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達賴喇嘛說止觀: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三個錦囊

達賴喇嘛說止觀:達賴喇嘛給初發心修行人的第三個錦囊

作者:比丘 丹增嘉措, 比丘尼圖丹.卻准 Tenzin Gyatso, Thubten Chodron

譯者:項慧齡

出版社:眾生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2日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22*17*2.8cm

商品編號:1150860671

ISBN:9789860609639

定價:NT$480

會員價:NT$408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精采書摘

< 回商品頁

第十一章 增上慧學:正念與正知所扮演的角色

↑TOP
正念與正知的重要性

巴利語傳統、梵文傳統都針對正念與正知作了討論,並且都認為,正念與正知兩個心所的主要功能都在於「把專注的焦點放在當下重要之事」,這事情可以是我們的禪修對境、身體的動作、從事某件行為的原因等等。這兩個心所共同合作,使心保持向善。如果我們的心偏離而轉向不善,正念與正知心所將重新把注意力導向重要的事物之上。它們保護我們的心免於不善,因而避免了法道上的痛苦與障礙。寂天菩薩提出如此的懇請:

合掌誠勸請
欲護自心者:
致力恆守護
正念與正知(BCA 5:23)

對於那些希望能夠護衛自心的人,
我合掌懇求:
你必須全力以赴地運用正念與正知。

正念與正知也能夠使我們為了利他而努力,如無著賢大師(Togme Zangpo)在他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頌》裡說道:

隨於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
恆繫正念與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簡而言之,不論你做什麼事情,
都要自問:「我的心之狀態是什麼?」
藉由時時保持正念與正知而成就他人的利益,
這就是佛子行。

本章將分別地解釋「正念」與「正知」,然後再看看它們如何一起運作。

正念——心不忘失對境

在印度的語言當中,「正念」(mindfulness)的原意是「記憶」(memory)或「憶念」(recollection)。佛陀使用這個尋常的字眼,但是卻針對他的教義而賦予它新意。根據兩部阿毘達磨的說法,「正念」是一個獨特的心所,它一再地把心帶回到心於之前所熟知的法,而不忘失。無著菩薩在《阿毘達磨集論》裡說道:

云何為念?於串習事,心不忘為相,不散為業。(LC 3:49)

什麼是正念?就一個熟悉的對境而言,正念是指心未忘失對境,並且能夠了無散亂地運作。

正念具有三個特徵

正念具有三個特徵:

一、正念所專注的對境是一個熟悉的對境,它無法對其所不熟悉的對境而生起。

二、「心」這個主體未忘失對境,就表示心專注於該對境,並不會散亂。

三、正念的作用是防止心流散到其他對境。當「心」把注意力安住於禪修對境之後,正念使心持續安住於對境。

佛陀在探討正念是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之一時,他說道:

諸比丘!以何為念根耶?諸比丘!於此,聖弟子有念、成就最勝之念慧,對久前之所作、久前之所說,憶念、隨念。彼於身觀身……於受……於心……於法觀法,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諸比丘!此名為念根。(SN 48.10)

比丘們!什麼是正念根(念根)?在此,聖弟子是具有正念者,擁有無上的正念與嚴謹審慎,記得並憶念很久以前所做的事與所說的話。他於身觀身而住……於受觀受……於心觀心……於法觀法而住,熱切、正知、正念,已經捨棄對世間的渴望。這被稱為「念根」。

「於身觀身」意味著思惟身為身。這指出一個特定的思惟對境:它僅僅是身體,而非身體所生起的苦受、樂受與不苦不樂受,亦非我們對身體的想法、喜惡,而純粹就是身體——一個短暫無常的身體,它的本質是苦,它既非擁有一個自我,亦非一個自我。在觀受、心、法時,也是如此。

簡而言之,當正念專注於它的對境時,它既能夠記得對境,又能夠如實地觀察對境的特相。當正念與正知、智慧相結合時,它能夠帶來洞見對境之本質的勝觀。

正念也意味著記憶、想起與憶念。它憶念戒律,使我們能夠生活於戒律的界限之內。它防止心著迷於塵境、白日夢與焦慮的念頭。它對治心不在焉,使我們免於放逸;放逸使我們專注於內心過多的成見,而疏忽當下。

於聆聽法教時,正念能夠使我們的心保持專注,記住法教的內容,增長智識。理解當下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在日後憶念它,是正念的兩種功用。它們能夠促使我們聞、思、修佛陀的法教,並把法教應用於生活的各個面向之中。

正念如守門人

正念提醒我們修行的目標——投生善趣、解脫與正等正覺。在持戒時,正念使我們記得戒律,避免從事不善行。在修定時,正念使我們記得禪修對境,避免散亂與掉舉。在發展智慧的背景脈絡之中,正念使心能夠住於對境,並且結合智慧一起審視「人」與五蘊。在日常生活之中,正念使我們記得何者已經完成,何者需要被完成,區分何者值得注意,以及何者不值得注意。佛陀把正念比喻為護衛重要物品的守門人:

諸比丘!譬如王之國境城鎮,為對內部之守護、對外部之防禦,是賢者、智者、具慮者;拒絕未知者,而令已知者進入。諸比丘!如是聖弟子具足念慧,憶念、隨念久往以前之所住,久往以前之所說。諸比丘!有念門銹之聖弟子斷不善,修善,斷有罪,修無罪,自保清淨。(AN 7.63)

正如同皇室的邊防要塞有一個睿智、經驗豐富、具聰明才智的守門人,他阻止陌生人進入,讓熟人進入,保護要塞內的人,並且抵禦外人,聖弟子也是如此。他有正念,一絲不苟,記得並能夠想起很久以前所做的事情、所說的話語。聖弟子有正念做為守門人,捨斷不善法,修持善法,捨斷有過失的事物,修持無過失的事物,並且清淨自養。

在巴利語傳統之中,上師給予初學者一個基本的禪修對境,這個對境通常是入出息。在從事禪座期間,入出息念能夠使心安頓下來,變得清澈。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盡可能地念持入出息,如果煩惱或散亂於心中生起,他們重新提起入出息念。如果需要把注意力轉向另一個活動,他們會暫時地放鬆入出息念,並把全副的注意力放在新的任務之上。一旦完成任務,他們會重新提起入出息念,而非環顧室內,看看是否有什麼新鮮事。

在梵文傳統之中,修行者於禪座期間思惟一個特定的佛法主題時保持正念,例如思惟死亡、他人的仁慈、空性。在座下期間,修行者把那個佛法主題謹記在心,並且於一整天當中思惟之。這個作法能夠非常有效地增長智慧,使心保持向善。對於密續修行者而言,不論是在座上或座下期間,正念的對境皆是觀想自己為本尊。

克制感官的目的在於克制心。當我們的感官未設防時,心就會涉入感官對境,進而體驗到樂受、苦受與不苦不樂受。這些感受很容易就會使自心充滿煩惱。我們容許感官去感知對境,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留意這些對境的特質與數量,那麼,當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生起時,心就不會對這些感受作出情緒反應。

這不表示我們要忽視周遭的人、事、物,或像機器人那般與環境互動。相反地,對一個特定的善或無記的對境保持正念,將能夠保護心免於迷失於大量的念頭、意見、偏好與情緒之中;這些念頭、意見、偏好與情緒都是以外在對境為焦點。

充滿智慧的正念能息滅苦因

正念不同於「純然的注意」(bare attention,或「只管觀照」)。「純然的注意」是察覺並注意到於心中生起的各種對境、感覺、感受、想法與情緒。正念與智慧有關,它選擇一個善的或無記的對境,並且專注於它,熟悉它,防止心散亂。在日常生活中,正念把焦點放在道德觀與戒律之上,確保我們的行為符合這些道德觀與戒律。正念必須是明智且恰如其分的,心若缺乏正念,智慧就無法生起。比丘摩羅迦子(Māluṅkyaputta)分享佛陀教導他關於正念的種種:

懷愛相於胸者,見色則失正念,
感而執著於心,又對此存念戀慕。
由色生其種種痛苦、貪欲,
害心增加,彼心受惱苦。
如是積苦,稱為遠離涅槃。……
彼於色不為所染,見色而護念,
感色而無執心,又對此不存念戀著。
恰如見色,如行出世間之受者,
彼之苦消滅而無積。
彼如是以正念遊行,
如是於苦無積,稱為近於涅槃。(SN 35.95)[7]

當一個人忘失正念時看見一個色相,
並且注意於可愛相,
他就會懷著癡迷的心去感受它,
然後緊緊地執著不放。
許多源自於那色相而生起的感受,
在心中增長壯大,貪婪與惱怒也從中生起,
他的心因而受困擾。
對於一個累積諸苦的人而言,
涅槃是遙不可及的。……
當堅定地持守正念的人看見一個色相時,
他不會被色欲煽動,
他懷著無貪的心來感受它,
並且不會緊緊地執著不放。
當這樣的人以這種方式持守正念時,
即使他看見色相,即使他有所感受,
諸苦仍然會被耗盡,不會積聚。
對這樣一個如此除苦的人而言,
涅槃近在咫尺。

對於聲、香、味、觸等對境也是如此。修行者透過充滿智慧的正念而息滅諸苦之因,進而耗盡諸苦,趨入涅槃。

佛陀強調「念」之於法道的重要性。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中,念有四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支,以及八正道之中的正念等八種。雖然在這些背景脈絡之中,「念」的特相是相同的,但是當三十七菩提分法與道次第相關時,我們就會看見「念」盡除煩惱的強度與能力有所不同。

正知——審察身心的狀態與行為

在梵文傳統之中,正知被視為是一種「慧」(梵prajnā,般若),但是正知卻非「智慧」。雖然智慧是從正知發展出來,但是卻能更深入地瞭解諸法。正知所了知的範圍可以從清楚了知諸如「現在我正在移動手臂」等單純的事件,到更複雜、更能辨察的了知。例如,了知各種感受的短暫無常本質,或了知渴愛依緣感官接觸對境而生起。

正知與不正知

《阿毘達磨集論》與《俱舍論》並未特別地為「正知」下定義,但是卻對「不正知」下了定義 。從此,我們可以推斷什麼是正知。「不正知」並非缺乏「正知」,而是一種心所,一種無法正確地瞭解對境的煩惱慧。世親菩薩在《大乘五蘊論》(Five Aggregates)裡說道:

云何不正知?謂於身、語、意現前行中不正依住為性。(ISBP 310)

什麼是不正知?〔它是〕相伴著煩惱的慧,〔它是一種心所,〕使人不留心觀照地從事身、語、意的行為。

對此,安慧論師(Sthiramati)補充說道,「不正知」讓人不知道何者當為,何者當避免。它容許人們造作愈來愈多身、語、意的惡業,累積愈來愈多違犯律儀的罪過,並阻礙人們應用四種對治力。它也會使已發展的智慧退轉墮落,阻礙觀察慧進一步發展。

不正知有三種:

一、伴隨邪見的不正知;

二、阻礙正觀慧(reliable analytical wisdom,正觀察的智慧)發展的不正知,這種不正知誤解對境;

三、干擾寂止的不正知,它使心無法警覺地觀照禪修對境。

我們可以把這三種不正知當作一個準則,推斷出三種正知:

一、伴隨正見的正知;

二、瞭解對境,支持修行者去發展正觀慧的正知;

三、使心能夠觀照禪修對境,支持修行者修止的正知。

前兩種正知顯示與培養智慧有關,第三種正知則與寂止相關。

在此,正知是一種「後設覺知」(meta awareness),它監控並察覺於心中發生的一切。正知必須是敏銳且極具智性,才能夠估量心是否被導向善的或不善的對境,否則它就會像是個愚蠢的間諜般毀了一切。當我年輕時,我曾經要求貼身侍者在資深教師快要來時發出通報,但是有時,這位侍者在不應該睡覺時睡覺,所以未發出通知,這自然而然地引起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