼妙理,重點在於得意忘言,千萬不可執著於語言文字,禪宗所謂「不立文字」,道理亦即在此。佛家是常以譬喻來說妙理的。當我們說「野渡無人舟自橫」、「入其室則空無一物」時,都不是說真的無「人」無「物」,它們都只是一種譬喻形容而已。如果死看文字,那就是犯了執著的毛病了。「本來無一物」,亦當作如是觀。

【宏一偈曰】

壁上無相偈,碓間獦獠心。佛性自清淨,何曾塵埃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