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楞嚴經

楞嚴經

作者:賴永海、劉鹿鳴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年02月10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商品編號:1150020401

ISBN:9789570861259

定價:NT$400

會員價:NT$340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內容連載

↑TOP
本經的發起是由於阿難尊者的一段因緣。這個發起因緣,按照傳統注疏的解釋,喻示了本經的幾個重要主題:(一)破魔。從開始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幫助阿難破除魔障,到中間抉擇正見以摧破邪見,至最後佛陀特別講說五十陰魔,使得本經成為了著名的破魔大全。(二)禪定修習。阿難遭魔的原因是由一向求多聞而未能實修禪定,故在境界面前無力破除,因此請佛陀詳細開示能夠成就菩提的「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佛告訴阿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開啟了本經詳細講述禪定修習法門,並分為抉擇真見、圓通法門、楞嚴咒、菩提道次第等科而詳細解說,使得本經成為了著名的禪修寶典。(三)護戒。阿難因為遭魔而險些破了不淫欲戒,幸得楞嚴咒以破除,因此本經特別強調持清淨戒律,而且本經歷來被認為對於護戒具有重要意義。

在回答阿難提出的禪定法門最初方便中,佛陀首先抉擇正見—「如來密因」,即「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隨後透過辨析真妄而破除妄識,逐步顯示此常住真心之真見。分為三個內容:(一)破妄顯真。佛七次徵問阿難「心在何處」,從而辨析說明:一心不在身內;二心不在身外;三心不潛根裡;四心不隨明暗開合;五心不是思維體,隨與外境相合而有;六心不在中間;七不能以一切無著名之為心。此即是《楞嚴經》膾炙人口的「七處徵心」。(二)抉擇一切眾生的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即眾生無始以來都以妄想攀緣心為自心性,這是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本原因;「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即眾生本具的常住真心、妙明心體,這是眾生解脫的根本原因。以上兩個內容,有的注家也以「三番破識」來解釋。(三)十番顯見。「見」即「見性」,眼根能看見之所依根性。在眼根為「見性」,在耳根為「聞性」,實際上即是覺性。透過十個方面的層層遞進抉擇,顯示心之真性:一顯見是心;二顯見不動;三顯見不滅;四顯見不失;五顯見無還;六顯見不雜;七顯見無礙;八顯見不分;九顯見超情;十顯見離見。其中一、二在卷一。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譯文】

這部經是我親自聽佛講的。有一天,佛在舍衛城的祇園精舍,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都是已斷除一切生死煩惱、證得無漏果位的大阿羅漢。這些大比丘乃是真佛子,住持如來正法,善於出離三界,能於此娑婆國土,三業無虧,六塵不染,成就種種清淨威儀。他們從佛受教,智慧深妙,堪能繼承佛的遺願,轉正法輪,度化眾生;各戒行嚴淨,堪為三界眾生之師範;他們示現各種應化之身,度生濟世,利益未來世的眾生,超越塵累而得解脫。其中,大智舍利弗、大目犍連、大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為上首弟子。當時,適值夏安居期滿之日,還有許多緣覺眾及初發心的學人也來到佛的住所,會合到比丘僧團中,參加夏安居期滿的自恣法會;十方世界的菩薩也前來親近佛陀,諮決心中疑問,都恭敬奉事如來,想要探求佛法之深義奧旨。其時佛陀展坐具安詳趺坐,為與會大眾開示佛法奧旨。法席大眾同沾法益,得未曾有。

佛說法的聲音像迦陵頻伽鳥的鳴叫聲一樣柔和美妙,遍至十方。無數的菩薩都聞聲前來參加法會,其中,以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

【注釋】

(一)如是我聞

意為如此的教法是我阿難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的。這是為了使聽法的人生起信順。據佛教經論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將要入滅的時候,阿難請問四事:「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何為師?二諸比丘依何住?三惡性比丘云何共居?四一切經首置何字?」佛回答說:「一依四念處住。二以戒為師。三默擯惡性比丘。四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大智度論》卷二)又佛經篇首的通序具備六項內容:如是、我聞、說法的時間、說法人、地點、聽眾等,這稱為「六事成就」。即:「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羅筏城祇桓精舍」,是處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此六事是所有佛經通用的序分,故稱「通序」;又因其乃證實該經確為佛說,誠屬可信,故又稱「證信序」。

(二)一時

指佛說法的那時,不能定指何時,唯以機教相投,師資會合之際,總名「一時」。

(三)室羅筏城

即舍衛城(Sravasti),北憍薩羅國(Kosala)之都城。佛陀在世時,波斯匿王統治此國。佛陀在此前後居止二十五年,留有許多佛教勝跡。祇桓精舍:即「祇樹給孤獨園」之略稱,也稱「祇園精舍」(Jetavana),在舍衛城之南。此精舍是由給孤獨長者以金布地購買祇陀太子之園而建精舍,供養佛陀及弟子,而祇陀太子也以園中之樹供養,故合稱「祇樹給孤獨園」。佛陀曾於此度過許多雨季,講說了《阿含經》、《彌勒下生經》、《彌勒上生經》、《阿彌陀經》、《文殊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等諸多大小乘經典。「祇桓精舍」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並稱為佛教早期的兩大精舍。

(四)比丘

梵文「bhiksu」的音譯,又譯「苾芻」等,意譯作「乞士」、「除士」等,指受了具足戒的男性出家者。又比丘語義有五種:一、乞士(行乞食以清淨自活者);二、破惡(破煩惱);三、出家人;四、淨持戒;五、怖魔(《大智度論》卷三)。又「大比丘」指已證得阿羅漢道的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佛陀的常隨眾,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裡是取整數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