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的祇樹給孤獨園

網站服務選單

會員服務選單

相關聯結

  • 聖嚴法師所有著作
  • 人生雜誌

您目前所在的位置:

商品圖片

聖嚴法師中華禪法鼓宗禪法研究
A Study on the Dharma Drum Lineage of Chan Buddhism Established by Master Sheng Yen

作者:釋果暉

出版社: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0年09月01日

語言:繁體中文

系列別:智慧海

規格:平裝 / 15*21cm / 336頁 / 單色印刷

商品編號:1111000681

ISBN:9789575988609

定價:NT$340

會員價:NT$289 (85折)

  • 接受海外運送
  • 接受7-11超商門市取貨
  • 接受新竹貨運貨到付款

序/後記

< 回商品頁

【自序】

↑TOP
2019年3月下旬,我參加了法鼓山體系所舉辦連續六梯次「印度佛陀聖跡巡禮」的最後一梯次。第一天經香港轉機到達德里,一進機場大廳,馬上映入眼簾的是入境櫃檯後方牆上,雕飾著九個碩大而亮麗的紅銅色宗教藝術手印,這似乎要告訴旅客們已經來到了一個宗教氣息濃厚的國度—印度。

以佛教而言,佛陀雖出生於傳統婆羅門教的印度社會中,但經過出家修行覺悟成道,發現「緣起無我」才是宇宙的真理實相,而且人人都可以跟他一樣,透過修行佛法而覺悟解脫。《增一阿含經》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初期佛教的教法告訴我們,佛陀在人間成道,佛法的弘布也在於人間,且要為人類所用的。這是說佛教雖然具有宗教的形式與功能,而佛法的本質是超越宗教的,也以人為本的。十二因緣揭示了眾生因業感緣起而有三世流轉,但佛教的「緣起無我」否定永恆獨立創造神的存在,可以說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但不同於唯物論的無神論)。

宗教是關注從此世到來世的一種心靈信仰與文化行為,而同樣做為東方文明一支的漢文化—特別是儒家思想,強調「未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這可說是一種對宗教(來世)保持淡漠而強烈重視人間現實生活的現世主義文化。正由於佛陀的教法本質與漢文化在關注人本、人文與人道上,具有相同的面向,因此自西元一世紀傳入中國,經過百千年長時的淬鍊,終於融入、適應漢文化,並且進一步影響、創新漢文化,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宗派,當首推禪宗。

《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講究分析性的哲理,不重神祕經驗而重於直觀性的實踐,正契合漢文化,也是最人文化、人格化與人間化的,因此太虛大師說「中國佛學特質在禪」。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師父畢生弘揚佛法,1989年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而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法鼓山落成開山後,創立中華禪法鼓宗,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雜阿含經》云:「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維摩經》也指出「心淨則佛土淨」,世間的動盪不安,根源於人心的不安,因此師父主張「心安就有平安」、「若是人心安定,環境即太平」,他老人家長年在東西方推廣禪修,用佛法的觀念與禪修的方法來幫助人人安心。

禪修安定人心的經證,最早可以追溯到《中阿含經》的〈龍相應頌〉,該頌文讚歎世尊說:「龍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是謂龍常法。」《俱舍論》引用此一偈頌說道:「諸佛世尊常在定。」大乘經典如《大般若經》、《華嚴經》也都說:佛的心常在定,無有散亂。《文殊說般若經》云:「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壇經》進一步闡明:「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並引用《維摩經》所說「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六祖的第三代—馬祖道一禪師進而提出「平常心是道」,這是說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無不是修行的道場。

禪修而能夠開悟,當然很好,但不開悟並不等於禪修沒有用。聖嚴師父介紹的禪修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我」為入手方便,以「無我」為禪修方向;禪修方法是「放鬆身心,集中、統一、放下身心世界」,最終能夠超越於有無的兩邊,而大悟徹底。

禪法的教學中,「自我」與「無我」的關係,是人類文化層面的核心論題。無可否認地,相對於東方,西方文化重視自我價值(個人主義),而東方文化則有強調家庭倫理(集團主義)的傾向。因此,本書第五篇〈Master Sheng Yen's Chan Thought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以文獻回顧及田野訪談兩大主軸,來討論在東西方不同文化體系中,是否有不同的心性價值觀?聖嚴師父在弘揚禪法時,其教學方法是否有所差異?

第四篇〈A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of “Sweating All Over” and the Process during Chan (Zen) Enlightenment: Historical Examples and the Case of Master Sheng Yen’s Meditation Experience〉,以聞思修證的歷程探討聖嚴師父的修行過程,並發現師父跟歷代禪者一樣,在禪悟的當下也有「通身汗流」的現象。比較特別的是,當師父被靈源老和尚告知「放下」前,吐露了一連串的生命疑問,其前後過程很類似參話頭的破參,但與傳統參話頭專門參一個問題(話頭)卻不太相同。

第三篇〈中華禪法鼓宗話頭禪學理思想之研究—兼論宗密的九對頓漸〉,首先以安般法門為例,說明印度禪修方法的流傳,有從重視俱解脫,朝向慧解脫發展的傾向。其次探討了參話頭的學理,可融會於佛法的四諦、十二因緣,而漢傳禪佛教所謂的「禪機」,可以在《楞伽經》中找到經證。最後,深入探討漢傳禪佛教「頓與漸」的議題,而發現神會禪師所提出的「頓悟漸修」是祖師禪修證的根本原則,並闡明聖嚴師父提出開悟的三種類型—凡夫也可以開悟。

第二篇〈漢傳禪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華禪法鼓宗默照禪修行體系之建構〉,論述印度佛教的「慧解脫」與「不依禪」,成為漢傳禪佛教在修證上的重要方向原則;其次,討論了四念住、四無量心與默照禪法的密切關係,最後提出默照禪有止觀及慈悲觀的內涵。

第一篇〈聖嚴法師之漢傳佛教復興運動—以漢傳禪佛教為中心〉,闡述聖嚴師父承接太虛大師、東初老和尚的佛教現代化理念,推動正規宗教教育培養人才以挽救佛教;而以長年在海內外弘化經驗,積極提倡如來藏思想以會通東西方文化。其次,發現禪宗的悟,著重於慧解脫,因而發展出「道在日用中」的漢傳禪法,故回溯到印度佛教的慧解脫思想,並對不同的慧解脫類型加以分析。最後論述師父以「從有心到無心」、「從小我到無我」而建構實用方便的漢傳禪法體系。

此外,並對第一篇的「表九:聖嚴法師之中華禪法鼓宗禪法開展示意圖」(請參考本書第73頁)加以重新修訂,以呈現中華禪法鼓宗禪法承先啟後的完整性,以《壇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中心,往下開展話頭禪及默照禪法(兩者為高階禪法),應用傳統的次第禪觀而開發漢傳大乘禪觀的基礎—數息觀及念佛觀(初階禪法),乃至止觀(中階禪法);最後從止觀可以進一步修習中觀(空觀),或銜接話頭、默照禪法。

此外,印度初期佛教的「不依禪」既是漢傳祖師禪的先驅,也對做為「無法之法」的默照禪有啟示作用,而如前所述,話頭禪法契合於「慧解脫」的方向性,故一併呈現於圖中。往上,追溯《壇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教理上涵蓋了「般若」系統及「如來藏」系統。因此,「般若」系統方面,可以往上溯及《般若經》的「無念、無相、無住」,乃至《阿含經》的「緣起、無常、無我、空」;「如來藏」系統方面,則往上溯及《維摩經》的「本心」、《涅槃經》的「佛性」以及《楞伽經》的「無我如來藏」,乃至《阿含經》的「心淨眾生淨」。

本書的五篇論文,原發表於各屆的聖嚴思想研討會,經審核後,刊於各輯《聖嚴研究》。今為方便讀者閱讀,將三篇中文排在前面,兩篇英文置於後面。這五篇論文,原則上都是學術性論文,但也都兼具有修行上的實用性,這也是我做學術研究的本意所在。

前四篇皆是我個人的獨著,最後一篇(英文)是我與原任教於亞洲大學的陳瑾瑛教授(已往生)的合著。為考慮讀者單是檢索標題而閱讀某一篇的某一節時,也能夠獲得一些法益,因此針對前三篇中文論文,重新修訂各節的標題,使其更貼近各節的實際內容(對照表請見本書第331頁「附錄」)。

本書能夠出現在讀者面前,前後超過十年的時間,要感謝的因緣很多,感謝僧團的成就、感謝聖嚴教育基金會及法鼓文化編輯同仁的協助,讓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聖嚴師父的色身雖然已經不在人間,但他老人家的教誨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本書的付梓,尚無法報答師父的法乳之恩於萬一,惟願能讓更多人獲得師父教法的益處。

釋果暉
2020年6月30日結夏圓滿日
於法鼓山方丈寮