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跟著菩薩發願:〈普賢行願品〉淺釋

作者:鄔金智美堪布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3年02月16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2*17*1.4cm

商品編號:1150772431

ISBN:9786267219157

定價:NT$400

會員價:NT$34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導讀

< 回商品頁

前言

↑TOP
《華嚴經》是由佛陀授記的龍樹菩薩自龍宮迎請到人間後廣為弘揚的經典。其中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乃是《華嚴經》的精華,所以古印度論師特別把〈普賢行願品〉抽出來單獨流通,並紛紛為此撰著釋疏。如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當中,由印度論師所造的釋本有宣稱為龍樹造的《普賢行願大王會疏》、世親造的《聖普賢行願注》、陳那造的《聖普賢行願義攝》、釋迦友造的《聖普賢行願王廣注》、阿闍黎莊嚴賢造的《聖普賢行願王廣注》等五部注疏。

  此外,在旁塘與鄧噶大藏經的目錄中提及功德光造《普賢行願品釋》,以及西藏譯師益西德在自己所著的《普賢行願品釋》的後跋中,也提到桑傑扎巴撰著《普賢行願品釋》,然而至目前為止,尚未聽說有人見過此二釋本,據說法國國家圖書館保存了來自敦煌的缺後跋藏文手抄本《普賢行願品釋》,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留待日後考證。總之,從那麼多論師為〈普賢行願品〉作注釋,可知此經在印度受重視的程度。

  在雪域西藏,自從毗盧遮那等大譯師陸續翻譯印度佛經,後人結集為大藏經甘珠爾與丹珠爾,其中廣為流傳的〈普賢行願品〉版本乃由西藏譯師益西德譯為藏文、大譯師毗盧遮那校訂,據說從那時起,〈普賢行願品〉成為每位修行人必誦的一部經,此後亦有許多其他的西藏論師為此作釋,例如譯師益西德所造的《普賢行願品釋》、多羅那他的《普賢行願品廣釋.諸聖者之密庫》、洛欽大譯師的《普賢行願品略釋.入諸聖者傳記之門》、章嘉大師的《普賢行願品略釋》、覺尼紮巴夏珠的《普賢行願品釋.闡明佛子浩瀚行要義之日輪》以及札巴堅參尊者的《普賢行願品辭釋.自諸善說中摘錄》等等。除此之外,巴楚仁波切、米滂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等大德均非常重視並大力弘揚〈普賢行願品〉。

  由於傳承的關係,藏傳佛教分為四大教派,無論是上師灌頂、講經或舉辦消災、祈福法會,每一教派最後都一定以〈普賢行願品〉來迴向。藏傳佛教中的噶舉、寧瑪、覺囊派等等,迄今每年都在印度金剛座(菩提迦耶)舉辦「普賢行願大法會」,主要就是共修〈普賢行願品〉;薩迦派則在佛陀的誕生地倫毗尼舉辦。從每個教派都經常恭誦〈普賢行願品〉來看,此經在藏傳佛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華嚴經》在漢地翻譯的版本有三種,在東晉時已被譯出,即《六十華嚴》;唐武則天時譯為《八十華嚴》。之後,唐朝貞元年間譯為《四十華嚴》,其最後一品就是〈普賢行願品〉,完整的題名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漢傳華嚴四祖清涼國師云:「西域相傳,〈普賢行願品〉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品〉,以今觀之,理實然矣。」並著有《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疏》。宗密大師(華嚴五祖)是清涼大師的學生,他把清涼大師的註解再加以解釋即為《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還有,清末民初的諦閑法師撰著《普賢行願品輯要疏》,印光大師將其歸納為淨土宗的《淨土五經》之一,之後〈普賢行願品〉在漢地廣為宏揚。古人云:「不讀華嚴,不知佛家富貴。」而《華嚴經》的精華就是〈普賢行願品〉。因此,直到現在仍有許多漢傳的大德為其作釋或講記,由此可知,對漢傳佛教而言,這部經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善財童子從一開始依止文殊菩薩直至普賢普薩,總共經歷五十三位 善知識的教導。其中,彌勒菩薩傳授他菩提心的利益,最後普賢菩薩則授予〈普賢行願品〉。其內容概分為三部分:一、成就願的因――累積資糧、淨除罪障的修法;二、廣說正行願文;三、敘述行願的功德利益。有人質疑既然〈普賢行願品〉是由普賢菩薩所傳授的,然為何歸類為經而不是論呢?其實佛經是以三種方式形成的:佛親自講述的經、佛所開許的經、佛所加持的經。此經屬於後二者,既是佛陀開許的又是佛陀加持的經。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學習此經的功德不可思議。在古印度,有人讀誦《華嚴經》之後用水洗手,結果凡是沾到此水的蟲蟻都因此投生為天人。《華嚴經》的精華〈普賢行願品〉,其意涵更是深廣無比。然而我的智慧淺薄,無法一一道盡。由於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揚唐仁波切以及上師德巴堪布等善知識對此經極為重視且大力推廣的緣故,我們應當對此經生起堅定的信心。上師們也希望藉由解說這部經使我們與殊勝的教法連結,在心續中種下善的種子。

  由於念誦此經的功德極為殊勝,如〈普賢行願品〉云:「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因此有很多人發願每天念誦一遍〈普賢行願品〉,故我講解時著重在字義上做些簡單的解釋,希望即使沒有聞思修多年的人也能輕易地吸收、理解。如此在念誦此經的同時,便能隨著文字理解其中的意思,這就是隨文解義。若能如此,則有助於我們對佛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

  西藏有位聲名遠播的修行人叫作尊珠達吉,是毗盧遮那譯師的化身,曾經依止一○八位善知識,聞思修各方面極為出類拔萃,世人稱之雅德班欽。他曾說:「閉關、持咒等等諸多修行的方法中,我始終認為〈普賢行願品〉是最殊勝的。所以,我的主要修行就是〈普賢行願品〉。」另有位上師名叫色喀喇嘛,他非常注重修行,終其一生以修〈普賢行願品〉為主,加持別人時念誦〈普賢行願品〉;超渡時也是念〈普賢行願品〉;灌頂時也念〈普賢行願品〉,如此極具修證的上師也認為沒有比〈普賢行願品〉更加殊勝的修持了。

  益西彭措堪布在《普賢行願品講記》中提到:「我想起法王晚年意味深長的話語,二○○○年,法王說:『現在我對什麼都不希求,但對僧眾每天能念誦一遍〈普賢行願品〉卻有強烈的希求心。如果僧眾每天能如法念一遍〈普賢行願品〉,我住在世間也覺得有意義。』大家想想,法王不希求其他,但對僧眾如法念一遍〈普賢行願品〉卻有強烈希求心。如果念誦本經沒有深遠的意義,法王會如此斷定地表示嗎?大家這次學習〈普賢行願品〉,要珍惜因緣。這對我們修持菩提道具有極深遠的意義。希望發起殷重心來學習,不要把無上寶法看輕了,不然當面錯過,就會失去大意義。」

  據說阿底峽尊者也曾講過:「如今不論是累積資糧或發願,恆常念誦往昔佛陀金口所宣說的,如〈普賢行願品〉那樣的願文,是十分殊勝的。」所以有機會學習此經是極珍貴、難得的,為了不浪費此寶貴的人身,請盡量每天念誦並隨文發願,這非常重要,如《寶積經》云:「諸法依緣生,住於意樂上,何者發何願,將獲如是果。」

 此書是我在臺北講課的內容,由幾位發心的居士辛苦謄寫成文字,但我發現內容不夠嚴謹、完善,因此於閉關期間根據之前簡繁體版本稍作修改與增補,並擷取札巴堅參尊者所著的《普賢行願品辭釋.自諸善說中摘錄》部分內容,加以整理,在本書中以「概要」的方式呈現。最後,因為自己的修行與中文表達能力均有不足,一定有許多遺漏、疏失、錯謬之處,懇請諸智者不吝指正。最後,我誠摯地發願希望本書能成為初學者修道上的一面地圖,引導還不知該如何發願的學子修學普賢行願,並且能夠速疾成就普賢願海。

鄔金智美
二○二二年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