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2024親子圖書文具展

商品圖片

立斷:祖古烏金仁波切直指本覺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Tulku Urgyen Rinpoche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4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商品編號:1150860761

ISBN:9786269643349

定價:NT$430

會員價:NT$366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三章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TOP
奢摩他(那吧)與毘婆奢那(梭暇)被歸類為大圓滿立斷的前行,

這些前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審察心的生、住、滅。

一旦你對心的生、住、滅有所決斷,明確地判定它是空的,

就能夠無誤地明了本覺。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在所有三乘之中(事實上,在所有九乘之中),都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九乘都使用這兩個相同的語詞,但是它們卻包含不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隨著每一個相繼的乘而變得愈來愈甚深。你透過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雙運(止觀雙運)而成就佛的了證狀態。因此,你總是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但是隨著你經歷所有的法乘,它們的意義則變得愈來愈甚深。就大圓滿而言,我們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有兩種:

一、分別的奢摩他(conceptual shamatha;有所緣的奢摩他),這牽涉了分別(概念)。

二、無分別的奢摩他(nonconceptual shamatha;無所緣的奢摩他),這是自然地安落、休息於本覺之中的修持。在不離無分別的奢摩他狀態的情況下,你從事「梭暇」(保任於本然)的修持,藉以發展毘婆奢那的力量。

根據共的佛法體系,修行者應該修習奢摩他,接著再「探求毘婆奢那」(pursuing vipashyana)。在此,「探求」(pursuing)意味著追蹤到底、搜尋出來。奢摩他的修持是在修習、培養某件事物,毘婆奢那的修持則是在尋覓那個修習、培養那件事物的人。毘婆奢那這個修持是在探究、觀察那個禪修者是誰。首先,你以一種分別的、概念的方式從事禪修,最後你探問:「這個禪修者是誰?」那即是所謂的「探求毘婆奢那」。簡而言之,這是共的法乘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兩者都被包括或包含在「那吧」(安落於真如)與「梭暇」(保任於本然)這兩個修持之中。事實上,若沒有奢摩他與毘婆奢那,我們就無法成佛。當我們稍微地貶低奢摩他與毘婆奢那時,我們只是在談論它們共的、分別的面向,因為一個分別的行為無法成為正覺之因。

另一方面,不共的奢摩他是在離於分別念(conceptual thinking;藏rnam rtog)的靜住(stillness;藏gnas)之中休息、安住。這不共的奢摩他應該結合對那份靜住的「認出」,而那「認出」即是毘婆奢那。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以這種方式相結合,這也被稱為「覺空雙運」(本覺與空性的雙運)。當本覺與空性無別時,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就自動地結合雙運,這是不共的方式。

從聲聞乘一路上至成佛的狀態,其間都未曾不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然而,如我一再提醒的,它們的意義並非相同。有道是:「相同的用語,但意義卻更勝。」何以如此?舉例而言,一個小孩與之後長大成人的他是同一個人,他是擁有相同之心的相同小孩,但是就能力與力量而言,兩者卻天差地別。同樣地,「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這兩個語詞被用於不同的層次,但是就它們所顯現的功德而言,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一個小孩沒有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所具備的學識、經驗、勇氣或體能。同樣地,除非我們仰賴奢摩他與毘婆奢那雙運,否則就不可能證得佛果。

現證諸法皆空

奢摩他(那吧)與毘婆奢那(梭暇)被歸類為大圓滿立斷的前行,這些前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審察心的生、住、滅。一旦你對心的生、住、滅有所決斷,就能夠無誤地明了本覺。簡而言之,你明了本覺是空的,而且這份瞭解並非只是一個假設。你親自審察心的生、住、滅的結果是,你能夠明確地判定它真的是空的。這不像過去你對「心是空的」的任何理解,那都只不過是心的造作而已,其中並無任何真實且明確的確信。

另一方面,正如佛陀所教導的,藉由檢視心的生、住、滅,你能夠百分之百地決斷,從色蘊到遍知等一切諸法皆空且無我。這份瞭解透過你的親身體驗而確立,無須仰賴任何智識。諸位班智達(梵paṇḍita,多聞的學者)所說的「一切諸法皆空且無我」,都奠基在智識理解之上。然而,住於山間的瑜伽士,在思量了這句話之後,他(她)就現證本覺。

就此而言,有三個步驟:(一)智識上的理解;(一)體驗與覺受(親驗);(三)實證。就此處的體驗與覺受而言,你決斷本覺是空的,它超越生、住、滅。然而,真正的修持則是我們一而再、再而三所說的:「切勿迷失,切勿散亂!」除非你把它(這份「認出」)應用於實修,否則你仍然處於無記的狀態。

安落於真如

《前賢遺教》(藏‘das rjes)說道:

那麼,善巧地把身、語、意帶到本然的狀態。

《前賢遺教》是四佛的言教,這句話即是從中引用出來:

你應該善巧地安落於真如之中。

非造作的真如

「那吧」的重要性為何?它說的是「非造作的真如」。在此之前,身(三股金剛杵姿)、語(四種語瑜伽)、意(審察心的生、住、滅)的修持都令人疲倦,因此,你抵達「非造作的真如」,讓心休息於真如之中。

藏語「rnal dbab」(音「那吧」)的「rnal」(音「那」)的意義,與「瑜伽」(yoga)裡「rnal」是相同的。瑜伽士(yogi)的藏語是「rnal ‘byor pa」(音「那覺巴」),意即「憶念者」。憶念(藏‘byor)什麼呢?憶念或牢記「rnal」的自性,而「rnal」的自性意指非造作且自然的狀態,或非造作的真如。在修持了之前的身、語、意的「區分輪涅」之後,你感到非常疲憊,此時,為了休息,為了在徹底精疲力竭之後提振、恢復精神,你修持所謂的「那吧」——安落於真如,或休息於真如之中。

沒有過去的念頭,它已經消失了,所以無須去追隨任何過去的念頭。未來的念頭尚未到來,那麼何必邀請它呢?心離於生、住、滅。你已經透過親身的體驗而確立空性這個事實,你已經確定過去的念頭已然消失,而且你正是那個造作念頭的人。未來的念頭也是如此,切勿追逐過去的或未來的念頭。就當下的、現在的念頭而言,當你檢視那思惟者時,你會發現它不具任何有形的色相、顏色或形狀,它沒有任何可以被我們看見的事物,平等地安住於那個狀態之中。安落於真如,其中了無分別念。

無見與無尋

讓我們稍微回顧之前所說的內容。在審察當下的念頭,看見它了無色相、顏色或形狀,沒有什麼可看時,平等地安住於其中。相較於「住」(靜住)與「動」(thought-occurrence;念動)兩種二元心(dualistic mind;藏sems),有一種無分別念的安住狀態,而這種狀態比較屬於靜住、寂止的面向。在這種狀態之中,我們的身保持安適自在,我們的聲音自由地流動,事實上,它就像一支所有琴弦都被切斷的西塔琴那般無拘無束。就心意而言,我們的思惟不去投射或消融念頭。以下兩句引言支持上述所言:

「無見」是無上勝見,

「無尋」是無上勝尋。

在此,「無見」(not seeing)意味著你未看見心具有任何色相、顏色或形狀,因此,你未視它為一件具體的事物。那本身即是看見心性,也就是無上勝見。「無尋」(not finding)是無法找到心具有任何具體的實體,那本身即是最卓越無上的發現。

因此,坐在一個舒適的座位上,讓你的身體保持安適自在,例如,採取菩薩的坐姿,並且保持靜止。你保持靜默,並且不去控制呼吸,同時讓你的語歇息。

「非造作的」意味著突然發出呼喊(例如,叫喚某個人的名字)即是交談,或問對方「你好嗎?」等等。它也表示,你不控制或不造作自己的氣息之流,而這氣息之流製造了語言。「非造作的」意味著你不試圖以特定的方式來控制、安頓呼吸。

放下你所有的心念,不論是善的、惡的或無記的念頭,並且安落、休息於真如之中。

善念是指如法的念頭、佛法的修持;惡念則與三毒有關;當你的心未察覺或未明了任何事情時,無記的念頭就會生起。請捨斷所有對五塵境起分別計度的念頭。

「安落本然」(藏rang babs)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它意味著「安落而不住心」(resting without placing the mind)。如果是令心內住,它就不處於本然的狀態。在共的奢摩他之中,心被「安置」(住)於一個寂靜的狀態之中,所以沒有安落本然可言。

如何才會有安落本然呢?心安落而無所住,即是安落本然。這正如同一座水車一般,流經水車的水被分流或被改道了,你依此方式而讓身、語、意三門自然而然地在「基」之中休息,或保持它們原本的模樣,保持如是。此處談到「基」,我們應該從「基、道、果」的脈絡來瞭解「基」;「基」意味著本淨狀態本身。這個修持是在本淨的狀態之內捨斷身、語、意。

正如同未被攪動的水是清澈的一般,藉由不改變你的三門,讓它們留在它們的本性之中,你的心將會保持安止。

如果你混合泥巴與水,並且把它擱在一旁數個小時,所有泥巴將會沈澱到底部,位於上方的水將保持清澈。但是如果水被擾動,它又會變得渾濁。如果你讓自己的三門從事各種活動,同時又不知道如何讓它們安落於真如之中,這就猶如攪動渾濁的水。再一次地,此處的本性是指本淨的狀態,以及保持靜住的心,而且這靜住是非造作的。當我們說本性時,它指的是原始或本初的狀態,也意指「本覺」。

保任於本然

再次地,「安落於真如」這個部分與繼後的「保任於本然」,是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在此,「本然」是指原本或初始的真如狀態,而之前的修持所要修習、培養的即是這種狀態。「保任」意味著在從事各種活動時,保持這種狀態,它相應於大圓滿的毘婆奢那。「毘婆奢那」意味著清晰明見(clear seeing),而為了發展毘婆奢那的力量,你需要從事各種活動,否則就無法發展出這分力量與強度。

將修持融合於身、語、意的動作中

如果你只保持坐姿,只保持奢摩他的靜住,那麼,你就無法充分地發展大圓滿的毘婆奢那面向。為了發展毘婆奢那的面向,就得不離於真如的狀態。如我之前所解釋的,它意味著不追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念頭。如此一來,你就不會離開、失去或遠離本然的狀態。在保持安落於真如的狀態時,你轉動眼睛,做各種不同的凝視,並且以不同的方式動一動身體。

在此,「不同的」並非是指阿努瑜伽(Anu Yoga)的身體動作,而純粹是指各種各樣的方式而已。與其靜止地坐著,你開始動一動手臂與雙腿、起身、走動等等。此外,用你的聲音說不同的事情,發出不同的聲音,說不同的話。你如此地把身、語、意的動作與修持融合在一起。

你之所以要如此地修持,是因為它是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在共的奢摩他之中,你移動目光、移動身體的那一刻,你的注意力立刻有散亂的傾向,靜住因而喪失。因此,為了能夠於日常生活之中修持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你首先要移動眼睛、身體,並且發出不同的聲音。

如我一再提及的,大圓滿的奢摩他是「安落於真如」,「保任於本然」則是毘婆奢那——清晰明見,這也是指出本覺。但是在此處,我們不使用「奢摩他」與「毘婆奢那」二詞,反而稱它們為「保任本覺的狀態」與「保任本覺且不離本覺的狀態」。「保任本覺的狀態」是奢摩他,而「保任本覺且不離本覺的狀態」融合業道,則是「保任於本然」,也就是毘婆奢那。

就「保任於本然」這個修持而言,你需要從事不同的行為。普通的禪修者的禪修會被諸如行走、飲食、談話、睡眠等尋常的活動所打擾或破壞;禪修者通常懷有這種恐懼。因此,你從事「保任於本然」這個修持,藉以去除這種恐懼。事實上,在安落於真如的同時,本覺已經被引介、被指出了。為了把本覺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你從事「保任於本然」的修持。在這個修持之中,你需要運用身體的活動,藉以保任本然的狀態,而且不離本然的狀態。

我們可以應用不同種類的注視,例如,寂靜的注視、忿怒的注視、往上與往下注視等等。應用這些不同種類的注視,以增強本覺的明分(brightness of awareness;藏rig pa’ i mdangs cha)。同時,切勿讓「固著」接管支配!不論如何,毀壞本覺的正是這固著。因此,安落、休息於本覺之中,同時不屈服於固著。

以隨興的動作安落於真如

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活動身體與四肢,就如我這幾天從事的太極運動一般。但是在此時,這些運動不應該是你經過學習而得知的運動,你應該只要自然且隨興地做出自己所想到的任何動作。此外,說各種不同的事情,完全不要限制自己該說什麼或不該說什麼。所謂的「修持」是指「安落於真如」,而這本身即是本覺與「保任於本然」,因此,你從未離開本覺。

當你覺得欣喜、抑鬱、貪執或忿怒時,你應該安落於真如之中,而安落於真如之中,即是覺空(empty awareness)的狀態。再一次地,「真如」意味著真實且非造作。在此時,被執取的外境(所取外境)以及向內固著的心(內能執心)兩者都任運地解脫,了無任何所取或能執的對境。

在以不同的方式注視,同時從事各種身體的活動,說出不同的話,發出不同的聲音時,試著把這些融入於心性的修持之中。藏語「zang thal」這個用語與本覺有關,意指「明晰」(clarity;藏gdangs cha)。你在不離這個狀態的情況下從事日常活動;在從事這些活動期間,切勿分心散亂!就此而言,「梭暇」的修持即是修持毘婆奢那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