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簡明中國佛教史【修訂版】

作者:黃運喜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1*15*1.6cm

商品編號:1150231981

ISBN:9789574473823

定價:NT$380

會員價:NT$323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前言

↑TOP
佛教發源於印度,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後,就在中土生根,經過長期與中國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等互動,逐漸發展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為顧及本書的讀者有一部分為海外的華人,或許中、港、台三地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有較深刻的認識,但居住在東南亞等海外的讀者,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或許有加強的必要。因此,本書在適當章節,將對相對應時期的歷史背景做一些說明。

讀者若對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已有認識,或對中國古代歷史興趣不大者,建議可略過本章第一節,直接從第二節開始閱讀。

第一節 遠古至西漢時期的歷史概況

一、上古時代

中國上古時代的歷史,以文字記錄的出現為分水嶺,可分為「傳說時代」和「信史時代」。「傳說時代」的記載雖具神話色彩,但也可以反映遠古時代社會發展的情形,例如有巢氏的傳說代表由穴居進化到室居;燧人氏代表由生食進化到熟食;伏羲氏代表由狩獵進化到畜牧;神農氏代表由畜牧進化到農耕。

遠古時代為部落社會,這些部落自稱為「國」,在古籍中稱古代有「萬國」,就是大小部落林立的寫照。相傳神農氏親嚐百草、教導人民農耕,是許多部落的共主,其子孫也是部落的共主,號「炎帝」。炎帝傳了數代之後,勢力逐漸衰弱,取而代之的是有熊氏的首領「黃帝」,黃帝與炎帝被後代漢人視為文化上的共同祖先,漢人自稱為「炎黃子孫」。黃帝統治時期,人民在精神與物質生活有大幅度的進步,如建宮室、製衣裳、做舟車、用弓矢等;在精神生活方面亦大為充實,如造字、圖畫、律曆、算數等的出現與運用,改善了人民原來簡單的生活方式。

黃帝之後三傳至帝堯,帝堯後來讓位給的帝舜,帝舜又讓位給大禹。堯的仁慈、舜的孝順、禹的治水形象,成為古代儒家心目中理想政治的代表。堯舜禹後來經過道教的封神,成為神格崇高的「三官大帝」。

中國古史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三皇代表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為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史記》是從五帝開始,三皇、盤古的傳說,都是後人逐漸增加的。

二、夏朝

相傳中國上古時代到處洪水氾濫,沖毀屋舍田園,終堯之世都無法解決,舜即位後命鯀治水,鯀以築堤法失敗被誅殺,鯀之子禹改用疏導法,歷經十三年終於治平水患。後舜讓位給禹,禹為夏朝的始祖,開啟日後三、四千年的朝代更替的政治體制。

夏朝的存在,除根據《史記‧夏本紀》的記載外,尚有一些考古遺址的發掘,像河南偃師出土的「二里頭文化」,就被認定是屬於夏朝的文化。禹因治水有功而成天下共主,死後其子啟繼位,開啟日後各朝代「家天下」的傳統。啟之後為太康,太康失國,朝政不修,導致后羿、寒浞等勢力興起,取代夏政權。太康之後,歷經中康、帝相等數十年的混亂,至帝相之子少康即位,殺寒浞,完成中興大業,始稱「少康中興」。少康之後八傳至孔甲,孔甲喜好鬼神,淫亂奢侈,諸侯多叛亂,朝政衰弱,一直到三傳後的桀,才被來自東方的湯所滅。

三、商朝

湯滅夏,建立商朝,商朝的歷史,可以將盤庚將都城遷移到殷(河南安陽)為分水嶺,盤庚遷殷後,商朝亦稱「殷朝」,此後的歷史,因有甲骨文可以印證,被學界認為是「信史」的開始。

商湯興起於黃河下游,始祖為契。《詩‧商頌》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就是燕子,商民族(族群)屬於東方以鳥為圖騰的一支,與日後的鮮卑、女真、滿州,以及現在的韓國人祖先同屬於以鳥為圖騰民族。

商朝在盤庚遷殷之前,曾有五度遷都,這或許和黃河改道或游牧經濟有關,前期國運亦因商王的英明或昏暗而有數次的興衰。盤庚遷殷後的第五位君主祖甲,變更商湯以來的制度,其中以祀典和卜事的改革,是造成的朝廷的分裂的最大原因。祖甲廢除過去繁多而駁雜的祀典,整併成五種新的祀典,這五種新的祀典後經帝乙、帝辛的釐定,制度更為完密;在卜事方面,殷人卜事大約有二十種情形,祖甲保留新舊兩派共有的八種,其餘均被廢除。祖甲的改革造成一批失意的政治人士,有些人因轉投靠西方的周民族,周人利用他們了解商朝的虛實,伺機推翻商朝的統治。

商朝的最後一代統治者為帝辛(紂王),帝辛文武兼備,在位六十三年,由於長期討伐東夷(人方)和其他政權,導致國力虛耗,給予周人可乘之機,最後在牧野之戰時被周武王所滅。

四、西周

周興起於西方,其文化較夏、商為後起。始祖為棄,號后稷,擅長農耕。棄的第十四代子孫為周朝的奠基者姬昌,即周文王。文王以關中為根據地,曾經被紂王帝辛囚禁於羑里(河南湯陰),放歸後避免和商朝直接衝突,修文德以取得遠近人士之歸心,並轉而征服鄰近小國,將勢力伸展至今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其勢力終於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死後,其子武王即位,即位後第十一年於牧野(河南淇縣南)擊敗商軍,紂王自焚而死,商亡周立。

周朝初建,勢力仍不穩,武王分封紂王之子武庚為商王,以親弟蔡叔、管叔、霍叔就近監督,號「三監」。武王滅殷後二年而崩,周公攝政以輔佐成王,武庚聯合「三監」叛周,周公東征三年而亂平。此後周公為加強對黃河中下游的控制,營建東都洛陽,復制禮作樂,配合封建制度,建立一個「人本」為中心的文化體系。周公攝政七年還政於成王,成王之後為康王,成、康二世為西周全盛時代。此後昭王,先征東夷,後在南征時溺死於漢水。穆王即位,西征犬戎,東克徐夷。

穆王之後國勢漸衰,懿王時戎狄交侵,至厲王時,專政暴虐,為國人所逐,由周定公、召穆公共掌朝政,號稱「共和」,共和元年為公元前八四一年,此後中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的紀年。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厲王死,宣王即位,宣王發兵討伐玁狁、荊蠻(楚國)、西戎、淮夷、徐夷,先後發兵討玁狁(匈奴)、荊蠻(楚)、西戎、徐夷、淮夷等,為中興之主。宣王傳子也因連年征戰,造成國力衰落。宣王之後為幽王,天災(大地震、饑荒)流行,加上幽王寵信褒姒,廢申后及太子宜臼,釀成申后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陷鎬京,殺幽王,西周亡。

幽王,幽王時,王畿及附近天災頻仍,大雷雨和強烈的地震給予周人相當大的恐懼。幽王因納妃褒姒及謀廢黜太子宜臼,太子之母申后求救其父申侯,申侯得到犬戎之助,幽王被殺。申侯等人擁立宜臼即位,為平王,建都洛陽,此後歷史稱為東周。

五、東周之春秋時代

東周是中國歷史上動盪不安的一段歷史,前期為春秋,後期為戰國時期。春秋時期政治重心已由周天子移轉到強而有力的諸侯,春秋前期有共八十餘年,勢力最強的是鄭國,但鄭國國小,周遭強鄰環伺,又與周王畿相鄰,時與王室發生衝突,威脅王室,卻無法稱霸。

春秋中期勢力最強的諸侯為:齊桓公、宋襄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等五霸,齊桓公得管仲輔佐,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抵禦夷狄侵略,維繫華夏文明於不墜,得到孔子「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的高度評價。齊桓公死後齊國大亂,宋襄公想取而代之,被楚軍敗於泓(河南拓城),霸業未成。楚莊王擊敗宋襄公後成為新霸主,但後來在城濮(河南陳留)之戰被晉文公所敗,晉文公亦以「尊王攘夷」為號召,由周天子主持踐土(河南滎陽西北)之盟,中原諸侯皆朝晉文公。晉文公死後,秦穆公伐晉,卻兵敗於殽(河南洛寧西北),只能獨霸西戎。

每當大國發動戰爭,鄭、宋等諸小國經常被要求出軍而苦不堪言,要求和平的聲浪提高,在五霸崛起,連年征戰之際,一些處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如鄭、宋、曹、魏、陳、蔡等,可謂「兩大之間難為小」,為求生存,先後宋大夫華元、向戌提倡「弭兵之盟」,游說晉、楚二國罷兵,讓這些小國得到暫時的喘息。周簡王七年(前579)、周靈王二十六年(前546)曾舉行兩次的弭兵會議,但成效不彰。此後,宋國內亂、晉國政權轉入六卿之手,政治舞台被吳、越國取而代之。

春秋後期的前半段為吳、越稱霸時期,後半段為春秋過渡到戰國時期。吳國闔閭曾五度伐楚皆獲全勝,楚遷都郢以避之。吳國又與越國發生戰爭,闔閭受傷而死,其子夫差興兵報仇,越王勾踐請降,夫差又舉兵征齊,北會諸侯於黃池(河南開封南),自為盟主,吳國勢力達到極點。越王勾踐在黃池之會時,以五萬人乘虛襲吳,攻陷吳都,夫差聞訊,匆匆南返,與越國展開為期九年的戰鬥,夫差敗亡自殺,吳亡。越國在勾踐死後,六傳至無疆,為楚威王所滅。

春秋後期的後半段最重要的變化,是晉國的六卿經長期的鬥爭,最後成為韓、趙、魏等三家分晉的結局,齊國的統治者亦由田氏取代了原來的姜氏。其他各國的大權亦由諸侯逐漸落至卿大夫之手。

六、東周之戰國時代

後世史家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三家分晉為戰國時代的開始,戰國時代諸國之間的吞併較春秋時代更為激烈,曹、陳、蔡、鄭、越、衛、魯等國先後被滅,等到趙滅中山、齊滅宋之後,就成為:秦、齊、楚、燕、韓、趙、魏等戰國七雄互相爭伐的局面。

七雄為求富強,紛紛變法革新,如魏文侯任用李悝制訂新法典,改革稅制;用吳起守西河,阻擋秦軍的東向,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韓昭侯用申不害,內修政治,建立法治,提高國君的威權,限制貴族的特權,百姓生活漸趨富裕;趙武靈王變胡服,習騎射,滅中山國,拓地數千里,國勢驟強;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厲行法治,消除封建貴族的特權;獎勵生產,重整土地田畝;提倡軍功,禁止私鬥;改易風俗,趨向中原諸國。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勢大盛。燕昭王用樂毅,聯合燕、秦、韓、趙、魏五國,破齊七十餘城;楚悼王用自魏投奔的吳起,實行變法,申明法令,練兵增產,提高君權,削弱貴族,國勢驟強。

諸國在改革變法後,國勢驟強,往往侵略鄰近國家,被侵略國家則聯合其他國家,共同對抗入侵國,每一場大戰役的失敗國,可能國力因此一落千丈。如周顯王二十八年(前341),魏國在馬陵(河北大名東南)為齊軍所敗受到重創,次年秦軍伐魏,魏獻河西之地以求和,從此國勢漸衰。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趙國在長平(山西高平西),被秦將白起坑殺四十萬大軍,國力大削,無力復與秦軍作大規模決戰。

秦國自孝公時商鞅變法,國事驟強,首先攻打魏國,取得河西之地;孝公死,惠文王即位,以張儀為相,滅巴、蜀,國勢益強,直接威脅到魏、楚等國。東方各國在秦國的威脅下,紛紛採取結盟方式以求自保,有的附和張儀的離間之計,認為各國應與秦國同盟以進逼他國,以免本國受到秦國的攻擊,此為連橫。有的則採用蘇秦的建議,主張應聯合東方六國共同對抗秦國,此為合縱。合縱政策因受到秦國的離間而失敗,最後形成秦國一國獨大的局面。秦滅六國的年代分別是:公元前二三O年滅韓、公元前二二八年滅趙、公元前二二五年滅魏、公元前二二三年滅楚、公元前二二二年滅燕、公元前二二一年滅齊。

七、秦朝

秦王嬴政於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秦朝。嬴政自認「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故定尊號為始皇帝。秦朝的中央官度採行政、軍政、監察三權分立制,以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為最高長官,其下為九卿,在丞相與御史大夫指揮下分掌庶務。在地方廢封建改行郡縣制度,郡下設縣,縣下有鄉,鄉下有亭,亭下有里,里下為什伍,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以相檢查。與建立行政制度併行的是將戰國時代各國的制度加以整頓,車同軌,書同文,統一曆法、貨幣、度量衡等。為加強控制又興建馳道,以咸陽為中心,東達燕齊,南達吳楚;沒收全國兵器,鑄成十二金人,以彌兵禍。

因儒生好議論,常非議時政,在丞相李斯的建議下,於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焚毀列國史記和民間一切有關政論性藏書,獨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偶語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滅。次年迷信長生之術,遭一些方士、儒生譏嘲,遂坑殺四百六十餘人,是為「焚書坑儒」。

在禦外方面,始皇帝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遣蒙恬統兵三十萬北征,收復河南地,拓疆至河套以北。次年戰國時燕、趙、秦北方的長城加以整修連貫,東起遼東(渤海岸,朝鮮境),西至臨洮(甘肅岷縣境)。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遣屠睢率軍五十萬南征百越,鑿靈渠以通湘、灕(桂江上游)二水;始皇帝三十三年平百越,分其地置南海(廣東)、桂林(廣西)、象郡(越南東京一帶)。又派軍滅閩越,置閩中郡(福建),並遣大軍五十萬南戌五嶺,鎮服南疆。

始皇帝統一全國後的各種政策,雖然有利政權鞏固,也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但建設太多,役使人民過於頻繁,尤其是築長城、營建阿房宮、驪山陵、長年的征戰等,讓人民考不堪言。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進行第五次出巡,行至沙丘(和北平鄉縣北)而崩。

始皇帝之後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先以李斯為丞相,趙高為郎中令。不久,趙高以計謀陷殺李斯,二世皇帝以趙高為丞相,於是大權盡歸趙高。趙高將二世皇帝導入聲色,嚴刑御下,指鹿為馬,臣下莫敢勸諫。二世皇帝元年(前209)七月,有戌卒九百人,從會稽(浙江紹興)往戌漁陽(河北、北京、天津交界),行至蘄縣(安徽宿縣)因雨失期,為避免被殺,戌首陳勝、吳廣乘民怨,煽動戌卒叛變。陳勝、吳廣起事之後,反秦運動風起雲湧,六國紛紛復國,勢力最強者為項羽、劉邦之部隊,項羽在鉅鹿(河北平鄉縣)之戰擊敗秦軍主力,乘勝引兵西入關中。劉邦自武關進至壩上,適逢二世皇帝被趙高殺死,秦王子嬰又殺死趙高,兵力薄弱,無力抵抗,遂奉天子御璽出降,秦亡,共傳三世十五年(前221–207)。

項羽聞劉邦以入咸陽,急率大軍進關,殺子嬰,屠咸陽,燒秦宮室,大封亡秦降降為王,並封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劉邦自公元前二O五年起,與項羽進行一百餘戰,項羽皆佔上風,最後在垓下(安徽靈壁縣東南)之戰擊敗項羽,項羽突圍至烏江(安徽和縣北)自刎而死。漢五年(前202)二月,劉邦即位,國號漢,是為漢高祖。

八、西漢

劉邦以馬上得天下,在國家治理上,仰賴蕭何、叔孫通等人制定制度。漢初許多制度繼承秦代,但減少賦稅至十五稅一,廢除許多繇役,重農抑商,令東部豪強十餘萬人移往關中。地方行政採封建與郡縣並置制度,為安撫功臣,分封異姓王七人,但這七王中,除長沙王國勢弱小得以倖存外,其餘均遭滅國命運。在剷除異姓王後,有宗室九人被封為王。

高祖在位十二年而崩,惠帝即位,性仁弱,政權操於母后呂氏手中,呂后性剛烈,知人善任,仍以蕭何為相國,蕭何死後由曹參繼任,蕭規曹隨,無為而治,人民得以生息休養。惠帝在位七年而崩,其後呂后臨朝稱制,任用外戚呂產、呂祿,亂政八年,呂后死後,呂祿有意誅殺劉姓宗室及大臣,大臣陳平、周勃及宗室劉章等人合謀,剷除諸呂,迎請代王恆為帝,是為文帝。

文帝躬行儉約,施仁政,除肉刑,頒養老令,免民田租,賦稅採三十稅一,在位二十三年而崩。子景帝即位,恪遵文帝政策,平定「七國之亂」,解決宗室封王造成尾大不掉的後遺症,在位十六年而崩。文景兩帝行無為而治政策,使得從秦末以來歷經戰亂的社會重新繁榮,百姓樂業,公私富足,史稱「文景之治」。

景帝之後為雄才大略的武帝,武帝外開疆域,內興文治,放棄漢初以來的無為而治政策,提倡儒學,兼採法治以收富強之效。建元六年(前135)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太學設置五經博士和博士弟子員,開啟儒生以儒術為相、封侯之路,影響後代極其深遠。為增加國家財富,武帝鑄造五銖錢以統一貨幣的發行,行鹽鐵專賣,置均輸平準之官以平抑物價。對外方面,武帝北伐匈奴,南討百越,東征朝鮮,西通異域,國威遠播。其中張騫通西域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佛教也藉著絲路東傳。

武帝之後為昭帝,由大臣霍光輔政,以輕徭薄賦,寧邊息民為主,恢復武帝時代大力開邊造成的國力耗損。其後之宣帝生長在民間,深知民間疾苦與吏治得失,在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吏治清平,民安其居,形成「昭宣之治」。宣帝之後,歷元、成、哀、平四朝,外戚當權,最後外戚王莽篡漢,建立新朝,西漢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