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練習蔬食:超過100道多元營養搭配的純植料理
채식 연습 천천히 즐기면서 채식과 친해지기

作者:李賢珠

譯者:張鈺琦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6*19*1.4cm

商品編號:1150710261

ISBN:9789576587078

定價:NT$480

會員價:NT$40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STEP 1. 蔬食練習第1階段

↑TOP
檢視自己的餐桌

現在社會大眾看待素食的眼光越來越不同。以前總覺得吃素是出於健康或是宗教的因素,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吃素視其為一種生活方式。認真善待自己的生命,為愛護自己而選擇吃素。不過,在開始吃素之前,一定要先確實地了解自己:現在身體的狀況如何?飲食生活與飲食習慣又是如何?在蔬食練習的第一階段:「檢視自己的飯桌」裡,將檢視我們從出生至今所吃下的東西,以及自己的飲食生活風格走向。接下來,一起出發尋找我們真實的模樣吧!

檢視自己的餐桌1
到目前為止,進入我們身體的東西

大家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多少呢?身體就像是我們生活軌跡的地圖,人生的蜿蜒曲折就藏在我們的體內。仔細檢視自己的身體,能得到包含成長的環境、人際關係、個性與體質,以及對待生活的感情等訊息。如果大家到目前為止都不曾和自己的身體好好溝通的話,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吧!與自己的身體對話,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超乎你的想像!

1──透過食物所產生的連結

食物就是生活的縮影,訴說生命的故事。我們締結的許多關係,都是從食物開始,並以食物告終。因此,吃素可以說是中斷之前我們所締結的關係;不過換個角度想,同時也是建立新關係的開始。現在就讓我們試著整理一下,從出生至今吃過的食物吧!

‧記憶中,人生的第一樣食物是什麼?
‧是和誰在什麼樣情況下吃的?
‧國小時吃過的食物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有曾經因為暴飲暴食或是偏食被父母責備嗎?
‧是否想過要減肥?從何時開始?
‧能讓你感覺身體變輕盈且心情變好的食物是什麼?
‧現在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

除了上面的題目,大家還可以嘗試問自己幾十個和食物有關的問題。

像是食物與我;食物與朋友;食物與家人;食物與健康……於是你一定會相當認同這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人如其食」(I am what I eat)。

CHECK IT

請試著提出5-10個與飲食相關的問題。

一個一個回答並藉此檢視自己的飲食模式。

2──不同家庭對相同食材也會有不同的料理方式

就連韓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吃的黃豆芽湯,每家做出來的味道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用海帶做湯底,有的是用小魚乾,甚至也有直接用清水來煮的。每個家庭裡的媽媽味,都受到了原生家庭及婆家的影響,尤其是常常舉辦祭祀或是宴會的家庭,其料理風味更容易沿襲下去。每個家庭慣用的烹調方式也與家族病史息息相關,例如從小吃重鹹的人,長大了也容易喜歡又鹹又辣的口味,因此罹患高血壓或是腸胃疾病的案例不在少數。而常常以油炸物、肉類與海鮮為主食的,很多都是肥胖的家族。

所以,我們的健康情況不只是和現在吃的食物有關,更是由成長過程中吃過的食物調味、烹調方法與飲食模式等所慢慢建構出來的。不只人的口味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的,我們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多吃的食物,也都是從小就開始形成的喜好。

CHECK IT

大家試著想想家裡的餐桌。最常使用哪些材料(肉、魚、海鮮、蔬菜、加工食品?)是什麼樣的味道?會不會偏甜?偏鹹?或是太油呢?

3──朋友們各自不同的口味

與什麼樣的朋友交往也會影響我們的飲食生活與健康。我的大學同學聚會時,總會約在有酒和下酒菜好吃的餐廳,也因此每次聚餐都會吃下一堆高卡路里的東西。如果聚會一周一次或是一個月兩次的話,可想而知,我們在十年後都會成為胖子。我並不是要大家遠離朋友,而是如果經常見面,那麼為了彼此的健康著想,就需要有新的聚餐模式,像是每次訂好主題再決定聚會的場所。

然後,如果主題能夠是「持續可行的健康生活方式」,那就更好了。

CHECK IT

最常見面的是哪些朋友?主要都吃、喝些什麼?

聚會的時間對我們的意義為何?

4──因團體供餐而養成的飲食習慣

我在求學時期也都帶便當。高中時每天要帶午、晚兩餐便當,算是一整天都吃媽媽做的飯。而現在的學生主要都是吃學餐或是便利店的便當、御飯糰、杯麵,周末吃披薩、漢堡、炸雞等。當然也有部分是因為媽媽的料理已經無法滿足喜歡重口味的孩子了。不知道是不是供餐和外食,使孩子們漸漸只想吃重口味的食物呢?

一般學校教育的營養學理論都偏向強調蛋白質攝取,而所謂的均衡攝取,幾乎等同於要同時攝取肉類與蔬菜。實際上,在攝取動物性蛋白質時,會連動物性脂肪一起吃進肚子,因此越吃越胖,對於每天坐在書桌前讀書的學生來說,過度的動物性蛋白質攝取反而容易造成一些成人疾病的早發。根據韓國教育部發表的「2017年學生健康檢查標本統計」,韓國肥胖學生的比例是17.3%,從十年前2008年的11.2%起,幾乎每年都在增加,尤其高度肥胖比例首度達到2%。而高度肥胖的幼兒與青少年因為「代謝症候群」的威脅,得到其他疾病的機率還是一般正常體重孩童的66倍。

一般供餐通常以肉類為主,而紅肉類曾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第二級致癌物,火腿和熱狗則被定為第一級致癌物。WHO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曾經勸戒一般人一天要攝取400g以上的蔬菜水果來預防心臟疾病、癌、糖尿病與肥胖等,然而實際上,學生們在學校用餐時總是只吃肉而剩下蔬菜。雖然學生們只想選好吃的吃是個問題,不過這樣的結果造成的危害卻很大。學生們有權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東西,而學校也有義務教給這些知識。

(BOX)國際趨勢:蔬食供餐

現在全球正興起蔬食供餐的風潮:美國有一千八百多個學校施行「周一無肉日」,藉由去除每周一的肉類餐點,來同時解決青少年肥胖與環境問題;法國也基於「食亦教育」的理念,從2018年底開始,針對幼稚園、國小、國中與高中實行一周一次蔬食供餐;瑞典國立教育委員會從2019年開始,正式宣布全體學校進行一周一次蔬食供餐;葡萄牙政府則通過了所有公共供餐都增加蔬食供餐的選項;耶魯大學現在的學餐有80%是蔬食,而哈佛、牛津,中國的清華、北京,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都正在推行蔬食供餐計畫。

而韓國國內受瑞典中學生,同時也是環境運動家的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的影響,以GANDHI學校、洪城農業高中、江華山村高中等實驗學校為首,推行有意識的青少年培育計畫,讓學生們了解氣候變遷、蔬食、動物權利等議題是一大趨勢;首爾市教育廳也表示,將從今年開始選擇示範學校來導入「蔬食選擇券」,提供想吃蔬食的同學選擇。

應該也有很多人會覺得,一周一次蔬食能改變什麼呢?在一年1,095頓餐中,一周一次蔬食就是52次,能產生很驚人的效果:保存了森林、節約了水電,也能減少對動物的殺生。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學生的肥胖率,並且能發覺自己身體與地球環境之間存在的關聯。特別提供以下數據給大家參考:一周一天蔬食,只要一年,就相當於一個人種了15棵樹齡30歲的松樹。(韓國基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結果)

檢視自己的餐桌2
我們對食物的感情

食物與感情息息相關。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感到壓力或是生氣時,特別想吃刺激性的東西;寂寞又疲倦的時候,如果能吃到喜歡的東西,心靈就能感到撫慰;當然,開心幸福的時候更是少不了食物。不論是東方或西洋,在祝賀或是分享喜悅的場合,與親朋好友一同享用美食的風俗更是由來已久。所以請大家再次問問自己:在你最幸福的時候,會吃些什麼?

1──你最喜歡的食物

大家最喜歡的食物是什麼呢?光是想到就忍不住流口水且開心的食物,你有多常吃呢?想減肥的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需放棄最喜歡的食物,但是萬一,你最喜歡的食物剛好就是高卡路里、高脂肪的那些,又該怎麼辦?

首先,試想一下你喜歡那個食物的原因。是某個味道,還是某種食材?或是與某些回憶有關?我們喜歡某個食物一定有其道理。找出答案後,再挑選能健康享受的食譜吧!例如你喜歡滿是奶油和糖的起司蛋糕,那麼很可能是喜歡奶油、糖和起司香醇且綿密的口感。就算為了健康,也不需放棄自己的喜好,只要減少吃的次數,或是尋找能替代這個口味的健康食品即可。像是含有黑橄欖的巧巴達或是將鱷梨醬抹在全麥麵包上,不也能享受香醇又綿密的風味嗎?探索自己喜歡的口味,比想像中更有趣,同時也很有價值。

CHECK IT

你最喜歡且無法捨棄的食物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

萬一這個食物並不太健康,試著思考有沒有什麼食物與它味道相似,但卻相對健康一點的?

2──人生中最幸福的、有關食物的回憶

「這輩子,記憶裡讓你覺得最幸福的食物是什麼?」

當我這麼詢問大家,得到的答案比想像中來得平凡樸實。有從結冰的地下挖出的白蘿蔔泡菜、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的蒸玉米、下課後回家,奶奶做的泡菜煎餅……大多是小時候和家人一起享用的食物。

在我授課的課堂中,有一個回答令我印象深刻。一個上了年紀的奶奶說「剩菜粥」,九個兄弟姊妹圍在一起吃的剩菜粥。在韓國景氣不好的年代,很多人會將美軍部隊的廚餘加進粥裡,增加份量與風味。奶奶說雖然小時候也曾經覺得很膩不想再吃,現在卻很懷念。更有趣的是,現在附近就有賣剩菜粥的地方,而且據說味道跟以前一樣,總是有很多人排隊去吃。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很多人都懷念過往的食物。

讓我們感到幸福的食物,不一定是奢華或出自名主廚之手,而是讓人覺得溫暖安心的食物。請大家再次自問,最能給我們安定感的食物是什麼呢?

CHECK IT

從小到大吃過的食物中,最讓你感到安心、幸福,且印象深刻的(療癒食物,Comfort Food)是什麼?

3──快意人生少不了的食物

在特別熱愛美食的義大利,用「戈拉」(gola)表示對某種特定食物的渴望並津津有味地享受它。享受喜歡的食物使人心情愉悅、充實生命並帶來活力,而義大利佛羅倫斯的人們更規定「自我」(self)有喜愛食物的權利與避免暴食、聰明選擇食物的道德義務。為了享樂的本能與精神的安定,珍愛並選擇食物的權力對自我的完整至關重要。

大家是否有好好地享受一天三餐呢?即便沒有每一餐都好好享受,但必須了解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味道,或是適合哪種口味。希望了解自己將是每個人擁有快意人生的首要條件。

CHECK IT

你人生中少不了的食物。你是否能不過量、不暴食地聰明享受自己喜歡的食物呢?

是否好好地享受一日三餐呢?

4──做出讓我們幸福的食物

很多家庭主婦都會根據孩子的胃口來做料理;即使很晚了,也很常點老公和孩子喜歡的炸雞、披薩、啤酒等外送來當消夜。之前有位四十多歲、為肥胖與高血壓所困擾的女性來藥局找我,而她的生活模式就跟前述一樣:深夜和家人一起吃消夜,午餐和朋友外食。我勸她學著為自己做飯,哪怕是一餐也好。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生活也漸漸產生變化:開始問自己想吃什麼,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在意起擺盤來;自然而然減少了食量,就連深夜也不會被外送食物所誘惑了。然後在三個月成功減下了驚人的15公斤。

為自己做料理,是喚醒大家找回對自己的關注。不是豪華大餐也無妨,哪怕只是將小黃瓜洗過、沾味增醬吃──就從這麼簡單的料理開始嘗試吧!為了你自己!

CHECK IT

你曾經為了自己,而不是為家人們來做一頓飯嗎?

想為自己做的第一道料理是什麼?為什麼想為自己做這道料理?

檢視自己的餐桌3
我現在的飲食生活風格

蔬食練習第一階段的積極目標,就是客觀檢視自己的飲食生活與習慣。如果在前面的第一、二步驟中,大家已經開始思考關於飲食如何造就「自我」的話,那麼,現在就正式開始直擊我們所吃的食物吧!我能肯定,在閱讀完這一章後,大家一定能發現自己所不知道的「飲食生活風格」。

1──我在24小時內吃下的食物

人們一天會吃下的食物比想像中多。不妨從現在開始往前回溯24小時內吃過的東西,並記錄下來。在這之中,真正因為想吃而吃的食物有多少?是不是有無關意志,而是不知不覺就吃進去的東西?有沒有讓你吃下去覺得有罪惡感、感覺會變胖的?對我們的疾病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又吃了多少不能吃的食物?相信回溯之後,大家一定會發覺很多自己平常沒發現的習慣。有些人總覺得委屈,自己明明吃得很少,小腹卻始終不會變小;在做了24小時的記錄表之後才發現:「原來我一直不停地在吃啊!」

飲食習慣是很難靠努力來改變的,大家不妨就做記錄吧!只要持之以恆地做飲食日記三周,相信就會發現自己已在不知不覺間,開始改變飲食模式了!

CHECK IT

將24小時間吃的東西羅列下來吧!

真正想吃而吃的食物有哪些?又有多少是其實沒必要吃的東西呢?

2──12小時空腹的重要性

間接性斷食可以說是暴飲暴食的救星。有理論表示,一周進行兩次16小時的空腹,對減重與代謝症候群有益。雖然有不少人實際驗證過後證實有效,但依然有其危險,因為我們的腸胃像橡皮筋一樣,並不喜歡一下緊一下鬆的模式。

人體運行有其自然原理的依據。就韓方醫學理論來說,依循陰陽,從日落的傍晚開始,經過晚上到清晨的這12個小時,如果可以,盡量讓五臟六腑休息為佳,也就是少吃、少活動、少思慮,多休息並好好睡覺。相反地,太陽升起後的12個小時內,則應該盡可能地曬太陽、多活動,用餐也要吃得飽。這樣維持每天12小時空腹,不只能改善大部分的腸胃疾病,還能達到瘦身功效。好好地睡覺並維持12小時空腹後吃的第一餐,我們稱之為Breakfast。Fast即是動詞的「斷食」之意。

CHECK IT

吃完晚餐到隔天吃早餐間,空腹幾小時呢?

是不是喜歡吃消夜而無法空腹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