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作者:鄭振煌

出版社:大千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7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1*15*1.5cm

商品編號:1150231921

ISBN:9789574473601

定價:NT$360

會員價:NT$306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一堂課 心是關鍵點

↑TOP
一、掌握理通事達

所謂自在,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沒有任何罣礙的意思。所謂臨終,有狹義也有廣義的解釋。終,是結束;臨終,是接近結束。今天是昨天的結束,這個月是上個月的結束,今年是去年的結束,這一秒鐘是上一秒鐘的結束。

廣義的臨終,就是每一個刹那都是臨終,它是進行式,接近終點。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每一個刹那都是結束之前的狀況,每一個刹那都是臨終。佛法的修行就是要有這種正念,有正念、正定、正知、正見,因此能正語、正業、正命、正解脫。這個是臨終教法很重要的概念。只有做好臨終的光明導引,對於我們在做一般的臨終助念或臨終關懷,才能夠得到真正實質的利益。

狹義的臨終,當然是指身體來到終點。這就有很多的因素,有的是福報盡,有的是業力帶來的(過去世與這一世所造的一切業),有的是這一世的壽命(命根)已盡,這就是狹義的臨終。

佛法所講的臨終自在、臨終關懷是最為徹底的。很多的世間人也講臨終自在,可是都沒有得到真正的自在,因為方向錯了,大家都在身體上面用功,想要得到身體的長生不老,事實證明是不可能的,因為生老病死是必然的現象。釋迦牟尼佛發現真正能夠臨終自在的法門就是——心。

心在哪裡?心又是什麼東西?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覓心不可得。德山宣鑑禪師專門研究《金剛經》,他看不起江南禪師直指人心的頓悟禪,所以從四川以扁擔挑著他注解《金剛經》的著作《青龍疏》要去挑戰。到了江南,向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子買點心吃,老婆子問他:「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你要點哪一個心?」德山宣鑑禪師完全回答不了老婆子的提問。

這心在哪裡?心是什麼東西?心,我們能夠鍛鍊它嗎?

釋迦牟尼佛可以找得到心,而且可以找到它的運作方式,這是釋迦牟尼佛最偉大的發現。其他的宗教都是心外求法,如果我們執著外面的東西,怎麼能夠自在呢?可是,我們又掌控不了身,它必然是生老病死的。我們的心,如果沒有修行,照樣隨著生老病死,死了以後又生,生了以後又死,輪迴不已。不是在肉體死亡時,心才會死,每一個刹那,每一個當下,心都在生死。一個念頭過去,新的念頭又跑出來了。新的念頭不可能維持同樣的狀況,它一定在改變,最後又被另一個新的念頭所取代。念頭在改變的時候,就是臨終。念頭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也是臨終,因為要結束念頭。妄想一出來,也是臨終的狀態,結束了前面沒有念頭的狀態。所以我們的念頭,即使生了,也是臨終,它一直在改變,生住異滅,即使是滅掉了,也是臨終,也是死亡,這個才是臨終關懷、臨終助念、臨終自在的真實義。如果沒有了解「理」,所做的臨終關懷、臨終助念、臨終自在都沒有抓到重點。

能夠掌握臨終自在的「理」,就能夠掌握「事」的千變萬化。臨終的關懷、臨終的助念、臨終的導示和導引,都是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引導、不同的關懷,所以一定要知道「理」。

理是原則,了解理,事才能做得好。

二、智慧得解脫

釋迦牟尼佛發現身雖然不能得到解脫,但是心卻可以得到解脫。因為釋迦牟尼佛有實際禪修的經驗,他發現在禪修的時候,可以指揮心,可以控制心,可以讓心安定,讓心進入無念頭、無想定。進入了禪定,他就發現「心」真的可以控制!

心,可以從欲界散亂的狀態,把它控制到念頭越來越少、念頭越來越少……。控制到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進入四禪八定。只要進入初禪之後,就可以控制受想行識。然而在欲界,色法不但控制不了,受想行識更控制不了。受,是領受的意思。根、境一接觸就領受外境,若沒有智慧定力,很容易受到外境的影響,會有所謂苦受、樂受的妄想,種種的受因此產生。有受就有想,有想就有行。

世尊透過四禪八定禪修,發現身不是百分之百可以控制的。

我們可以控制身不動,可以控制呼吸的長短,當呼吸控制好了,就發現這個秘密:呼吸會影響到身體的緊張和放鬆。只要是長呼吸,身體就放鬆了,身體就會覺得輕安。這是欲界定。世尊有了進入初禪的經驗,他就發現與欲界定不同的地方。來到初禪的時候,已經離開欲界,也就是離開了五欲(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五蓋(貪、瞋、癡、昏沈、掉舉)的控制。初禪,稱為「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地」。離什麼呢?離開欲界,完全進入內心的世界。在內心的世界裡,首先得到控制的就是受。在欲界有苦受、樂受,可是在色界初禪的時候,世尊發現已經沒有苦的受,只有喜的受、樂的受。初禪是離生喜樂定。

等到定的功夫越來越好的時候,接著發現不必從色法,亦即不必以色法為所緣,可以直接由初禪進入二禪,在定中生起喜樂。這時候與色蘊無關了,與物質(包括身體在內)無關了,超越了身體的五欲,進入二禪,是由定來生起喜樂的。三禪,離喜妙樂,又更進一步發現受是可以控制的。本來初禪、二禪還有喜有樂,沒有苦;但是來到三禪的時候,喜的受也控制了,離開喜受的影響,所以離喜妙樂。他又進入四禪,捨念清淨,就是捨受,連喜的受、樂的受也不生起,同時念頭清淨,沒有任何雜念。

更奇妙地,由第四禪進入空無邊處定以後,發現完全離開了受蘊(包括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五蘊裡面,色蘊在進入初禪的時候就控制了;來到第四禪控制了受蘊,超越了受蘊;一進入第一空定,空無邊處定,這時完全沒有了受,只有想,從此知道我是可以控制色蘊、控制受蘊的。來到第一空定的時候,純粹只有想陰、行陰、識陰在動。然後由第一空定入第二空定(識無邊處定),然後入第三空定(無所有處定),當來到第四空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時,連想蘊也超越了,連想蘊都可以控制,變成無想定,可以讓想不生起,不受妄想的影響。其他的外道認為,在無想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時候,就已經是涅槃,因為已經超越色、受、想,以為這就是究竟解脫。然而,佛陀發現出定以後,「想」又跑出來了,「受」又跑出來了,色法(肉體、外境物質)的影響又跑出來了,因此世尊才覺醒,原來在無想定的狀態下,身心並沒有百分之百的被控制。

我們修行與讀書一樣,要很清楚知道這個道理,才能知道修行在做什麼,才能知道怎麼樣才可以真正得到臨終自在。佛陀發現修定的時候,好不容易不受「色、受、想」的影響,可是一出定又回到欲界,色、受、想又回來了,整個破功。他發現外道修禪定比其他宗教好多了,其他宗教講鬼神、拜鬼神,祈求鬼神多幫助自己,講鬼神有多厲害。換到佛教的某些法門,又成了祈求佛菩薩的加被,祈求上師的加持。這些都是往外求,都有外道的影子。你不明白道理就是外道,你明白道理就是方便。

我要聲明:釋迦牟尼佛發現苦修不能夠讓他解脫,沒有究竟解決問題,所以他離開苦修努力體悟。苦修只是解脫某一個程度的色法,但是受想行識並沒有解脫;禪定也只可以解脫到某一個程度,譬如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定,可以解脫色、受、想蘊,但是還有行蘊、識蘊未破。因此,佛陀離開苦修,離開外道的禪修方式,在菩提樹下觀。觀的結果發現還有行蘊、識蘊存在,同時也觀到:行蘊、識蘊也與色、受、想蘊一樣,都是無常的、都是緣起的、都是無我的。等到佛陀觀到無常、緣起、無我的時候,他說:「我解脫了!」

三、做五蘊的主人

佛陀為什麼能夠解脫?不是戒讓他究竟解脫的,戒只是解脫身語二業,但是意業並沒有解脫。定也沒有讓他究竟解脫,定中只是暫時解脫意業。他發現只有智慧才能究竟解脫。智慧從哪裡來?就是來自於觀。觀照是仔細的、客觀的,是以寧靜的心去看清楚事實的真相,根本就沒有固定不變的「色受想行識」,就是這樣子得到解脫的。

凡夫認為有「色受想行識」,所以不得解脫。我們認為有這個肉體,所以一直注意運動,一直小心保養——我的意思並不是肉體不重要,這個肉體很重要,但是肉體也逃不了生老病死、生住異滅。佛陀發現:色法不能控制,沒有辦法解脫身體的生死,但是「受想行識」卻是可以控制的。這是他自己的修行經驗,他確實做了「受想行識」的主人。

我們能做「受想行識」的主人之後,當然也就可以當色法的主人。如何做色法的主人?如果想要當身體的主人,只要從欲界進入初禪,就離開了色法的控制。初禪,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定,不就離開了色法的控制?我們如果有初禪的功力,就可以離開色法的控制。在禪定中的修行者,他可以不必吃飯,不必透過鼻孔來呼吸,也可以不必飲水,因為他已經離開了欲界,離開了色法,就在定中。因此要得到身體、色法、物質的自在,只要有初禪的功夫,就能得到身體的自在了。

除了色法可以透過禪定而控制之外,佛陀更進一步發現在定中,「受想行識」也是可以完全控制的。等到在菩提樹下觀到無我,觀到緣起緣滅,觀到無常的時候,他說:「我解脫了,我證涅槃了。」因為智慧,發現肉體無我,肉體不是我的,受想行識也不是我或我的。色受想行識與萬事萬物一樣,都只是因緣假合,只是種種因素聚合在一起而不斷變化的假象。凡夫沒有清楚觀照,以為有一合相,以為有一個事物,一執著有,就必然生老病死,必然生住異滅,我們就被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所影響。

什麼是臨終自在?就狹義而言,是指死亡的時候如何得到自在。死亡時,身體當然不能避免變化,但「受想行識」是可以完全掌控的(put under control)。而且,只要有觀的智慧,就發現根本不必掌控它,因為諸法本來就是無我的,虛妄的,不真實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以,還需要掌控或超越「色受想行識」嗎?還需要超越身、心嗎?它們本來就是無常的、空性的、無我的。我們有了智慧以後,在每一個當下都是臨終,我們在每一個當下都可以得到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